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绿成卷 织景入城 郑州城管精细笔触勾勒春日生态空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7:57 1

摘要:阳春三月,万物竞发。郑州市城管局以“三标”活动为引领,围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治理主题,以“春美”为主线,结合春季植物养护特点,按照“增量、添彩、补差、提质”的要求,以绣花功夫落实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优美宜居绿色空间。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郑州市城管局以“三标”活动为引领,围绕“我们的城市叫郑州”治理主题,以“春美”为主线,结合春季植物养护特点,按照“增量、添彩、补差、提质”的要求,以绣花功夫落实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优美宜居绿色空间。

增量扩绿,织密生态网络

利用春季有利时机,郑州市城管局部署及时开展行道树和绿篱补植补裁,消除缺株断垄和黄土裸露现象。

市城市照明和绿化景观服务中心利用现有西府海棠苗木资源,在市区桂江路栽植海棠树235株,目前新植海棠树长势良好,营造出简洁大气的道路景观。

经开区以“增绿量、优布局”为切入点,在航海路、经南三路等主干道绿化带,通过增植大叶黄杨、红叶石楠等苗木,全面提升道路绿化生态功能与连贯性,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截至目前累计补植绿篱5300余平方米。

添彩叠翠,打造诗意体验‌

以“绿化为郑州添色彩”为目标,郑州市城管局坚持“绿化”与“彩化”并重,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观赏效果。

经开区结合道路特点在中分带、侧分带、街角绿地等区域栽植月季、桂花、紫荆、广玉兰等观花苗木,通过“花色分区、花期交错”的科学配置,构建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到“城在园中、行在花间”的诗意体验。

补差供养,呵护花木健康

根据植物特性和生长规律,郑州市城管局部署开展春季养护,抓好道路绿化全周期管理,促进绿化苗木健康生长。

在高架月季花箱养护上,市城市照明和绿化景观服务中心选择“桥下+桥上”模式,对于部分植株老化严重和罹患根瘤病害的花箱,有序在桥下进行救护,待长势稳定后再移置桥上;同时,从栽植工具、养护土壤、日常修剪等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杜绝病菌传播,全力消除根瘤病感染隐患。自三月起,场站内养护的月季陆续上桥,截至目前,中州大道北三环、中州大道陇海路、西三环陇海路等高架月季累计上桥8250株。

按照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的理念和“薄肥勤施”的方式,郑东新区根据苗木品种、生长特性和养护区域的实际差异,对绿化苗木分别采用撒施、沟施、埋施,对行道树、中分带、侧分带和坡度较大游园绿化采用浇灌或喷施液体肥等方法进行合理施肥。施肥操作完成后立即浇水,加速肥料溶解和植物吸收,同时对乔灌木、绿篱进行冲洗,谨防肥料残留灼伤叶片。

提质铸魂,彰显文化活力

郑州市城管局部署结合主题公园、文化街区建设实施绿化提升,将道路、游园绿化与街区主题有机结合,持续打造区域特色绿化景观。

在中原区,改造提升后的创意性开放游园——豫园迎来了春季最佳游玩期,在市城市照明和绿化景观服务中心的精心养护下,园内绿植乔、灌、草错落有致,迎春花、红叶李、海棠、樱花次第开放,结合以照明、雕塑为载体的“豫”文化表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二七区将规模虽小却功能齐全的“口袋公园”嵌入城市肌理,在郑西高铁生态廊道公园、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刺绣园、天和园等增加绿化覆盖的同时,更因地制宜融入铁路等特色文化元素,让市民乐享绿色活力的同时,感受别样文化魅力。(记者杨光 靖一 通讯员刘杰)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