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一生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教育,任何活动的载体都是在人的身体上,包括思想,身体不存,思想焉附?这个教育,是全社会合力要完成的,包括学校、家庭、朋友乃至自己本人。三个女孩从湖北到安徽池州考公,相信科技智驾,几乎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丢掉了性命,真是让人悲痛不已
人一生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教育,任何活动的载体都是在人的身体上,包括思想,身体不存,思想焉附?这个教育,是全社会合力要完成的,包括学校、家庭、朋友乃至自己本人。三个女孩从湖北到安徽池州考公,相信科技智驾,几乎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丢掉了性命,真是让人悲痛不已,现在独生子女又多,相当于把所有的苦痛留给了身后的十几位老人,这样的痛,要伴随着长辈几十年的时光。
事后大家都在寻求是谁的责任,是高速公路的,还是厂家的,还是本人,还是汽车本身有问题,这都是无济于事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我想通过这件事,给后面的小年轻做一个全面的安全总结,这里面包含了统筹、认知、技能、以及生活的哲学,它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总而言之,对于安全来说,人是主体,你不管社会上出现了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是人去驾驭它,而不是反过来它来驾驭人。就像财富观念也一样,人去驾驭钱,是儒商,钱去驾驭人,那是犹商。
近几年来,去安徽池州考公考编的外地人挺多,原因无他,安徽倒数第二的城市,比较好考。三个女生30号要去考试,29号晚上在高速公路上,我认为这样的统筹是有问题的,池州城市虽小,海陆空交通极为方便,由于有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存在,机场、高铁、轮船,你能想象的交通工具都有,即使你要自驾来,也当选择白天上高速,然后在池州住一晚,筹备好精力,才能全力以赴的应付考试。
来之前,一定要做好攻略,选择最稳妥的方式来,池州的住宿极为便宜,130元能住精品连锁酒店,若是在网上抢特价房,100多点还能选上大酒店的房间。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考虑到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所有的过程要服务于最终的目的,不要急急慌慌地来,那为达成这个目的就会很仓促潦草。人一生,有大事的时候很少,考公考编算一个,因此一定要安排出悠闲的时间出来。
现在的孩子学驾照都很早,大学基本都拿到驾照了,南方的孩子都是在高三拿到驾照的,但是他们开车之前,几乎没有人去看汽车说明书的,因为那书确实太厚。如果家长自己会开车,就要陪同孩子上路几次,说多了孩子听不进,你只要告诉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甚至编成一百来字的顺口溜即可,不必去讲什么专业知识,我就说说我的方法,我先以油车举例吧。
上车系安全带就不用讲了,现在新出的车,主驾你不系安全带,它也开不走。我看孩子右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动,我就会纠正,并总结一句话,叫“直踩刹车、斜踩油门”,就是你右脚的脚后跟始终不动,脚和刹车必须是直线,想踩油门的时候,脚后跟依然不能动,只要脚尖斜过去搭在油门上即可。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要一辈子贯彻这个原理,就是怕你来回动,慌乱中分不清油门和刹车了,只要记住一点,你脚直了,踩下去的是刹车,脚尖斜了,踩的是油门,这要形成肌肉记忆,自己不要乱搞创新,比如有的女生开自动挡,居然是左脚刹车,右脚油门,说这是她创新的做法,这要不得!
关于换车道,好多人在市内开车的时候,常常轻踩刹车换车道,这很正常,市内车子太多,只能慢慢地挤到另外一个车道。但是在高速上这样做,会丢命。高速上是瞧一眼左右后视镜,后车你别管离你50米还是100米,你都得踩油门换车道。我经常看见有的人在高速上踩刹车换车道,能把人吓一跳,他把市内开车的习惯带到高速上来了。高速上很多人车子开到140码的,现在开140码不扣分不罚款的,好些人这样干,你不踩油门换车道,人家立刻就跑到你车子后面来了,刹都刹不住的!
