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季。然而,当春风带来第一缕花香时,“春季过敏”也悄然而至,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容易引发皮肤过敏、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易过敏人群如何科学避开这些过敏因素,科学健康与春同行?为此,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眼科,石家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季。然而,当春风带来第一缕花香时,“春季过敏”也悄然而至,花粉、柳絮、尘螨等过敏原容易引发皮肤过敏、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易过敏人群如何科学避开这些过敏因素,科学健康与春同行?为此,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眼科,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以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综合内二科的多位医生,请他们为大家科学预防春季多发过敏性疾病支招。
春季皮肤过敏患者增多
这几天的石家庄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但市民刘女士却只能“望景却步”。
“每年春天,皮肤过敏都会‘雷打不动’地准时到来。我的面部皮肤会出现发红、发痒或发热、发干、脱皮等症状。”刘女士苦恼地说,春天处处是风景,到户外春游、踏青肯定很惬意。可她只能尽量待在室内,避免过敏。
3月30日至4月1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过敏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市人民医院方北院区皮肤科副主任梁云川告诉记者,春天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皮肤过敏的患病率明显上升。
梁云川解释说,与寒冷的冬季不同,春季最大的变化就是温度和湿度的回升。这样的变化不但让动植物复苏,也让空气和土壤中的花粉、霉菌、尘螨与动物皮屑一下子增多了起来,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与这些物质接触,就会诱发过敏症状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当然,气温回升的同时还有冷暖空气频繁交替,不稳定的气温也是导致皮肤过敏的重要原因。一年四季中,冬季阳光的紫外线最弱。由于人体在冬季已经适应了弱紫外线环境,进入春季后空气中紫外线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高,皮肤的表皮细胞比冬天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射伤,也极易导致皮肤过敏。
“春季皮肤过敏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尤其是以面部居多,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水肿、红色皮疹,严重的甚至会有渗液,伴有瘙痒、烧灼、刺痛等症状。”梁云川说,有效预防和应对春季皮肤过敏首先应做好防晒工作,出门时可以戴上口罩,减少过敏原的吸入。除了预防外界因素,也要重视皮肤内因,冬春季节交替的时候,皮肤屏障容易受损,会出现干燥、脱皮的情况,可能会使外界的微生物、过敏原更加容易进入人体。所以在换季时,尽量不要使用有祛斑、美白、抗衰等功效性成分的护肤品,也不要轻易更换自己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护肤品。每天带妆的时间不要过长,还要注意卸妆,注意晚上的清洁和保湿,做到对自己皮肤屏障的修复。
梁云川提醒,如果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可以自行清洗面部,并注意防晒,出现红肿发热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冷敷的方法给皮肤降温,达到收敛消肿的目的。同时,还要停用护肤品,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如果皮肤过敏症状加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科学预防花粉过敏
孙女士是花粉过敏的受害者之一,每年春天都会面临喷嚏不断、眼睛奇痒、皮肤红肿的困扰。“挺苦恼的,出门总是要全副武装才行。”
“花粉过敏症状通常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瘙痒,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市三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崔丽萍说,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花粉在空气中飘散,成为过敏的主要诱因之一。在我市,春季花粉过敏的高发期通常从3月中下旬持续至5月,在此期间,医院门诊中出现过敏相关症状的患者数量较平时明显增多。
崔丽萍告诉记者,与大众认知不同,引起花粉过敏的真正“元凶”并非色彩鲜艳的观赏花卉,而是主要来自木本植物(如柏树、杨树、柳树、梧桐等),这些植物的花粉颗粒小、质量轻,容易随风传播,在人们呼吸时悄然钻进鼻腔黏膜,是主要的过敏原。因此,预防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高发期,大家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每天的10时至17时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间段,如果一定要外出,应尽量避开这一时段,还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物,佩戴口罩和眼镜,减少接触花粉的几率。“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鼻腔局部涂抹花粉阻断剂。回家后注意清洗衣物,不要在室外晾晒衣被。”她说,知道自己容易花粉过敏的人,在出门前还可以事先口服一些抗过敏药。若发现过敏症状,还得及时就医。
除了皮肤过敏、花粉症外,过敏性鼻炎也是春季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些人突然喷嚏不停、咳嗽不断,以为是着凉感冒,其实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普通感冒多在1周内自愈,且多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如以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为主,且晨间加重,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可能,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市五院综合内二科主任赵磊说,过敏性鼻炎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一定要多注意。
赵磊告诉记者,应科学预防过敏性鼻炎。春夏季花粉、植物过敏者,外出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室内时尽可能多用空调、除湿机、加湿器或空气净化机等设备,控制室内温湿度并减少粉尘,还要注意定期清洗空气滤网,有异味或异香的植物不宜摆放在室内。如果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且服用抗过敏药物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甚至症状进一步加剧出现气促、喘憋,甚至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记住这些防治过敏知识点
春光明媚的4月,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市民黄先生却戴上口罩墨镜,“全副武装”地来到医院就诊:“每年这时候,眼睛就肿得睁不开,还一直流泪。”
“黄先生的症状是过敏性结膜炎造成的,也就是眼睛过敏了。”市人民医院范西路院区眼科主任医师邱平会说,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为双眼奇痒同时伴有结膜充血和轻度异物感,该病通常与过敏性鼻炎同时发生,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
“大家平时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用手揉眼睛,滴药前后应及时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既往戴隐形眼镜、美瞳者,要暂停使用。”她说,患病期间眼部不用或慎用化妆,出行时可戴眼镜、太阳镜以减少眼睛接触过敏原,也可以配合戴口罩,因为很多眼睛过敏者往往也伴有过敏性鼻炎。另外,过敏性结膜炎发病期间应该避免吃花生、黄豆、海鲜等食物,因为这些是常见的过敏原。发病期间还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少看电脑、电视及手机,尽量避免用眼过度。
邱平会告诉记者,要想预防过敏的发生,找到并远离过敏原非常重要。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包括柳絮、粉尘、虫螨、动物皮屑、油烟及各种香料等。食入性过敏原包括鱼虾、异体蛋白、奶制品、豆制品、鸡鸭、牛羊肉等。接触性过敏原包括染发剂、油漆、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洗洁精等。其他过敏原包括链霉素、异种血清等。对于过敏初发的患者,建议先自己寻找致敏因素,仔细回忆在发病前是否接触了可能致敏的诱因,如花粉等吸入物、食物、药物等。如果实在找不到,疾病又反复发作,建议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的筛查。
“树木、尘螨、花粉等不少过敏原是避免不掉的,就需要患者在春季到来之前提前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干预,可以缓解症状。有条件的还可以对粉尘进行脱敏治疗。”邱平会说,平时,大家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减少高蛋白、高热量及酒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减少食用精加工的食物。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