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冯春明,1952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清华美术学院曾受教于张仃、吴冠中等名家,擅长中国画及书法,主攻山水,以画民居及古建筑著称,尤擅长中国古典建筑及石栏楼阁、茅屋瓦舍、小桥流水。其画作既有田园野趣之幽雅,又有古城古貌之风韵,形成
艺 术 简 介
冯春明,1952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清华美术学院曾受教于张仃、吴冠中等名家,擅长中国画及书法,主攻山水,以画民居及古建筑著称,尤擅长中国古典建筑及石栏楼阁、茅屋瓦舍、小桥流水。其画作既有田园野趣之幽雅,又有古城古貌之风韵,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绘画风格。
现为:
中国国学书画院院长
中国华艺书画院院长
中国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产业联合会副主席
北京对外友好联谊会理事
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客座教授、导师
艺 术 成 就
其优秀作品曾多次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国家级文化艺术单位主办的全国美术大展并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等各大场馆及国内外展出。并在人民画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报、装饰,中国画年鉴等国内处几十种刊物上发表并有十几家媒体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春色又绿江南岸》《江南春色》《长城万里尽朝晖》等国画作品悬挂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中南海、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地铁等单位,并被中南海首都机场、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圆明园等国内外艺术团体、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 2012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以画笔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家冯春明)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 2013年人民画报海外版介绍其书画作品。
★ 2013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做(翰墨戏韵.画家冯春明)的专题报道。
★ 2016年人民画报以《冯春明的江南》为题做了报道。
★ 2016年入选第一届世界青少儿美术大赛评委。
★ 北京晚报2017.7,13以《春和景朋道春明》为题,详细报导其多年来的艺术历程。
★ 2017年受聘为《纺织之光》全国纺织行业书画作品展评委。
★ 2017年9月2日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专题片《冯春明的写意人生》。
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等单位授予当代优秀书画艺术家等称号,著有《家庭装饰艺术》《中国21名家书画集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并在全国发行。2014年组织中国华艺书画院与保定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救助贫困家庭和残疾儿童慈善书画义卖活动全国多年来多次参加各项慈善救助活动捐赠书画作品。
主要作品参展年鉴:
★ 2010年参加故宫建院85周年美术展。
★ 2011年参加亚洲艺术节中国画作品展。
★ 2012年參加中韩书画名家邀请展。
★ 2013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做了“翰墨戏韵一画家冯春明“的专题节目报道。
★ 2014年在韩国參加中韩艺术家联展。
★ 201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090水墨展。
★ 2015年参加中国艺术与财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
★ 2015年作品《江南水乡》參加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 2016年参加中国梦书画臻品暨《艺术天成》书画名家邀请展
★ 2016年参加美术报与台湾真琢美术馆书画联展。
★ 2016年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2016艺术名家邀请展。
★ 2016年参加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艺光华》艺术名家邀请
★ 2017年参加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美术日记作品展》
★ 2017年参加山水美术馆《中国梦书画臻品展》
★ 2017年参加在国家画院美术中心举办的清华美术学院《校友展》。
一、翰墨丹青始未了
诗情幻境忆江南
华夏民族多寄情山水,以抒胸臆。冯春明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青年时代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接受系统科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与审美情操。在近40年的艺术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一整套独到的创作理念。近年来作为一名“老北京”,冯春明没有表现壮阔悲壮的高山大水,而将视线投向江南水乡,书写他心中的精神家园。观其江南系列国画作品,感受有三:一是笔墨为先,写意精神为大,皆是书法用笔充斥其中;二是诗意缭绕,具有文学性带入感与想象力,观之作品很像画者要讲述一个故事,这故事或神秘、或幽怨、或凄婉,又或农人丰收;三是今人视角,形成当代审美趣味,画面不再是仙山楼阁,而是充斥着温郁优雅的生活气息; 四是是以中国画传情达意的艺术精神为指导,把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融合,从自然客观物象的外在美中抽离出独特个人符号语言,并且日渐臻熟。
二、东西调度为我用 ,
独具风骨自高格
艺术的进步就是多种文化民族碰撞、交互、吸收的过程。徐悲鸿、毕加索、马蒂斯都是融汇中西的大师。冯受教于张仃、袁运甫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多位艺术大家,接受了中西文化的调度安排,归纳化解为自己的艺术语言。首先,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安排。其次, 构成视角,装饰性语言充斥其中。第三是,西方色彩的融入,墨彩交融。“我画的就是“关系”,树木、山石、瀑是点、线、面与黑、白、灰的在外表现形 。”冯春明有感而说。
三、涉猎广博写胸臆
画作春泥也有情
冯春明涉猎极其广泛,自幼研习书画。先以红笔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他勤于艺事,心有丘壑,执着求索,坚持“外师造化”每到一处都掏出速写本写生,可谓是“搜遍奇峰打草稿”。回到工作室第一时间进行创作,观看他的创作过程不难发现,他通过勾线、皴,多次渲染染,然后再根据物像画理,画面所需,点够看似随意,实则高度理性精炼,一树、一草、一泉、一亭昂然笔端,早就了他心中有看似无意,一气呵成,胸有成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别有风味。通过书写性的笔触,在宣纸上慢慢流动,构建出颇有宋元风骨,又兼具时代审美特性的作品,逐渐形成了“冯氏江南”的绘画符号。
四、继往开来开古今
丹青点墨试成金
冯春明不光是一个颇有造诣的艺术家,同时他又是一个艺术组织者。
作为中国华艺书画院的院长,他周围聚集一大批艺术水平较好的书画家,她长年奔走于祖国各个角落,开展艺术交流,书画下基层活动,今年组织画院画家前往台湾进行书画艺术交流,用文化链接两岸,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春”色墨韵开 “明”月江南情。 作为一名艺术家,冯春明正在艺术的创作高峰期,正是出力作、出大作、出好作的绝佳阶段。可以断定凭着冯春明的大道挚真,勤学苦练,可以断定,他未来的艺术之高峰,定会再问鼎新的高度。
作品欣赏
来源:东岳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