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30日,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在京召开,长城汽车CTO吴会肖与大家分享了AI时代下,长城汽车如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维度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3月28日-30日,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在京召开,长城汽车CTO吴会肖与大家分享了AI时代下,长城汽车如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维度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过去一年,长城汽车在AI领域全面发力,基于SEE端到端智驾大模型,从保定六道口的NOA直播首秀,到行业首家挑战8D重庆智驾直播的车企,再到前段时间携“车位到车位”再战重庆的全网直播,我们一直在不断突破AI时代的智驾上限。基于Coffee OS 3智慧空间系统,我们从“好看、好用、好玩、好听、好聪明”全方位打造五好座舱,满足车内全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上车量产后经过6次版本迭代,Coffee OS 3不断进化,为用户提供双商在线的AI智慧空间体验。
占领智商高地,AI技术全面革新长城汽车拥有35年的造车经验,积累了得天独厚的数据优势,通过打造全链路AI知识体系,为企业研发和用户出行提供高阶知识服务。
通过搭建RAG知识架构平台,长城汽车打通了车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数据源,构建跨系统协同的智能问答中枢,支撑企业级复杂决策场景。
一方面,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造车全链路中产生的多模态知识打通,建立统一知识库,改变“知识孤岛”的困局。将隐性知识进行自动化归档与复用,有效将知识流失率降低30%。另一方面,基于RAG知识架构平台,接入行业优秀的大语言模型,打通垂域知识与开源知识,为企业和用户构建实时更新的世界知识体系,借助大模型的深度思考与推理能力,将以知识主导的智能决策能力真正赋能到用户出行中。
为了更好的发挥知识的价值,长城汽车自研大模型中枢平台,统一管理模型生态。一方面可灵活引入外部各类优质模型,另一方面能对自研算法实施统一管理。通过深度整合各类模型能力,实现智能落域与统一调度,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插拔、可进化、可成长的长城汽车 AI 模型生态体系,有力支撑 AI 大模型产品在企业智造与用户体验的快速落地和高效迭代。
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更适合“长城研发体质”的企业端AI智能体应用——“如影智能体”已经落地啦。以长城汽车自研模型为基础,如影引入外部优秀的模型生态,同时融合了集团内部的知识、数据和流程,能够依据工程师输入的内容,调用相应的工具来执行和处理各式各样的工作任务。可精准解答专业疑惑、快速获取行业资讯,还具备代写文案、创意绘图、实时翻译、流程处理等能力。比如工程师在接收到“汽车自动大灯为什么不亮”的问题时,如影可以快速调取相关问题的历史记录,并将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输出给工程师。
长城汽车在AI领域不断加码,技术的全面革新有力地推动了用户体验的全新升级。
在智能空间域,长城汽车打造出全栈自研、智能进阶、生态开放的 Coffee OS系统新成员——AI子系统。长城汽车能快速的在端侧集成部署 DeepSeek 体验版,就得益于这个子系统新成员的前期建设。AI子系统能够综合调度算力资源,统一接入多模态感知,管理多个大模型与智能体,支持AI产品快速上车;还具备跨平台和跨系统部署能力,能够让后续更多的车型、也就是更多的用户享受到AI技术带来的体验革新!
在智能驾驶域,Coffee Pilot Ultra 再进化,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正式迈入“车位到车位”时代。今年2月在“8D山城”重庆开启的“车位到车位”智驾直播,就真正做到了“上车就能开、去哪都好开”。用户在起点车位一键开启智驾,车辆能够根据导航路线,驶出起点车位、自主巡航、驶达终点并泊入车位,实现了停车场、内部路、公共道路的全场景覆盖和全路段连接,真正做到一键直达、全程智驾。
基于多模态感知融合与人机协作进化的技术理念,具身智能开始在长城汽车企业端与产品端的研发落地。一方面,具身智能赋能企业智能制造,能够拆解复杂任务、高效协作、自主学习,提高生产效率,把控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具身智能赋能用户出行,与实际场景结合,进一步打通车端感知-决策-执行的场景服务链路,让AI服务真正能够看得到、摸得到、能交流。
AI时代下用户体验与服务体系的重塑依靠的绝非一家之力,长城汽车一直坚持核心能力自研+生态开放,期待与优秀的合作伙伴携手,全面开放知识生态、算法生态、算力生态,打造AI时代的“朋友圈”,为用户提供可选择、可成长、全场景的AI出行体验。
来源:长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