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写郫都美食,就不能只写豆瓣、只写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6:36 1

摘要:近日,位于上风上水的成都西北、作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发源地的郫都区,吸引了一波网络达人采风。这是一次特别的味蕾spa之旅,在郫都区美食浓度最高的中国川菜产业城4.23平方公里相关区域,大V们既被益生菌“洗澡”泡菜、新品酸奶、郫县豆瓣炒制的干锅虾等勾着馋虫、吊

又到春和景明时。趁着春光,宜到处“逛吃”。

近日,位于上风上水的成都西北、作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发源地的郫都区,吸引了一波网络达人采风。这是一次特别的味蕾spa之旅,在郫都区美食浓度最高的中国川菜产业城4.23平方公里相关区域,大V们既被益生菌“洗澡”泡菜、新品酸奶、郫县豆瓣炒制的干锅虾等勾着馋虫、吊着胃口,也在毗邻水源保护地的大片银杏树林里对着两口锅(柴火鸡、火锅鱼)大快朵颐……引得大V们和追更的网友连连感慨——

“今天发酵忙,明天香破房……立志偷走所有人的最后一口饭!”

“曾经我以为快乐是诗和远方,直到在郫都区,被丹丹豆瓣开了光。”

“这么多的美食,真的太有食欲了。”

“突然爱上了,怎么办?”

……

如果说人间至味首先要舌头说了算,通过跟随大V们在郫都区深度体验,我们还梳理了以下解码川味美食的关键词——

关键词1:气味

随着车驶出郫都城区,三月的春光里,空气里的油菜花香渐渐浓郁。等拐进位于安德街道的中国川菜产业城,无论是在专注于益生菌的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高福记”),还是在建立了奶制品现代化生产线的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新希望”,只要是在户外,便持续有火锅底料的辛香一阵阵飘散过来。此时还不到上午10点,然而就有了“干饭”的念想。

午饭后有点昏昏欲睡,可一走进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丹丹豆瓣”),便有类似酒曲的气味扑面灌入,让人顿时清醒过来——了解丹丹豆瓣的由来、豆瓣制作工艺及各类豆瓣产品展陈,便有了更高的兴致。

(↑传统缸式“翻晒露”在“丹丹豆瓣”仅作展示、体验)

(↑隔着玻璃拍“丹丹豆瓣”位于三楼的阳光晒场。晒场隔绝蚊虫和飞鸟,但不影响日照)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豆瓣如酒、如火腿、如酱油、如醋,也讲究年份、都“越陈越香”时,工作人员解释,豆瓣在不同发酵阶段有酯香、酱香的区别。一路走走停停,到三楼,在鲜亮豆瓣酱由多条一字槽铺陈开的阳光晒场,有人脱口而出:“是回锅肉的味道!”

用嗅觉的方式打开郫都,则在四川杨国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杨国福”)有更多样的体验。牛油火锅、纯香料、番茄汤锅等各种气味,让人在厂区内外不同位置不由深吸一口、再吸一口……甚至站在同样的位置,因为时间不同,那刺激口水分泌的香味竟然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2:科技

此行见识的科技含量,不是与“狠活”相关的“科技”,而是深耕食品行业、精准出击、开出一片天的科技带动效应。

我们在探访中了解到,“高福记”前身为著名下饭菜和豆瓣发酵品牌“饭扫光”的一个部门,“在发酵过程中有益生菌”,所以从2003年就开始专门研究益生菌/乳酸菌。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开脑洞啊,原来乳酸菌食品大家族中,不仅有葡萄酒、酸奶、奶酪,还有风靡亚洲的泡菜、豆豉、豆腐乳、酱油!2005年,“高福记”筛选了上万个菌株;2007年,开始做喷雾干燥线,让益生菌获得更高稳定性并实现常温保存,这一技术还申请了专利,“所生产的益生菌不用冰箱冷藏,1年后依然有70%的活性”;2010年,获得全国第一张乳酸菌生产许可证;2012年,又有零亚硝酸盐的泡菜专利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设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2018年,攻克袋内发酵技术,推动便携袋子里泡出爽口“洗澡”泡菜实现量产……

(↑“高福记”拥有全国第一张乳酸菌生产许可证)

(↑袋子里泡泡菜,配料表里仅有益生菌,杜绝亚硝酸盐)

“新希望”在郫都区设立乳品营养与功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丹丹豆瓣”同时有四川省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食品用酶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豆瓣酱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以麻辣烫起家的“杨国福”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匹配了国内首个超现代化全系进口设备的工业4.0智能型工厂(车间为自上而下多层结构,除拆包投料,其余包括除杂、计量、X光探测在内的10多个工序,均为无人操作)……诸如此类,让郫都美食的科技成色更足。

