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小店接棒视频号,成为微信的“原子化组件”。2025年,微信小店的战争正式打响。关于微信小店的产品运营思路,以及从业者有多少机会,本文详细探讨。
⭐️星标一下新榜,及时了解关于新媒体的一切
编者按:微信小店接棒视频号,成为微信的“原子化组件”。2025年,微信小店的战争正式打响。关于微信小店的产品运营思路,以及从业者有多少机会,本文详细探讨。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雷锋网”(ID:leiphone-sz),作者董子博、成妍菁,编辑林觉民。文章所述观点不代表新榜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在今天的电商江湖,微信小店甚至杀不进前五。
2025微信公开课PRO数据显示,2024年微信小店GMV规模是2023年的1.92倍、订单数量是2.25倍,虽然保持着高速发展,但仍大幅落后于淘天、拼多多、抖音、京东、快手等平台,GMV差距将近万亿之多。而微信自己什么时候能达到万亿 GMV,在人们看来都是个未知数。早先有预测,2025 年,是微信小店 GMV 破万亿的关键之年。汇正财经预测,如果 25 年,微信小店能实现 3-5 倍的高速增长,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平台或许真的能迈上一个大台阶。“但以微信做事的方式,弄不好 2026 年底,他们也破不了万亿。”二级分析师雷宇如此向雷峰网评价道。可称匮乏的运营服务、一丝不苟的平台规则、慢条斯理的做事风格、保守克制的平台战略……微信小店的一切,都似乎与增长和盈利南辕北辙。“很多人说,微信都快成仙了。”谈起他心中的微信,雷宇眼里多少有几分无奈。在外界看来,微信的确有“成仙”的资本——今天的中国,微信已经成为了中国体量最大的 App 没有之一,凭借近 14 亿(今天甚至仍在增长)的日活跃量独孤求败,一切尚未到来的成功,在外人看来,都只不过是微信的“添头”。2025年,微信小店的战争却仍在继续,微信逐步扩张的生意和落后的平台支持犬牙交错,夹缝中,是在平台上谋求生存的商家们。面对世界,微信似乎总有一种独特的“松弛感”,他们执拗地相信自己的路径,并且不紧不慢地执行,不管别人指点,岿然不动,如同武功秘籍里写的:“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回顾往昔,抖音如洪水猛兽席卷短视频市场,视频号入局晚、动作慢,几经起落,似乎天时、地利、人和尽失,最终不靠投流、不靠砸钱,以一贯的产品思维为抓手,高速追赶抖音,从难望其项背,直至今天可以与之分庭抗礼——这也是微信“松弛感”的体现。说回小店,微信的“松弛感”从何而来?又会把微信小店带向何处?这两个问题,亟待一个回答。1. 温水煮“商家”
在字节跳动的系统里,广告商提交一个素材可能30分钟就能完成审核;但在视频号里,审核一个素材可能需要一天甚至两天,这种效率差异很明显。而相比在抖音,一个商家配一个“小二”(平台方运营)的待遇,在微信小店,商家几乎很难见到平台方的“活人”。“在抖音,抖店注册到一半,平台马上就有人打电话来,询问开店的意向,分享优惠的政策,总之十分细致;“而到了微信,你的店被封了,想找人求助,都不知道打谁的电话。”商家田青对雷峰网如此分享道。商家炳趵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雇来负责直播的达人,在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地进行了违规的操作,微信小店不仅光速封杀了他的店铺,甚至把他的公司主体也一起加入了黑名单,永久不能在微信开店。“即使提前说得再多,达人自己也想红,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私自搞一点擦边,”聊到这件事时,炳趵甚至也能理解让他被封杀的始作俑者,“这事在抖音上,和小二好好聊聊其实不难解决,毕竟是达人的个人行为;但在微信,找人找不到,申诉也没用,我们只能换个主体重新开店。”平台反应慢,找不到对接人——和朋友,炳趵常常开玩笑,说微信小店是在“温水煮商家”,商家很容易被“煮死”。微信小店的体系,运营屈指可数,早就不是什么新闻。