摘要:当钟南山、李兰娟、高福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嘉宾名单上时,这场大会注定不一般!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走进这场科普盛宴,看看院士们都带来了哪些关乎你我健康的干货。
在刚刚过去的 9 月 6 日,一场医学界的 “星光盛宴” 在广州生物岛盛大开启,那就是 2025 南山科普大会。
你可能会问,这科普大会有啥特别的?
当钟南山、李兰娟、高福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嘉宾名单上时,这场大会注定不一般!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走进这场科普盛宴,看看院士们都带来了哪些关乎你我健康的干货。
钟南山:科普,是健康路上的 “指明灯”
已经 90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出现在大会现场时,还是那样让人肃然起敬。虽说岁月不饶人,他的背微微有些驼,走路也不像从前那般健步如飞,但只要他一开口,那清晰的声音、犀利的逻辑,瞬间就能把大家带回到疫情最危急的时刻,他就是那个力挽狂澜的 “定海神针”。
钟南山院士在致辞里特别强调,公民科学素质可是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而科普工作,就像是一座桥梁,把高深的医学知识从实验室、从专家的口中,传递到咱们老百姓的心里。他说,科普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让大家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不再迷茫;同时,还能促进
科研与公众的互动,让科研成果更快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变成守护我们健康的有力武器。
一直以来,钟南山院士都特别重视科普工作。他常说,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去讲科普。就拿他的科普工作室来说,5 月份才刚刚成立,这次大会现场就展出了工作室的一系列科普作品,像漫画《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用生动有趣的画面,把保护肺部健康的知识传递给大家。钟老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 “健康使者”,哪怕已经 90 岁高龄,还在为公众健康奔走,为的就是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
李兰娟:流感病毒不可怕,科学预防是关键
紧跟钟南山院士的步伐,78 岁的李兰娟院士也在大会上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科普报告 ——《认识流感病毒,科学守护健康》。李兰娟院士还是一如既往的干练,眼神中透着睿智,讲解起流感病毒的特性来,条理清晰,就像给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流感病毒的大门。
她详细地给大家剖析流感病毒到底是个啥 “来头”。原来,流感病毒就像一群狡猾的 “小恶魔”,总是在不断地变异。而且它传播起来速度相当快,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它 “盯上”。不过,李兰娟院士也给大家吃了颗 “定心丸”,只要掌握了科学的预防策略,流感病毒并不可怕。她告诉大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像是给身体穿上了一层 “防护服”。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能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李兰娟院士的讲解,让大家对流感病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掌握了科学预防的方法,就像给大家的健康加上了一道 “保险”。
高福:应对信息流行病,科技是 “秘密武器”
曾经因为 “戴口罩” 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高福院士,这次也低调亮相大会。他带来的《社会治理与信息流行病防治的重器》科普报告,把关注点放在了信息时代的流行病挑战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关于疾病的信息铺天盖地,其中有真有假,让人眼花缭乱。高福院士就像一位 “信息侦探”,告诉大家如何利用科技这个 “秘密武器”,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有效应对信息流行病。他提到,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谣言的传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高福院士的报告,让大家意识到,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学会辨别信息,让科技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院士们的精彩报告,这次大会的科普展也是一大亮点。这个科普展可跟传统的展览不一样,它精心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科普体验空间,分成了 “呼吸探秘区”“细胞艺术展”“科普奇妙 yeah” 三大主题展区。
在 “呼吸探秘区”,来自广州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玩起了有趣的科普实验。他们借助透明解剖模型,在芯片上 “复刻” 出微型肺器官,模拟其结构与功能。你看,那微型肺器官就像一个缩小版的 “生命工厂”,生动地展示了人体的肺部是如何像一座高效的气体交换站维持生命运转的。观众们围在旁边,眼睛都看直了,一边惊叹一边提问,在趣味互动中就学到了呼吸健康的知识。
“细胞艺术展” 则把科学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细胞艺术作品,让大家看到微观世界的奇妙。你能想象细胞也能变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作吗?在这里,细胞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概念,而是充满了艺术魅力,让大家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科普奇妙 yeah” 就更有意思了,套圈套住不同的病菌、猜谜回答人体免疫等科学问题、3D 拼图了解空气主要成分…… 各种趣味实验和互动装置,让现场的观众玩得不亦乐乎。小朋友们更是兴奋得不行,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轻松掌握了不少健康知识。这个科普展,真正做到了让高深的科学知识 “活” 了起来,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健康知识装进了脑袋里。
这场 2025 南山科普大会,有钟南山、李兰娟、高福等院士的智慧引领,有好玩又有料的科普展,真的是一场收获满满的健康知识盛宴。
他们三位的出现,像一盏盏即将熄灭的老灯,却仍拼尽全力照亮讲台。
他们的意义,早已超越“说了什么”,而在于“还在说”。这是一种无声的叮嘱:别怕,科学还在;别停,路还很长。
所以,别再问“钟老还能撑多久”。该问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愿他们安好,愿后浪奔涌。当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英雄院士”来拯救信心,那时,中国医学,才算真正强大。
下次再有类似的科普活动,你会不会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参加呢?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