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周没更新公众号了,回家不是没时间写作,而是想要彻底放松一下,因此就没带电脑回去。
你好呀,我是夕月~
上周回家待了5天,在家过了七月十四,周六早上才返程。
一周没更新公众号了,回家不是没时间写作,而是想要彻底放松一下,因此就没带电脑回去。
回家这几天上街添置了一些家具,回外婆家看望外婆,闲暇时间看完两本书 ——《显化》和《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
过惯了有规律的生活,突然的放松,竟找不到事情做,玩手机不到1小时就感觉很无聊。
不由的想到一句话:人生是无数个习惯的总和。
平时几点起床、吃什么早餐、做什么运动、如何休息,每一个细微的习惯都在悄悄影响着你。
而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比如,回家的时候,我反而更容易做到早睡早起、做饭时刻牢记少油少盐,注重营养均衡、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每晚睡前坚持写日记。
因为假期过得不混乱,所以回城后,我没有以往所谓的“假期综合症”,内心没有感到焦虑和不安,有的只是淡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而我也渐渐意识到,那些真正让自己变好的事情,从来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在日复一日中养成的好习惯。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5个越活越好的自律习惯,愿我们在自律中活出真正的自由。
(农村的星空总是特别亮)
若信息未通过这三个标准,苏格拉底建议不要随意说。
嘴巴说出来的话是有能量的。
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在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也在悄悄塑造你自己的心态。
言语自律,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懂得在恰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在需要的时候真诚表达,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是一种高级的自律。
同时,还要注意你的口头禅,《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里有这样一句话:
“你平常说的话,你的口头禅,代表着你的信念,你的人生根基。”
平时经常把“我不行”、“我没钱”、“我不配”、“我买不起”挂在嘴边的人,事实也会按照他所说的语言进行。
自证预言会实现,无论是积极的语言还是消极的语言。
你的言语,就是你的风水,守住嘴,就是守住自己的能量场。
02.行动自律
王阳明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行动自律,才是摆脱平庸的关键。
想要做什么就立马去做,拒绝拖延症,拒绝完美主义。
很多事总想着准备好了再开始,殊不知人生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要预设困难,想太多不如先粗糙地开始,再慢慢修正。
“3分钟定律”指出,如果一件事在脑海中停留超过3分钟未采取行动,往往会因为拖延而放弃。
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想减肥,现在就开始管住嘴,迈开腿;想读书,现在就翻开第一页。
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3.时间自律
梓泽紫苑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中说到:“不在时间管理术上下功夫,人真的会被工作“忙杀”。”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往往能够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刷短视频、玩游戏、看小说、追剧、无目的地浏览……时间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已悄然流逝。
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没时间,时间不够用,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时间缺乏管理。
要想更好的利用时间,必须学会戒掉“时间黑洞”:无意义的刷手机、纠结内耗。
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只有清楚时间的流向,才能更好的管理时间。
史蒂芬·柯维指出:“问题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时间没有被优先安排给重要的事情。”
时间自律,是学会规划日程、要事第一、敢于拒绝无意义的社交。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是在管理人生。
04.情绪自律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情绪自律,不是压抑自己,而是学会理解、接纳、疏导。
不在冲动时做决定,不在愤怒时说话。
当情绪上头的时候,深呼吸、暂时离场、写情绪日记……
尽量让自己静下来,察觉自己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接纳,让情绪流经自己。
杨幂曾在采访中说:“遇到任何天大的事,我都会跳过情绪化,我会跟自己说,我给你一晚上,你让它过去。”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并从中获取力量。
05.生活自律
生活的自律,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
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清淡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时断舍离
每天适当运动,保持身体活力
及时记账,做好财务规划
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生活自律的人,即时忙碌也不会混乱,当你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也会感到对人生更有掌控感。
写在最后
这些自律习惯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却能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让你在几年后脱胎换骨。
也许刚开始会很难,但是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有巨大的变化。
自律不是一天的事,而是一天又一天的坚持。
从今天起,逼自己养成这5个习惯,期待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来源:夕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