雷峰网进行了一圈调研之后,发现答案版本不少,有人说微信小店运营有几十个人,甚至有版本说,只有十几个人在管理着平台上庞大数量的商家。无论如何,至少能确定,微信小店的运营团队,体量远小于同类的其他平台。而运营缺乏的空子用什么填补?微信小店则希望给用户一个产品,让用户自己用好,而平台则不过多介入生态的形成。“之前我接触过视频审核组的同事,他们制定的规则划分非常细致——例如,对于低俗类内容的审核,会明确规定女性裙子的长短,严格地划分、更严格地执行。”吴麦,一位微信前员工对雷峰网表示道。一次,吴麦负责的直播间出了问题,她亲自去找了微信的产品部,可得到的回复仍然是没法解决。诚然,做中国最大的 App,微信承担的责任更重,所以审查必须更严格,也要尽力挤压暗箱操作的空间。近期,微信小店仍在推出“送礼物”“推客带货”等新工具、新能力新动能,正给商家带来更多的便利;近期推出一揽子品牌入驻权益,也替一些商家解决了不少入驻平台最直接的问题。尽管如此,微信当下的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望及抖音快手等其他平台的项背。本质上,这样的安排,与张小龙笃信“轻运营,重产品”的底色脱不开关系。2. 微信小店的“底色”
在微信产品设计方方面面,人们总能看到张小龙鲜明的个人烙印——微信的思路通常是提供多种工具,让用户和商家自行选择适合的产品来使用。如果某个功能人们用得好,入口就会上移,更容易被用户看到。微信的产品设计,就如同一个精巧的玩具箱,一切井井有条、却又不死板,有一套微妙的内生逻辑。这几年微信的核心目标,便是如何打造一个全新的交易生态,包括从产品功能到团队架构都进行系统性升级,为商家、创作者等参与者创造更稳定的经营环境。去年五月,微信内部正式公告,平台决定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交易相关业务统一整合至开放平台部。这意味着商家和用户的交易环境更加安全,以及买卖流程、双方的使用体验都再比过去有所提升。微信的开放平台部是负责小程序和公众号的团队。其内部设有三级管理结构:第一级为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整体管理和决策;第二级负责处理具体事务;第三级是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具体的执行和日常管理。这个独特的组织规划方式,背后既有张小龙本人对产品的执念,也有微信团队遵循“小而美”管理风格的原因。“现在开放平台部只有那么几百人,数量还没有抖音电商的小二多,要他们精耕细作,几乎不太可能。”殷天说道。精简的团队、粗线条的运营,相比抖音逊色不少——相当数量的商家都对微信小店意见不少,雷宇就听到过不少这样的抱怨。在线下讲课的时候,他对学员们这样讲道:“你不要交到了现女友,心里还想着前女友的好。两个平台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战略,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能在不断的意见中“逆行”,不怕丢掉商家,微信小店自然有自己的底气。
3. “在非洲赚钱”
在微信小店,商家的生存状态,在商家萧予看来,很像是“在非洲赚钱”——钱能赚到,但基础设施太差,免不了辛苦。“但相对的,在其他平台,甚至很难能赚到真钱。”最早,萧予就是最早一批直播带货的尝试者,最多的时候做了几十个直播间,从外部寻找 KOL 帮自己带货。而他做的珠宝品类,在抖音上退货率最高时达到了70-80%;而快手的主播又多少带点“土味”,不符合珠宝的调性。所以当微信小店可以直播带货的时候,萧予也没有犹豫。早期的视频号小店,百废待兴之下,有用户,但没商家、没供应链,所以要通过视频号形成大体量的出货,似乎也并不简单。但随后,随着视频号小店升级成微信小店,有赞、微盟等一系列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如萧予一样第一批入驻的商家,就吃到了平台的先发红利。“相比抖音七八成的退货率,”萧予说道,“在微信小店上,卖出100单,只有5-10单退货,不光省心,还省了不少运费险。”最早期还是视频号小店的时候,平台逻辑是希望商家用私域流量激活直播间,通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直播链接,来给自己的直播间引流。