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伪造个人成绩,是否触犯法律?律师解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9:55 1

摘要:然而,成绩公布后却接连出现戏剧性反转,有人被曝出“没有成绩”,有人被扒出“成绩造假”,这般魔幻操作,比直播带货翻车还荒诞。那么,考研老师伪造个人成绩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近期教培行业风波不断,接连上演"名师翻车"大戏, 让人目不暇接。多名考研名师曾高调宣布参加考试,试图以实战成绩自证实力。

然而,成绩公布后却接连出现戏剧性反转,有人被曝出“没有成绩”,有人被扒出“成绩造假”,这般魔幻操作,比直播带货翻车还荒诞。那么,考研老师伪造个人成绩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2025年考研笔试成绩公布后,某考研老师在社交账号上晒出了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89分,并宣称“全国第一”,其所在的教育机构也迅速制作了海报进行宣传。

随后,另一位考研英语老师公开质疑其成绩的真实性,指出其成绩截图是P的,查分视频是拼接的,并在直播中逐帧分析了该老师的查分视频。

图片截取自网络

两天后,该老师发布道歉微博,承认实际成绩为71分,89分成绩系虚假,表示此举是为了“维系教学的可信力和影响力”,并宣布即日起退出考研培训。

之后,该老师在直播中与网友连麦现场查分,证实其英语(一)成绩确实为71分,并坦承是在淘宝上找人P的图,往年并未有过此类行为。


本案中,该考研老师伪造考试成绩的行为可能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该考研老师大肆宣扬其伪造的考试成绩,如果学生基于这一虚假成绩购买了其销售的课程服务,那么该老师的行为就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该考研老师因虚假宣传成绩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学生有权主张退费及相应损失赔偿。

二、诈骗罪

如果该老师以虚假成绩为手段,大规模骗取学员巨额财物,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话,那么其行为涉嫌诈骗罪。例如,通过宣传虚假的成绩,诱骗大量学生报名某些课程,收取高额费用后,既不提供服务,也不退款,造成学生集体重大财产损失。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虚假广告罪

如果该老师利用虚假的成绩作为教学能力证明,对自己的培训课程进行广告宣传,且情节严重的,那么其行为可能会构成虚假广告罪。

作为宣传主体,该老师通过对教学能力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的竞争秩序。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后,提醒所有教育事业从业者,应当坚守诚信原则,凭借真实的教育成果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切勿通过造假等不正当手段来谋取利益,否则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也告诫广大考生,在选择辅导机构和老师时,务必保持理性态度,审慎做出判断,以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

诉说你的忧愁,群益帮您解忧

作者: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朱晓迪律师

文中所有图片、视频,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互联网

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来源: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