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人命换来的讨论机会,不容轻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2:29 1

摘要:讲真,也就是小米出事才容讨论,换一个不能惹的估计消息都报不出来,甚至网聊都未必能显示出来,按照世界是主观的哲学说法,那也就不存在事故了,现在的技术要做到这一点毫无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能被讨论的小米做这么大,雷军不简单,也不容易。

小米车出事了,三个女大学生在考编路上殒命....网上沸沸扬扬的开始讨论起来了....

讲真,也就是小米出事才容讨论,换一个不能惹的估计消息都报不出来,甚至网聊都未必能显示出来,按照世界是主观的哲学说法,那也就不存在事故了,现在的技术要做到这一点毫无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能被讨论的小米做这么大,雷军不简单,也不容易。

不想长篇大论,聊几个点吧。

第一个点,电动车是什么行业?

准确的说,更接近电子行业而不是汽车行业。电动车门槛并不高,电机、电控、电池。其他就是造个壳,可以造大点,里面塞进沙发冰箱彩电都不算事,哪天能塞个洗衣机进去,就是可移动的小户型....

一部多功能的移动载人手机,前景是肯定有的,如果万物电子化,电动车比燃油车的可开发性真是好太多了.....

然而,任重道远,距离真正的万物互联以及安全性能,还早的很,这就引出第二个点,现在的营销太急了。

第二个点,你真信营销的话术?

给你看个大佬的微博,是谁就不说了,这家就属于那种最好不讨论的,你看出来,也不要说出来好不好?

类似的话术和营销多了,你猜会不会有人相信?

真有,昨天这事出来后我的湖南好友给我发来一个他车上的车载记录仪和这样一段话:

我喝多酒睡着了,叫我哥帮我开车的,自己也是傻,告诉我哥可以用辅助驾驶,没告诉他有什么风险,幸好他是老司机,最后那一下把住了方向,没翻车。

视频在这里:

这位朋友是体面人,他也没必要来骗我,因此以上信息是可以被采信的。

注意,是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

我相信各家车企在公开宣传中都会相对严谨,法务不可能允许那种夸大的宣传,但个体呢?就像上面那种个体的话术呢?他说智驾,可没说自动驾驶哦!但是给人的印象和概念呢?

呵呵呵呵,都是千年狐狸,就别在我这演聊斋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懂的都懂,有没有造成客观上的误导效果,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没得数的人呢?没得数的人随时预备用生命去买单!

希望这次之后,各车企,各老板们别用那些话术忽悠领导和大众了,至少也要克制一点,否则每个死在所谓“自动驾驶”中的人,都有你们一份“功劳”,真不怕损阴德啊?

第三个点,是技术

我有朋友买了个上海出的电动车,我坐了好几次了,每次下车都要琢磨下,这个门是怎么开来着?

找到这车的内图了,我又忘记拉哪里能开门了.....

可能这个风气是从tesla开始的,所谓的隐形车门,不知道这点凸起对风阻有多大影响,反正我从第一天接触这种门就深恶痛绝....

结果就这玩意,快速被国内厂家抄走,这真是好的也抄,烂的也抄。有的不仅抄,还特么抄的挺有创意,比tesla的门,还难找...

从外面还好会弹出,从里面我在正常状态下,都要思考下怎么开门来着?

好好用以前的那种把手不行吗?好好的你装什么b啊!

有时候真是觉得无语,这种事真不该国家出面来管,但这种一群人脑子跟抽筋一样的状态,不管好像也不行。

好吧我就违背自己价值观呼吁一次: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强制性显性车门规则,所有载人汽车统统用显性车门。

至于电池技术,大部分时候,是安全的吧。

第四个点,当然是后续发生的一切

这一切都带着某些特殊性和必然性。

比如有人爆车企供应链问题,就是假装跟靠谱厂家要合作套走技术资料后找便宜代工,这是成本压力导致的内卷以及无底线问题;

供应商们开始甩锅,说出事的车跟他们的组件无关,反正出事甩锅是惯例,至于查找事故原因,呵呵说说就行了,还当真吗;

有的开始攻击受害人家属,说他们闹大只是要多点钱,恨不得也要个完美受害人:

最后,怎么说呢?发现讨论这些的意义,最多也就在讨论本身。还是说一句没用的话吧:

每个人的安全责任第一人是你自己,别指望谁会真的把你的命当多大的事,那只是个带着姓名的符号、有关保险或者赔偿的数字以及闲暇时的谈资和装模作样的哀悼以及怒斥。

挚爱亲朋无尽的伤痛,这才是真的。请尊重你自己的生命。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