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迁徙路线是这样的——(父)云南百石岭人 + (母)欧洲海德堡人=(子)欧洲尼安德特人。简化公式:(父)滇百+(母)欧堡=(子)尼人诞生。
按:老话讲“看问题要全_面。”欧洲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很可能是中囯古人类的欧洲裔支!
他们迁徙路线是这样的——(父)云南百石岭人 + (母)欧洲海德堡人=(子)欧洲尼安德特人。简化公式:(父)滇百+(母)欧堡=(子)尼人诞生。
源点:云南百石岭遗址人群,80万年前发明的石器技术,辗转传入西亚、欧洲。以法囯小地名命名,即30万年前“尼人”莫斯特文化。
中点:内蒙大窑遗址,约60万至1万年前。今天阴山脚下,眼前是畅通无阻的亚欧大草原。中囯古籍记载的北方牧民大的西迁就有20多次。
终点:欧洲尼人30万年前已经播迁到了北非、中东。并:北非摩洛哥出土16万年前现代智人下颔骨、12万年前鹰爪饰品,或即尼人杰作。
特征:尼人适应炎热雨林进化来。常年面临大威胁是:潜伏在水源地,袭击缠杀猎物的大蟒蛇;部分是鳄鱼。故欧洲传统是Dragon四爪蛟龙。
青藏高原东南麓,云南大理就是这样的气候条件。提醒一点:植物种群一样得适应冰期暖期交替。
鹤庆县龙潭遗址约6万至5万年前,当时是开阔的森林和草原交错。岭南石山很多,荒漠化古今常见。
欧洲尼人/中囯蛟人暨五龙氏族群,是伏羲女娲78世孙,虞舜家谱记载。北京山顶洞人约3.5万年前,房山区气候湿热居然如同今天海南三亚。
尼人石器绝活称为“基纳技术”,一句话概括:千方百计让刃部保持锋利。出于蟒蛇缠绞、鳄鱼死亡翻滚的狩猎方式,利刃反击尽力自救。
中囯蛟人/欧洲尼人匠心打造的薄刃斧,很好用的【飞斧掷杀】和【近战劈砍】武器。但在北方不好用,虎狼豹熊等都是敏捷瞬杀猎物。
欧洲尼人/中囯蛟人体质进化于湿热雨林环境,在末次盛冰期约1.8万年前,没能扛住就此消亡。故偏热带南岛群岛人群携带尼人基因较多。
图片侵删,师友们都怎么看?
来源:陶文上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