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我所理解的文字 230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20:20 1

摘要:甲骨文字形如下图。从林攴(po),一说是用工具芟荑林中杂草,一说是敲击响器驱赶林中鸟群动物。或者就是在割草伐木的过程中惊扰林中动物,四散而逃。字形演变过程中增加了“月”,变为小篆的林 月 攴,如下图,说文有“杂肉也”,意为零碎零散的肉。可见散的本义即由聚集而分

散,甲骨文字形如下图。从林攴(po),一说是用工具芟荑林中杂草,一说是敲击响器驱赶林中鸟群动物。或者就是在割草伐木的过程中惊扰林中动物,四散而逃。字形演变过程中增加了“月”,变为小篆的林 月 攴,如下图,说文有“杂肉也”,意为零碎零散的肉。可见散的本义即由聚集而分离,分开, 音san4,去声,还有一个意思是没有约束的,松开, 分离的,音san3,上声,好像区别也没那么清晰。

李白《将进酒》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就是有钱没钱我都在,这个潇洒劲已经远超散(san3)人了。《月下独酌四首》有“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放到现在应该是“醉后同交欢, 醒时各分散”,曲终人散了。由事物分开,分布散延伸到心情情绪分离,排遣,如散心,散闷。散(san3)有松开,零散,没有约束的意思。李涉《牧童词》有“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散就是没有聚在一起,分散的意思。由此散又引申出洒脱逍遥没有羁绊的含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散是散乱,杂乱。闲散,散人都是洒脱放松之意。散人也指平庸无用之人。《道德经》有“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散(san4)分散分开,指真气分散而化为实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散指没有约束而分离,看来这个微还不是至小,因为“至小无内”,也就无法散漫分布了

甲骨文说文 小篆

来源:看下别人的书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