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2岁女孩对着镜头扭胯时,你永远不知道成年人在评论区写下什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9:15 1

摘要:屏幕前,一位初中女生对着镜头眨眨眼,轻声说道。评论区瞬间沸腾,成年男性的留言如洪水般涌来:"老婆好可爱"、"从小培养"、"腿真细"……短短几分钟,点赞数已超预期。

"1500赞,就把裙子撩高一点。"

屏幕前,一位初中女生对着镜头眨眨眼,轻声说道。评论区瞬间沸腾,成年男性的留言如洪水般涌来:"老婆好可爱"、"从小培养"、"腿真细"……短短几分钟,点赞数已超预期。

而这样的景象,正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疯狂蔓延。

我只想问大家一句:当我们的孩子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时,作为家长、平台和社会,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

数字童年的异化

近日,一组未成年人跳"擦边舞"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镜头中,身着超短裙的女孩对着镜头扭胯,稚嫩的脸庞配上成人化的动作,让人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不适。更令人揪心的是,评论区充斥着"老婆"、"从小培养"等字眼,刺得人眼睛生疼。

南都调查发现,小红书、快手等平台活跃着大量未成年"小网红"。她们穿着吊带露脐装跳热舞,将校服改造成"辣妹装",甚至有人接"代跳"业务,明码标价提供软色情视频。调查显示,近四成网友曾刷到未成年人擦边内容,而部分平台算法为追求流量,正将这类视频推送给更多用户。

"妈妈,我想买那种吊带裙,直播间的人说会打赏我很多礼物。"广州林女士的女儿小雯(化名)最近迷上了直播,当妈妈查看直播记录时,惊出一身冷汗——11岁的小雯在镜头前模仿网红跳"擦边舞",评论区全是成年男性的不当言论。

这已不是个例,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现状。

"孩子,你的这个视频涨粉好快,再多拍几个吧!"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成了孩子"出位"的推手。那个10岁女孩的账号疑似由妈妈运营,当有人质疑"孩子懂这些动作含义吗",家长竟回应"这是艺术"。艺术的边界在哪里?用童真换流量的行为,已经越过了道德的底线。

平台算法则构建了一个"电子罂粟田"。有用户直言"多推未成年人跳舞",算法立刻心领神会。这种"高点击量-高推荐量"的闭环,形成了恶性循环。专家将此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但这些孩子不是货币,是活生生的人!当"举牌"、"代跳"形成灰色产业链,平台赚着带血的钱,与拉皮条又有何异?

2022年9月,一名化名杨晨曦的未成年少女在社交平台发布"求举牌"文案。这种交易模式是在身体隐私部位写上买家定制的内容,价格仅需3-20元。令人震惊的是,很多未成年博主并不认为这有何不妥,因为"很轻松就能挣到钱"。

更可悲的是,成年人的围观与纵容。评论区里"从小培养"的龌龊玩笑动辄破万点赞,那些喊"爱看"的人,与围观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主有何区别?

14岁的阿玲(化名)是湖南某乡镇中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拥有2万粉丝的博主。她的主页几乎清一色"纯欲风"自拍及扭胯舞蹈,评论区充满直球表白。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关爱的阿玲在学校是个"小透明"。但在平台上发布视频收获的点赞和私信,却给了她存在感:"至少在这里,我感觉自己还活着。"

这种情感需求的扭曲表达正在吞噬一代人的童年。有MCN机构负责人透露,平台流量越来越向"擦边内容"倾斜,穿得少、动作露骨的视频,播放量比普通作品高出10倍。

一位未成年博主视频标题写道:"怎样才能引起你的关注?"镜头里,她身着洛丽塔风格裙装,双手慢慢将裙摆往上撩,引诱观众继续观看。这个视频的观看量达到惊人的5421.6万,点赞数高达5.1万。这是流量的狂欢,也是童年的葬礼。

"我不想上学了,做主播比较容易赚钱。"14岁的小美(化名)对父母说出这句话时,已在某平台积累了3万粉丝。她的父亲崩溃地发现,女儿的价值观严重扭曲,认为博取关注就能获得认可和收入。

儿童心理学专家警告:过早接触成人化内容会导致儿童认知发展紊乱,自我认同混乱,甚至引发严重心理问题。更危险的是,这些内容可能吸引不良人士接触未成年人,埋下安全隐患。

小美的父亲痛心地写道:"我们拼命工作,就是想给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可现在,我女儿在陌生人面前扭腰摆胯,叫那些人'爸爸',就为了几块钱的虚拟礼物...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这位父亲的困惑,或许是千万家长的共同声音。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再假装岁月静好。那些视频里的孩子,可能是你邻居的女儿,可能是你同事的妹妹,甚至可能是你未来女儿的同龄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停止围观。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评论、每一次转发,都是对这种内容的助推。其次,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上网行为,教会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最后,积极举报不良内容,大多数平台都有专门的举报通道,公众的监督力量不容小觑。

杭州的张女士发现12岁的女儿模仿网红跳舞后,没有责骂,而是带她去了舞蹈学校。"与其禁止她跳舞,不如引导她正确地表达自我。"现在,她女儿迷上了芭蕾,对网红舞蹈不再感兴趣。

平台也应承担责任。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专项整治未成年人"擦边"内容,关停相关账号1.2万个。但治本之策,是平台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调整算法推荐逻辑,而非一味追求流量。

202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农村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比例高达84.1%,城市未成年人也有81.7%。这样的数据意味着,短视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网络文化环境是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资源,一旦污染很难恢复。

真正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是在阳光下奔跑的笑脸,是为了知识而闪烁的眼睛,是纯真无邪的好奇与探索。

比起点赞数和打赏,一个阳光下的大笑,才是童年最动人的模样。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不被异化的纯真童年。

来源:烂俗的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