于是,商家就会想出一个又一个的“钩子”——比如“关注送福利”等等简单直接的手段——来留住用户,商家引导用户的方式方法其实不少。同时,微信还会根据预约人数来匹配流量,最早的比例或曾达到 1:1,即如果有5 万人预约了直播间,微信会额外推 5 万人进来,直播间的人数就可能达到 10 万人,如果这个人数冲破了平台预先设定的流量线,甚至会有更多人被吸引进来。这也导致了,当时商家对于投流的积极性整体不高,投流占比甚至一度不到两位数,而抖音商家的投流占比则占到了60-70%,甚至可能更高。退货率更低,流量成本更低,商家在微信的客单价却相比更高。在视频号上卖珠宝的萧予,单价几万的到十几万的珠宝都时有售出。而在董枫的观察中,当抖音刚开始做直播时,客单价在 39 元左右,几年之后逐渐做到了 100-150 元;而视频号小店的客单价,在刚开始时就做到了 200 元。“但凡在直播行业做了半年以上的人,没人关注流量——大家关注的只有利润。”萧予说道,“从抖音跳到视频号,同样的品,视频号的利润明显更高,无论是付费投流还是自然流量,10 个点以上的利润很好做。”从这个角度,微信的“轻运营、重产品”策略,的确充分调动了商家自己的积极性和活力,以很小的人力撬动了商家和服务商自发建设生态,这是不少同类内容电商平台所难以想象的。几年过去,微信小店在成长,商家在成长,用户也在成长。腾讯曾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中表示,视频号用户时长当时就已超过朋友圈的两倍。在交易额和订单量方面,2025微信公开课PRO数据显示,2024年微信小店GMV规模是2023年的1.92倍、订单数量是2.25倍。现在,不少商家和达人已经开始认为,微信小店已经具备了打“持久战”的潜质,这也促成了当下平台最大的变化——达人和商家开始赚钱了。1. “广积粮,缓称王”
这种观点,放到字节、快手、拼多多等等的平台,或许都难以想象。电商是金矿,只有挖得早、挖得深,才能站住场子——不要增长,还做什么电商?最早,部分在抖音赚不到钱的商家才会去视频号,大商家还是不愿转移阵地——他们对 ROI 稳定的要求更高,就更倾向于在更大的平台完成曝光。而视频号对商家的激励,主要还是流量扶持。一个抖音的主播来到视频号,只要粉丝整体超过一个基准线,达人交易额达到某个标准,视频号就会提供一些流量券的激励。乍一看有点小气,但也能看出,微信正在有目的性地放慢自己商业化的步伐。而在微信的“商业真空”之外,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商业化做得就相当激进,几乎所有商家都在付费投流,而不少平台早已深谙广告投放的ROI规律,有能力调配流量,让商家的盈利从成本线上“低空飞过”,平台则雁过拔毛。在这种高度商业化的环境下,用户对直播套路和电商文案已经麻木,没法激起购买欲,流量也过于向头部集中,普通商家很难脱颖而出。“在视频号上,仍然以白牌玩家为主,品牌只占 15%,而投流最狠的白牌,一个月只投 1000 多万,但到了抖音,肯定得是亿级以上的投放。”雷宇对雷峰网说道。张一鸣和张小龙,两个王者各有一派自成体系的武功,自然各有千秋,不能武断孰对孰错。张一鸣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快攻重拳,张小龙则信仰产品和生态的力量。2024 Q2 业绩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希望以非常耐心但系统的方式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与仅有直播的电商区分开来,建立更大、更有意义、天花板更高的电商生态系统。而这套电商生态,也是同样包在前面提到的“全域生态”当中的,只是全域生态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非全部。有全域生态,微信无论如何都能赚钱;但如果急着发展电商,伤害了自己最珍贵的用户,无疑是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在用户和商家利益的平衡上,微信明显向用户倾斜更多。今天,在微信小店,商品会要求强制上运费险,由商家承担一单5块钱的成本,退货率也被推高不少;而抖音的运费险商家可以关掉,服装品类为了控制退货,不少商家都关闭运费险。而过去,平台退货率更低,很大原因是用户找不到退货的入口。到了现在,微信里面,用户能直接找到自己的订单,退货流程被大大缩短,退货率也就上去了。在服装商家朵芸这里,反而现在的微信小店退货率比抖音还高。“在微信,张小龙只是把底层价值想明白了,”谈起微信的生态观,邬筠说道,“在他眼里,一个均衡的生态应该是通过产品引领业务自然增长。而平台并不需要刻意设计,只需要做好基础设施和产品就好。”生态是统合的整体,在微信也并不例外,而如何统合生态内部的诸多业务和要素,自然是电商生态的重中之重。2. 微信小店的统合“战争”
