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芒果台这回玩脱了!他们想给赵露思搞个"浴火重生"的人设,学之前《灿烂的花园》的治愈路线,搞了个《小小的勇气》综艺。宣传说赵露思不拿钱、不化妆、不按剧本演,想让刚病好的女明星和贫困山区互相治愈
芒果台这回玩脱了!
他们想给赵露思搞个"浴火重生"的人设,学之前《灿烂的花园》的治愈路线,搞了个《小小的勇气》综艺。宣传说赵露思不拿钱、不化妆、不按剧本演,想让刚病好的女明星和贫困山区互相治愈
赵露思团队这波操作早露馅了!
他们从2024年底就开始在微博、抖音上天天发赵露思生病的视频——要么是躺在医院量体重只有70斤,要么是吃药手抖打翻水杯。医生都看不下去,说她这病好得比感冒还快,一个月前还坐轮椅,转眼就能活蹦乱跳录综艺。说白了就是硬凹"病弱美人"人设,给后面的综艺《小小的勇气》铺路。
在土墙斑驳的藏族民居里,赵露思掏出ipad展示7岁时的影楼艺术照,询问赤脚女孩:"你拍过这种吗?"。这个动作被网友解构为"降维打击":她展示的不仅是照片,更是都市中产家庭年均2万元的艺术教育投入,与藏区家庭年均收入不足8000元的残酷对比。当节目组将孩子茫然的面部特写与赵露思的甜美笑容并置时,弹幕涌现"晋惠帝现代版"的尖锐批判。
面对五代制鞋的藏族老匠人,赵露思在镜头前抛出灵魂质问:"手艺失传是不是因为您太自私?"。这种精英视角的归因逻辑,完全无视高原村落的人口流失现实——当地35岁以下青年外出务工率达83%,留守老人面对的不是技艺传承的道德选择,而是生存与消亡的物种困境。
非遗传承人洛桑在抖音反击:"收徒要先看心性,不能把百年技艺交给贩子",获得12万点赞的民间声援。
拐杖认知暴露的文化断层"我以前觉得拐杖是权威象征,剧组都拿来当道具呢"——赵露思这段笑着自曝的童年认知,在医学论坛引发严肃讨论。北京协和医院康复科主任指出,我国6100万肢体障碍者中,68%因经济困难无法配置专业辅具。
当明星将医疗器具异化为时尚单品时,弹幕飘过"建议镶钻拐杖走戛纳红毯"的辛辣讽刺。
家庭叙事的记忆篡改节目中的"原生家庭创伤"讲述出现戏剧性反转:赵露思哽咽回忆"父母从没偏爱过我",却被网友扒出2022年其母支付300万违约金解约、父亲剧组探班21次的温暖往事。明星们疯狂消费自己的悲惨故事,正好撞上了专家们痛批"靠卖惨赚钱"的风气。
研究者发现,明星在综艺里哭诉家庭矛盾、拿父母兄妹当谈资,本质上就是把亲人关系变成流量密码,玩的是"拿家事换钞票"的新套路。
苦难美学的认知扭曲在最具争议的悬崖采松茸桥段,赵露思将孩子们日均5小时的危险攀爬浪漫化为"好酷的冒险"。这种中产视角的苦难解读,与《甘孜州儿童安全白皮书》形成荒诞对比:该地区近五年累计37起儿童坠崖事故,当地教育局正在推行"危险路段集体护送制度"。
当生存刚需被异化为都市奇观,弹幕中的"何不食肉糜"已升级为"何不跳悬崖"的愤怒声浪。
赵露思团队想靠"生病后做公益"来洗白翻车,结果被网友狠狠打脸,主要是因为他们犯了三个致命错误:第一,没料到年轻人现在最烦明星秀特权;第二,疫情过后大家早看腻了卖惨营销;第三,不知道现在的观众个个都是"显微镜追星",能把综艺里每个镜头都扒得底朝天公益异化的商业逻辑
节目组把藏族村寨包装成"明星洗白专用景区",本质上就是拿少数民族文化当动物园展览。老手艺人的皱纹被拍成文艺大片,其实和看古董上的包浆没区别;孩子们生冻疮的手成了明星抹眼泪的摆拍道具——这种靠消费别人苦日子赚眼泪的把戏,跟拍野生动物纪录片似的,把做慈善搞成了居高临下的施舍秀。娱乐圈文化贫困的显影
现在娱乐圈造星就跟工厂流水线似的,光顾着刷数据、买热搜,压根不培养明星的文化底子。你看赵露思闹的笑话——以为拐杖是装酷用的、把古代才女李清照说成民国人,这可不是她一个人犯傻,而是整个行业"只要流量不要文化"的恶果。就连明星粉丝站的小编都能把"莘莘学子"念成"辛辛",简直离谱到家了!北师大教授都看不下去,直接开骂:"娱乐圈快成文盲聚集地了!"
1.明星考核新规矩:
现在明星做公益不能光靠摆拍作秀了,得先参加"公益上岗考试"。就像考驾照需要练车,明星得完成至少200小时的下乡体验,还要学习怎么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韩国有个综艺叫《接地气的绅士》,要求明星必须学会当地方言、在社区做满半年义工才能出镜,这种"先体验再表演"的模式值得学习。
2.节目制作要真实:
别再让导演组用剪辑操控观众了!BBC拍《人类星球》时用了双线拍摄:明星组和素人组各自记录,这样既能保留明星视角,也能看到普通人的真实反应。央视现在搞的"第三视角直播"更狠——让山区孩子自己拿手机直播,节目组没法再故意拍他们脏兮兮的小手来博同情。
3.平台不能只认流量:
短视频平台得改算法,不能什么吃灯泡、喝油漆的猎奇视频都推。法国人早就规定,算法必须给有文化价值的节目加分,像《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种优质内容,系统会自动增加30%曝光量。咱们也该建立"内容健康值"评估,把低俗网红直接限流。
当赵露思在帐篷里纠结"私人空间"时,藏族老妈妈正忙着给一大家子揉青稞面。城里人矫情的烦恼和山里人踏实的日常,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碰不到一起。
要找到真正的共情,得看看那位做藏靴的老匠人——他布满裂口的手摸着新纳的鞋底说:"只要还有人穿我打的靴子,山神就永远在这片山头转悠。"这种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活法,比明星在综艺里设计的"勇气剧本"实在多了。
就像研究老百姓生活的项飙教授说的:"共情不是站在高处施舍眼泪,而是蹲下来听听别人怎么过日子。"当拍综艺的不再拿山区当背景板摆拍,而是跟着老乡学揉糌粑、听匠人讲每道鞋纹的故事,那才是真勇气的开始。
本文完!
来源:歪猫混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