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好,您已经开通某平台付费功能,每月自动扣费,需要帮您关闭吗?”一通看似暖心的客服来电,却是一场骗局的开始。近期,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现,冒充客服诈骗高发,据警方调查发现 该类骗局中均有一个共同点——骗子会诱导被害人下载虚假App并开启屏幕共享。所以,
“您好,您已经开通某平台付费功能,每月自动扣费,需要帮您关闭吗?”一通看似暖心的客服来电,却是一场骗局的开始。近期,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现,冒充客服诈骗高发,据警方调查发现 该类骗局中均有一个共同点——骗子会诱导被害人下载虚假App并开启屏幕共享。所以,如果您接到客服电话声称可以帮助取消扣费项目,注意!这是假好心,真诈骗。
案例一
2月19日,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的孙先生接到自称客服电话,对方称孙先生开通了某平台会员,每个月将免密支付800元会员费,并称其可以帮助孙先生取消。听到每月要扣费800元,孙先生慌了神,便急忙询问客服如何取消。客服使用企业微信添加孙先生为好友,并指导他下载某App,打开屏幕共享,引导孙先生进行开启免密支付、人脸识别认证转账等操作。当孙先生银行卡内的29万余元被悉数转走时,他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案例二
2月24日,家住西宁市城北区的刘女士接到自称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刘女士开通了百万元医疗保险,若不关闭,每个月将自动扣费。刘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后在对方的诱导下输入银行账号及密码,刘女士发现其银行卡被划扣14990元后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
3月24日,家住西宁市城东区的马先生接到自称客服的陌生电话,客服告知马先生在刷短视频时开通了某平台直播带货功能,如不取消会每个月被平台自动扣款。马先生表示自己并未开通此功能,信以为真地询问客服应该如何取消?对方让其下载某App并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功能。电话挂断后,马先生发现其银行卡里的20万余元被转走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套路解析:
第一步:冒充某平台客服。诈骗分子声称受害人开通了会员、免密支付等服务,如不关闭将每月自动扣费数百元。第二步:引导下载远程会议App。诈骗分子引导受害人下载远程会议App,并引导受害人打开屏幕共享,进而操控受害人的手机。第三步:诱导转账或盗刷。随后,诈骗分子以核实账户、验资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或要求受害人人脸识别、开启免密支付等盗刷受害人银行卡。
防骗小贴士:
1.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添加陌生QQ和微信、下载陌生软件,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请务必向官方平台核实。2.凡是以远程办理业务为名,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发送验证码、人脸识别、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3.如您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时,要及时拨打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如您不慎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青海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