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筑牢清明安全线,共赴文明祭扫新征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9:35 1

摘要:“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情感与文化内涵。然而,清明时节,气候干燥,风大物燥,加上祭扫活动中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行为频繁,极易引发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带来巨大威胁。山东省应急管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情感与文化内涵。然而,清明时节,气候干燥,风大物燥,加上祭扫活动中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行为频繁,极易引发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带来巨大威胁。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清明期间,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引导民众文明祭扫,全力防范火灾风险,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进行。

宣传教育:奏响文明安全主旋律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深知,宣传教育是预防火灾、倡导文明祭扫的关键一环。为此,他们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

线上,省应急管理厅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系列推文。推文内容既包括文明祭扫的倡议书,详细介绍文明祭扫的方式和意义,又有火灾预防的科普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公众普及防火知识,如清明期间火灾案例剖析,让民众直观了解火灾的严重后果。此外,还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内容涵盖祭扫安全小贴士、森林火灾扑救方法等,这些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积极转发,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线下,应急管理厅联合各地市、县区相关部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在社区,志愿者们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向居民讲解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和海报,提醒居民在祭扫时注意用火安全,摒弃传统的祭扫陋习,选择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文明环保的方式。在农村,工作人员利用大喇叭广播,循环播放森林防火规定和文明祭扫倡议,确保宣传信息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祭扫意识,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文明祭扫行动。

隐患排查:织密火灾防控安全网

除了宣传教育,隐患排查也是省应急管理厅在清明期间的工作重点。他们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省范围内的祭扫场所和森林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针对公墓、陵园等祭扫场所,工作人员重点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用火用电是否规范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整改,确保祭扫场所安全无隐患。同时,加强对祭扫场所周边环境的巡查,清理易燃杂物,开辟防火隔离带,降低火灾风险。

在森林区域,应急管理厅组织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对进山路口、林内墓地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隐患。此外,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天气情况的监测和预警,提前掌握气象信息,为火灾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值守:筑牢安全保障防线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在清明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提前集结待命,配备充足的消防装备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出动,科学处置。同时,加强与公安、消防、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密切配合,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多方协同:共筑文明祭扫新风尚

文明祭扫的实现,离不开多方的协同合作。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积极与民政、宣传、教育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文明祭扫工作。

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文明祭扫专项行动,引导公墓、陵园等祭扫场所推出更多文明祭扫服务,如提供鲜花祭扫、集体公祭等服务项目,为民众提供更多选择。与宣传部门合作,加大对文明祭扫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文明祭扫的理念和做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与教育部门合作,将文明祭扫和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明祭扫的良好局面。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祭扫,缅怀的是先辈,传承的是文化。山东省应急管理厅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引导民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切实防范火灾风险,为清明期间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让清明的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欢快暖阳V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