关键词3:健康

世界500强企业“新希望”位于郫都的厂区设置了“食育乐园”,活动当天,我们恰好遇到郫都区水木润童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家长的陪伴下进行研学体验。看奶制品流水线的前处理车间、罐装车间,虽然有玻璃相隔,但是无一例外,每个人都要穿了鞋套才能进入。不仅参观区的地面一尘不染,解说员透露,生产车间更是严格无尘,“每天三次消毒,清洁度媲美手术室,你们看到的连接管道,里面还有细管,不容任何异物进入。”

(↑“新希望”罐装车间,这么细的管道里还要套管子)

“作为鲜活农产品的奶产品,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对品质的巨大影响。在现有条件下,优质奶只能产自本土奶。”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全国拥有12个牧场(其中两个分别在成都青白江和眉山洪雅)的“新希望”于2011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以时间定义新鲜的牛奶产品。解说员提醒,所有鲜牛奶都建议隔水温热即可,“从营养的角度,直接冷饮最佳”。

(↑“杨国福”车间,设备投用近10年,依然干净得“像新的”)

在同样要换鞋套才能参观的“杨国福”生产车间,采用了全食品级316L不锈钢材质,在不能有任何脚印、杂质、卫生死角的要求下,已投用近10年的厂区包括粉料车间,被评价为“干净得就像新的”,就连地漏也是从德国进口的纯不锈钢,光是安地漏就投入了1000多万元,从而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四川人对“好吃”的最高评价:汤汤留到二顿吃面!大V们试吃的干锅虾就是用这包料炒的,背景为“丹丹豆瓣”的抖音直播间工作人员)

而仅凭一包豆瓣炒料就让一盆干锅虾香到“开光”的“丹丹豆瓣”,正在从“国民豆瓣”向“有机健康生态圈”跨越,今年糖酒会期间,新推出了有机郫县豆瓣和有机红油郫县豆瓣。

关键词4:文化

拥有中国唯一川菜博物馆的郫都区,自然是美食文化的高地。博物馆分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川菜原料展示区、郫县豆瓣传统工艺展示区等,拥有藏品6000多件,深度挖掘了川菜文化的精髓。

(↑川味美食走四方,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川菜博物馆展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育一种地方风味。那么,何以“食在中国、味在四川、魂系郫都”?中国川菜博物馆对此的解读,一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巴蜀民众休闲安逸的生活形态;二是千百年来不断的移民汇入融合,五方杂处,兼收并蓄,包容创新,铸就了现代川菜别具一格的风味体系,也成就了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的殊荣,成为了最能体现川人精神的文化名片。

观展得知,历史上的著名老饕(吃货)除了苏东坡,还有陆游,诗云:“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老子馋堪矣,珍盘忆少城。”著有《鱼翅与花椒》的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曾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位留学生……

除了中国川菜博物馆这样的美食文化“集大成”之地,“丹丹豆瓣”和“杨国福”自家的形象展示区,也给大V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丹丹豆瓣”为什么叫“丹丹”?源于郫都区的“区花”是有着“山丹丹花开”名头的杜鹃,“丹丹豆瓣”虽为民企,却从侧面体现了这一郫县豆瓣行业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代言”地方的使命感。“丹丹豆瓣”对于豆瓣制作工艺还有特别文艺、特别上头的诠释:“一心二选,山泉水,四季菜鲜,五百叠翻,六月艳阳天,七夜承甘露,八月红椒串串,久久回味,始得丹丹。”

曾经的“蓉漂”杨国福在企业博物馆从2003年开哈尔滨第一家小店说起,以各种香料食材拼出的世界地图结束,通过标注“杨国福”在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外20个国家铺设的门店点位,展示了“杨国福”自创立尤其入川建厂以来的高速增长和世界版图。

关键词5:产业

从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到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的调味特色;从花椒与辣椒、郫县豆瓣、泡菜、高汤等基础调料,到变幻多彩的二十四种复合味型;从传统手工作坊制作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园区生产,川菜调味在传承与创新中,呈现出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独特魅力。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川菜产业链也构建了川菜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服务、从物质文化到非物质文化的完整形态,在促进川菜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郫都,美食赛道的人才济济、产业集群、园区经济,更成为了拉动地方发展的助燃剂之一。

根据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筹)川菜产业部统计,川菜产业城已建成数字车间、智能工厂6家,培育4家企业入选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拟推荐入库项目,协助中药饮片申报成都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遴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去年,中国川菜产业城规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9.92%,累计增加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10.16%;全年签约注册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43.6亿元,其中重大项目5个。

有道是“诗意鹃城至味长”,来郫都一饱口福吧,也领略这里在美食领域的无限活力!

来源:麻辣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