据互联网信息,2024年,抖音凭着3.5万亿的电商收入,成功超越京东,杀进中国主要电商平台 GMV 前三,而微信小店却与之相差数万亿GMV数量级。要理顺电商的生态,微信首先要做的,是理顺内部业务条线,让用户的体验可以尽量清晰、形成闭环,同时释放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潜力。过去,不少在视频号上售卖的商品,最终会回到小程序上完成购买和付款。而视频号和小程序,也一度分属两个领域,考核重心也有所不同。当时,一些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将用户引入小程序,实现私域流量的转化。现在,微信小店和小程序兵合一处,全部交由开放平台部统筹。之后,微信将交易流程整合到小黄车(微信官方提供的电商功能),在视频号上的购买,都要通过微信小店买单,要求数据和变现都通过微信的官方渠道完成。名义上,是为了改善用户体验;但实际上,这使得流量和交易更加集中于微信小店的官方渠道,对于平台来说也更好把控。微商的部分,也正在向着微信小店的体系并拢,微信通过管控的方式向商家施压,而商家要从微信群转向微信小店,本身也面临着客户流失的风险,只能在夹缝中挣扎。这场仗,打的不是微商,打的是质量低下,分布分散的交易生态——微信打的很坚决,即使得罪商家也在所不惜。2024 年 12 月,微信小店发布了一则公告,整顿卖低价课引流的教育类商家。而今年,传平台还有计划清退一批评分特别低的小店,同时,逼单式的直播也会被整治。商家-平台-用户的三角关系,只有统合,才能给微信小店创造一个更完整的生态。这个统合的“战争”到了今天仍在持续,以微信的风格,或许在外面的人们很难听到连天的炮声,但在暗流涌动处,战火却从未停息。如同视频号高速穿越抖快的围堵,微信小店的崛起,或许也差一朝一夕。结语
“尊重微信的现状。”聊到最后,董枫如此总结今天的对话。诚然,微信有落后、有固执、有投鼠忌器,匮乏的基建的确阻滞了商家的盈利和扩张。但微信同样,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易场所,服务费占1%-5%,让利相当大方;抖音收费更高,服务更好也是合理现象。如果微信小店能成为未来电商世界的头把交椅,最终依靠的,必然是微信底层的竞争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社交链路的价值,这是微信在电商领域的“王道”。而到了实际操作上,电商的逻辑无非是:流量、供给、用户教育和服务。微信当下想要突围,首先得搁下面子,往电商的池子里多放量。“除此之外,丰富商品种类、培养用户习惯、优化审核、物流、支付等各个环节体验,也都是微信小店当下仍然有空间做好的地方。”商家炳趵如此说道。如果微信小店必然崛起,淘宝、京东、拼多多,谁受冲击最大?分析师殷天认为,微信小店越做越大,拼多多或许反而收益——当微信把内容市场和 DAU 一并做起来,吸引抖音的内容创作者溢出来到视频号和微信小店,就成了事实上的围魏救赵,抖音要回家守住内容市场,电商方向的精力会受到牵制,多多或许就有了机会,趁机扩大领先身位。2025年,要做到万亿 GMV,吴麦说,微信小店路子还在找,只有“不停尝试”一条路可以走。今年,推客带货也是微信小店一个很大的看点。淘客带来的群内成交,占到了淘宝、京东GMV的20%,两家分别都是万亿规模。“如果能把这个量全部洗到微信小店来,平台就直接起飞了。”吴麦说道。注:文中雷宇、田青、炳趵、吴麦、殷天、董枫、萧予等均为化名。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浏览器搜索新榜官网,获取更多新媒体动向。来源: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