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弟子纷纷叛逃、塌房,这一次郭德纲的步子迈大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20:40 1

摘要:昔日的德云社为何屡屡爆出丑闻。门面的相继离开是否预言了德云社的今后走向。相声演员的纷纷转行郭德纲真的脱得了干系么?2006年,德云社在相声界无疑是一块极为成功的商业招牌。一场商演便可斩获30万元的票房。这样的成绩在当时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流量担当了。郭德纲凭借对传

昔日的德云社为何屡屡爆出丑闻。

门面的相继离开是否预言了德云社的今后走向。

相声演员的纷纷转行郭德纲真的脱得了干系么?

2006年,德云社在相声界无疑是一块极为成功的商业招牌。

一场商演便可斩获30万元的票房。

这样的成绩在当时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流量担当了。

郭德纲凭借对传统段子的改编,使一些著名作品登上央视舞台。

打破了“相声灭亡”的谣言。

甚至在德云社发展的巅峰时刻,它拥有9个分社。

四百余名相声演员。

一年之中,商演的场次竟超3500场。

受众群体由老年群体延伸至年轻群体。

德云社的成功,也成为了不断扩张的底气。

在2013年,德云社首次进行跨国演出。

在墨尔本成立了德云社分社。

一些周边品牌例如,红事会、德云华服也卖至脱销。

除了线下市场,郭德纲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甚至开始转化线上市场。

总之未来发展一片坦途

然后从今年天津卫视相声春晚的演播率来看。

今年相声在春晚同时段演出仅仅排名29名。

抛开传统媒体自身的限制。

剧场的负责人也曾透露,

2023年线下演出的收益就已经出现同比下滑的趋势。

同比下滑高达百分之18。

而影视作品《德云瓦舍》的豆瓣评分也只有4.7分。

这种种迹象表明德云社的发展在逐年走下坡路。

已经遇到了创作瓶颈。

从之前的百分之84已经跌至百分之37。

内容是相声的根本要素,一旦原创度降低。

可想而知今后德云社的发展会多么艰难。

人才的流失,也将是德云社面临问题的重要因素。

德云社初见端倪还得从2010年,曹云金的离开说起。

曹云金乃德云社早期成员中的一员。

可算作是“云”字科的子弟。

其也算是郭德纲的得意门生。

在德云社最难的时候,也是曹云金与李箐等弟子共同支撑。

陪伴德云社一起进步。

即使郭德纲陷入舆论危机时,曹云金也从未想过离开,

充满了江湖义气。

曹云金与郭德纲两人被称为最佳搭档。

但好景不长。

2010年,德云社开始加速发展后,

郭德纲要求演员签订长达15年起的长期协议,月薪为5000元。

禁止接私活、禁止从事与相声无关的行业。

可能郭德纲也是从德云社长期发展考虑,

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留住人才,专注相声行业的发展。

但是初心是好的,方式却错了。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事物都要从事多样化发展才能更加长远。

我想,曹云金大抵也有此想法。

不想拘泥于某一行业,想突破本身行业局限,

在不同领域多做尝试。

不同的职业发展理念,注定预示着这对师徒感情的破裂。

同年8月,两人在郭德纲的生日宴上借酒撒泼。

彻底撕裂了师徒两人最后的体面。

郭德纲视曹云金为“欺师灭祖”的罪魁祸首。

而曹云金控诉郭德纲“阻碍自身发展”。

就这样曹云金在德云社销声匿迹了。

曹云金的离开仿佛打开了德云社离职先例。

紧接着何云伟、李箐等骨干都相继出走。

人才的流失对于德云社来说是一大损失,直接影响了德云社的发展。

而后郭德纲似乎也在反思自己的经营方式。

开始了转型发展。

骨干的出走出现了很多新的潜力股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张云雷演绎的那曲经典的《探清水河》。

使年轻女粉丝一度上涨至百分之70。

尝到甜头的的德云社正式开始了饭圈化的转型之路。

在表演相声的过程中纷纷使用“小哥哥、小姐姐”饭圈词汇。

这样的经济效益也给郭德纲带来了新的商机。

2020年,郭德纲开始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突破3.75亿。

同时期一些专业的相声演员也开始涉猎不同领域。

比如岳云鹏的单部综艺片酬破千万,张云雷的单曲播放量破亿。

这种转型的尝试确实给德云社带来了新的转机。

但有利就有弊。

饭圈化的冲击,带来的就是观众对于演员本身出现了探索心理。

跳出相声本身的范畴,开始关注演员的其他生活。

而在大家的深扒之下,不少演员也出现了私生活恶劣的负面舆论。

而德云社也在内部推出了“艺德积分制”。

将学员的个人行为、综合素质纳入考核之际。

当演员的身份变为明星后,他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时也为德云社自动除名了“陈霄华”等劣迹演员。

演员也会陷入身份焦虑。

当张云雷在台上演唱《探清水河》时,屏幕满屏都是“哥哥好帅”,

让人不禁怀疑这是演唱会还是相声专场。

如何在流量和专业之间寻求平衡,这也是德云社正在经历的。

如何将演员个人的重心转为相声技艺。

既然要培养既会相声又会演戏的复合型人才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深耕相声专业能力,同时培养个人才能。

如今流行沉浸式相声,要想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手机转向屏幕。

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

郭德纲历经大起大落后对于德云社今后的发展方向,依旧不断尝试。

他的一念之间可能就会带领德云社开始全新的尝试。

但稍有不慎可能还会出现之前的师徒风波。

所以未来的发展到底何去何从,不仅是郭德纲一个人的事情。

更关乎传统技艺的未来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沉浸于手机短平快的节奏,

忽视了传统媒体带来的沉浸观感。

一壶热茶、一碟瓜子,让观众收获一个充实的下午。

希望这种方式在今后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

褪去了光环的德云社面对人才的转型和流失该如何应对呢。

相信在今后郭德纲的改变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画面。

来源:娱乐圈扒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