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儿三月初一!有人说老祖宗留下的天气预报早该进博物馆,可去年河北农民老张就靠这句“初一淋透,秋收管够”救了全村——那天他顶着大雨抢种玉米,后来整片地就他家没淹死苗!
明儿三月初一!有人说老祖宗留下的天气预报早该进博物馆,可去年河北农民老张就靠这句“初一淋透,秋收管够”救了全村——那天他顶着大雨抢种玉米,后来整片地就他家没淹死苗!
你知道为啥古人怕这天比怕阎王还狠?说白了就是玩命总结的生存公式。三月初一要是大晴天,接下来三个月能旱得河底裂口子。去年山东就这么邪门,初一晒得狗都躲树荫,结果三伏天地表温度68℃,沥青马路晒化三辆电动车轮胎。农科院数据摆着呢:这天刮南风,七成概率闹春旱,说白了就是热气团堵着不让雨下来!
但要是初一哗哗下雨,那可真是天降财神爷。我二叔在河南包了二百亩地,去年初一浇透地,秋收多赚了二十万。现在年轻人搞大棚都不信邪,结果前年三月初一北京下雹子,那些没盖双层膜的草莓棚全砸成筛子,有个网红农场主直播哭了一晚上掉粉十万。
说个吓人的,清朝县志记载着“无雨卖儿女”真事。光绪年间三月初一滴雨没下,粮商把米价炒到一斗米换个大活人。现在有天气预报了是吧?可去年郑州暴雨预警就是照着“初一有雨伏天涝”的老话来的,地铁口堆沙包都比气象台快两小时!
明天上班路上你注意三点:一看云彩是不是鱼鳞状,老话说“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二闻空气带不带土腥味,那是大雨前兆;三赶紧给老家打电话,保准能掏出点祖传秘籍——我姥爷去年就说“初一南风起,准备买空调”,结果夏天电费比往年多烧两千块。
别觉得现在科技牛了就瞧不起古人,我哥们搞智慧农业的,把老农谚编进系统里,大棚自动调节比人工操作增产15%。你家老人有没有传下来什么狠话?评论区赶紧扔出来,点赞最高的我送个故宫淘来的天气罗盘,比手机APP准多了!下回跟你们唠唠我奶奶的三月初一救命食谱,九十岁老太太啃着猪头肉躲过三次脑血栓你敢信?
来源:苏子科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