关于打方向盘,很多人在市内开车,变个道、转个弯,方向盘要转半圈,这也没错,速度三四十码的,没问题!但是在高速上这样做,就得丢命,高速上换道也好,转弯也好,方向盘轻轻一拨,转个5度角,车头进去了,就可以回正,切记切记,微微动下方向盘即刻回正。
还有在市内开车,往往一脚刹车踩到底,这也没啥问题。但在高速上这样干,同样会丢命。在高速上遇到前面100米紧急情况,打开双闪,告诉后车,我要减速了,然后轻轻踩一下刹车,速度从110降到90,再轻轻踩一下,速度降到五六十,后面随便你咋踩了。你不能一下子猛踩刹车,这会导致车子在空中翻转的。有人说,我确实来不及了,也不能猛踩么,你可以连续轻踩,如果侧面有车无法变道的情况下,连续轻踩,然后跟前车追尾,那没事,只要命在就行了。
一个车子,大部分功能都是没啥卵用的,不要舍本求末,去研究那种无关紧要的东西,包括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人能做到预防式开车,但是任何智能设备都做不到预防式开车。
我举一个例子,前方200米有一个岔路口,看到一个人在岔路口向主干道东张西望的,做为人的判断,会不自觉地把脚移到刹车上,做好准备,以防止这个人上主干道。但是智能设备不行啊,只有人上了主干道,他才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人还没上主干道,在岔路口东张西望的到时候,智能设备它知道预防个屁啊!
把保命的一些功能和理念记住了就行了,油门、刹车、三个后视镜作用很大。车里面挡风玻璃上的后视镜,它不是化妆镜,在高速上要偶尔瞅一下,后面要是跟着大货车,那就抽空换个道。
前方有紧急情况,也稍微瞅一下中间的后视镜,后面跟车太近,你刹车少踩一点,打开双闪,告诉他,我还要继续踩刹车的。中间那个后视镜,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用的,但紧急状态下,要瞅一眼,保命用的。油车有定速巡航,新能源有智能驾驶,你用是可以的,但你不能睡大觉啊,因为是你驾驶车子,不是车子驾驶你。就像现在的AI一样,是人在用它,不是它在用人,你搞不清楚主客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一直强调生命是最重要的,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突破一切规则!比如后车加速来的时候,好像控制不住了,那你紧急变道,你说那是实线啊,不能变道啊,你管它是不是实线呢,在保命的要求下,闯红灯都是可以的。书上讲的规则禁忌是在正常情况下遵守的,在不正常的情况下,遵守规则和保住性命,肯定是选后者的。
以上只是以开车举例,反反复复强调的是生命安全,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功能性生命安全,只要懂得几个主要功能就行了;另一个是哲学性生命安全,这和机器设备无关,比如我们要避免晚上开车,尽量不要凌晨到晚上2点左右开车,那是人最犯困的时候;开车时备一点风油精或功能性饮料,借助外力让自己清醒。心情再怎么不好,开车的时候,暂时把坏情绪清空,等下了高速了,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夫妻在一辆车子里面,别提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以免吵架。
我们一出生,都是一个一生学安全的过程,小时候要教育孩子,别把手指头往插座里面弄;到了小学,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游泳;到了初中,要学会自行车或两轮电动车,并告诉骑车的安全知识;在厨房里,要告诉孩子,锅里水未干不能倒油;若是菜里还有水未干,倒进锅里要离的远一点;电线起火不要泼水;锅里起火,要么扔个锅盖上去,要么再倒点油,火上浇油可以灭火;厨房里面粉撒的到处都是,不要开液化气等等。这些很多看似微小的事情,都关乎着生命。
现在的小孩子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因为我们大人经历过苦的年代,我们什么都会做,就懒的让孩子去做,我们做了没死,是以生命的代价悟出来的道理,比如我小时候做家务,被油炸的满手包,我才明白,倒湿的菜进锅里,人要离的远一点,还有切菜的时候,刀要斜一点,不要直着下刀,容易切到手,这也是经历过才悟出来的。但这些东西,我们也懒的和小孩子说,导致了大量的不安全的东西围绕在现在的孩子身边,而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任何产品的宣传,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瞎扯淡,不能一口定音的说百分百安全,即使真做到了百分百安全,也要强调人的重要性,而不是设备的重要性。我们有时候过于依赖智能产品了,甚至有人宣传AI代替了医生,这都是作孽的宣传,最近不是曝光了某著名公司的血压计不准么,导致没高血压的人也吃药,为啥不去医院看呢?非要搞个智能手表,就能判断出自己是否“三高”了呢?用AI诊断一下,就去买药吃了呢,这些都是纯纯的作死行为!
任何时代、任何设备、任何技术都取代不了人,人的生命安全只有自己上心,才能保得住,你交给一个设备,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们可以赞美科技的进步,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有应用场景的,我们不能在新能源车上打麻将、吃火锅、泡功夫茶、看3D电影,有些厂家还这样宣传,甚至公司CEO直播无人驾驶回老家,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多的孩子要以这三个女孩为警戒,她们遭遇了不幸,除了追责之外,更多的是应该留给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
来源:宁月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