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木帛
编辑|昭明
你能想象一位25岁女孩每天跪在墓碑前擦拭、鞠躬上百次吗?
河南洛阳的一位年轻女孩可可,她以“代祭人”身份在凤凰山生态纪念园工作,用双手传递思念,用膝盖丈量生命的重量。
从策划风花雪月的文旅才女,到日跪八小时的职业代祭师,她直面“晦气”“嫁不出去”的偏见,成为年轻人职业选择的一盏明灯。
到底是什么信念让她有勇气坚持这份工作?
2025年的今天,在河南洛阳的凤凰山生态纪念园,有一位代祭工作者,她是25岁的女孩可可。
可可的身高1.7米,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毕业后曾是一名文旅公司的策划师。
一次偶然,她在网上刷到洛阳凤凰山生态纪念园的招聘启事,决定尝试这份与众不同的职业。于是在2024年10月,可可正式入职,成为了一名代祭工作者。
要知道,她以前的工作跟现在毫无关系,从策划风花雪月的文旅活动,到成为职业代祭工作者,工作转变的跨度令人咋舌。
由于可可前后两份工作压根没有联系,再加上代祭工作者这份职业比较罕见,她家里人一开始对她比较担心。
虽然可可自己也怕自己干不好,但她还是想试试,结果没想到坚持到了现在。
代祭的工作内容并不简单,清晨薄雾未散时,可可就开始核对祭品清单,每次祭拜完,她都会仔细整理着服务过程的影像,然后给客户发去。
清明节前夕,陵园里一片忙碌,可可身着素色工作服,穿梭于林立的墓碑之间。
作为专业礼仪师,她承担着代客祭扫的重要职责,她双膝跪地,细致地擦拭碑石的角角落落,将素菊与白玫瑰精心摆成扇形供品,然后以标准的90度躬身完成三献礼。
每场仪式都由两名工作人员协同完成,主祭人严格遵循正规流程进行祭拜,另一位员工则全程记录仪式细节,并在结束后立即将影像资料传送给客户。
随着清明节祭扫高峰期的到来,可可的工作日程进入了超负荷状态。
在日均完成十多场代祭服务的高强度下,她的膝盖因频繁跪着擦拭墓碑已显淤青,一天累计完成近百次标准90度鞠躬,这让她的后腰常隐隐作痛。
但是她每当看到客户回复的感谢信息,都会觉得一切值得,她仔细调整胸前的工牌,继续以最庄重的姿态,去到下一块墓碑前进行祭拜。
可可说:“00后对择业的态度是开放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喜欢一些有挑战的工作。”当有人说:“干这行多晦气,以后会嫁不出去。”她冷静回应自己并不担心这份工作会影响自己的婚姻。
不少网友说这份工作工资非常高,可可说自己没干这行前确实听说过工资高,但实际上月薪仅4000元,它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是会努力做好,因为觉得这份职业很有意义。
面对采访,可可补充道:“我会主动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给亲戚、朋友,没必要藏着掖着,有些人会感到意外,也有人好奇,但更多的还是觉得我很勇敢。”
根据统计,2025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有3.8亿。
对于那些身处异乡的游子、双职工家庭、海外华侨等群体,清明返乡可能意味着请假扣薪、高昂路费甚至签证的难题。
网上有位身处国外的网友说:“代扫服务让我在清明夜能看着视频里的菊花落泪,这比对着空荡荡的日历自责要好。”
“远程尽孝”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感到无奈,更是数字时代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新变化。
当物理距离成了“思念”这份情意的障碍,就必须衍生出一种新的方式来传递,对于逝者的念想。
专业代扫绝非简单的“擦碑献花”,武汉某陵园的代扫流程包含15项标准化操作,让所有人看到,这个行业正在以专业模式兴起。
过去代祭只需献花鞠躬,如今衍生出“个性化定制”,比如有人要求将祭品摆成军功章形状,纪念参战老兵,有人委托朗诵逝者生前日记,还有家属寄来信件要求工作者念出来。
年轻从业者甚至开发出“记忆存储”服务,可以把家属留言刻进二维码,然后镶嵌在墓碑的角落。
对于可可的故事,有网友评论说:“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致敬。”还有人认为这个工作好,不用怎么跟人打交道,上班最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人。
更有网友直接留言询问还招不招人了,感觉自己特别适合这个工作。
可可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证明了这份职业的尊严和价值,她撕碎了“体面工作”的陈旧定义,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职业态度。
年轻一代正在用行动证明:职业的尊严,来自对生命的敬重,人生的旷野,容得下所有真诚的选择。
对于那些非议代祭服务工作者的人,有网友怒怼:“你怕的不是墓碑,是还没学会直面生命的真相。”
有人在敲键盘,有人在拧螺丝,还有人认真在墓碑前传递绵长的思念。
在3.8亿流动人口的当下,那些无法归乡的思念,那些跨越时空的孝心,都在可可擦拭的碑文里得到安放。
谁说年轻人吃不了苦?可可鞠躬百次,擦碑百次,用最虔诚的姿态重新定义了“体面工作”。
离开了文旅策划领域,可可的代祭职业也一样做得很好,她用行动证明:温暖也可以是,教会活着的人如何好好告别。
来源:红色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