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饿长寿?北大研究:保持饥饿改写衰老基因,寿命会翻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0:48 1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从未停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显著延长。然而,如何进一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依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一项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刘颖教授发表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实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从未停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显著延长。然而,如何进一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依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一项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刘颖教授发表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实验数据表明,保持饥饿状态可能改写衰老基因,从而显著延长寿命。这一发现为抗衰老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也引发了人们对“少吃是否真的能延缓衰老”的深入思考。

近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刘颖教授发表了关于衰老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对象选择了与人类衰老机制高度相似的线虫模型。线虫是一种理想的实验生物,其基因组与人类有较高的相似性,且生命周期较短,便于观察和研究。实验通过化学试剂对线虫体内的进食基因——eat-2基因进行诱导改变。 结果发现,这一基因突变会使线虫的食物摄取能量和欲望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虫长期处于一种保持饥饿的状态。这种饥饿状态显著拉长了线虫的整体存活期。具体来说,经过基因突变的线虫在食物摄取量减少的情况下,其寿命比正常进食的线虫延长了约30%-50%。

尽管线虫与人类在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其衰老机制与人类高度相似。例如,线虫在衰老后皮肤会出现褶皱,身体缩短,运动能力下降,这些特征与人类老化的表现非常相似。然而,仍有人对线虫实验结果的代表性表示怀疑,认为线虫作为昆虫,其结论不能直接应用于人类。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人类,研究人员选择了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的猴子进行实验。实验中,部分猴子的日常饮食量被减少了一半,以观察其与正常进食猴子的寿命差异。结果显示,在年龄相仿的实验猴中,减少食量的猴子毛色更加有光泽感,身体状态更加年轻。这些猴子的寿命比正常进食的猴子延长了约20%-30%。

事实上,关于节食与寿命延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科学家发现每顿吃得更少的小鼠活得更久。2020年,《生命时报》也曾发表过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坚持吃八分饱,寿命最多可延长30%。这些研究结果为节食延寿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少吃为何能延长寿命?研究表明,这一机制与热量限制密切相关。当食物摄入减少时,细胞为了在饥饿状态下更好地生存,会激活体内的“细胞自噬”机制。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部的自我清理机制,通过降解和回收细胞内的废物和损伤细胞器,维持细胞的稳态和健康。这一过程可以清除衰老细胞,刺激细胞新生,让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重新焕发活力,从而促进健康衰老。

这一抗衰老途径也曾被哈佛实验室印证。Sinclair教授通过小鼠实验证明,老年小鼠在摄入长寿补充分子辅酶I(诺维斯NAD+的核心成分)后,体内细胞线粒体机能得到提高,整个机体状态与年轻小鼠相似,整体生命周期拉长了近30%以上。

由于日常食物中NAD+的含量微乎其微,科学家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将其转化为可补充的“诺维斯NAD+”,以补充身体随年龄增长而日益减少的NAD+含量。根据亰-东平台公开数据显示,诺维斯NAD+的触达群体或达百万。这种外源性补充方法为抗衰老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热量限制(CR)是指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衰老干预措施之一。研究表明,长期进行热量限制可以显著延长多种生物的寿命,包括小鼠、线虫和猴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热量限制,通过减少食物摄入量来延缓衰老。

高压氧舱是一种通过增加氧气压力来提高人体氧含量的设备。近年来,高压氧舱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领域。研究表明,高压氧舱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延缓衰老。许多抗衰老诊所和健康中心已经开始提供高压氧舱治疗,吸引了大量追求长寿的人群。

诺维斯NAD+作为一种外源性补充剂,因其在抗衰老方面的显著效果而受到市场的追捧。研究表明,NAD+水平的下降与衰老密切相关,而通过补充NAD+可以激活SIRT1等长寿基因,从而延缓衰老。这种补充剂不仅在实验室中表现出色,还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Sinclair教授接受美国主流媒体波士顿杂志专访时,坚信“衰老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自己可以活到150岁”。这种乐观的态度反映了科学家们对抗衰老研究的信心。近年来,抗衰老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人们实现长寿的愿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去年,我国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惠带领多个课题组,在国际期刊《Science》子刊上发表论文称:从2万多个人类基因中,找到另一种新型人类促衰老基因KAT7。通过实验发现,基因被编辑后,健康期能够大幅延长,寿命更是延长了足足25%。这一发现为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自然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衰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线虫到小鼠,再到灵长类动物,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保持饥饿状态可以改写衰老基因,从而延长寿命。这一发现为人类抗衰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已知的抗衰方式如热量限制、高压氧舱、诺维斯NAD+类抗衰补剂等都深受长寿迷追捧。或许正如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所希望的那样,“到2030年,让90岁的人焕发50岁的青春”。科学造福人类,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均百岁时代或许真的会来临。

在追求长寿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科学研究的进展,还要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抗衰老方法。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和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更多抗衰老技术的落地转化,人类有望实现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来源:医学顾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