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孙正清源,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9:45 1

摘要:今日看到【孙正清源】写的《昆仑策作者是真分不清爱国主义与爱国流量生意还是别有目的?》文章后,睡不着觉,头脑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

今日看到【孙正清源】写的《昆仑策作者是真分不清爱国主义与爱国流量生意还是别有目的?》文章后,睡不着觉,头脑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

因为【孙正清源】把“爱国主义"这潭水搅浑了。如果我不写一篇文章以正视所的话,那么有些人真敢分不清“爱国主义"与“爱国流量生意"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一、请问,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

在【孙正清源】的文章中,他这样写到:

如果网上有一两个人分不清爱国流量生意和爱国主义的区别,我们还可以把这种现象认为是认识出了问题,毕竟人的认识有高低。有的人认不清事实的本质,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当昆仑策的作者接二连三的出来混淆概念,把喊爱国口号骗取流量的行为与“爱国生意”混为一谈的时候,只能充分说明,昆仑策的这些作者并不是认识出了问题,而是屁股坐歪了。

说句良心话,我活了这么大,还没有想过“爱国主义"还可以做生意,而且是做流量生意。我看司马南的视频节目多了,从来没听司马南讲过爱国可以做生意,他讲的话是那么正能量,那么的正义凛然,那么的激情澎湃,那么的切中时弊,击中要害,那么的直击人心,叩人心弦。每次听他的话,大家都感到他说的话接地气,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与大家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爱国主义还可以做生意,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现在,既然【孙正清源】提出这个问题,请问,做“做生意"究竟对不对呢?

爱国者能不能做生意,爱国者能不能挣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当昆仑策的陈先义张志坤草平等人,打着宣传爱国主义的旗号,故意把只喊口号不做实事的流量骗子,与爱国主义当作一回事,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他们故意把爱国行为与喊口号混为一谈,是不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对国家有利的事,也像司马南一样盯着国家税收利益,随时准备损公肥私?

说到这里,孙正清源故意混肴了两个概念:“喊口号不做实事”与“爱国行为"的区别,进而得出“司马南是流量骗子"这个结论。

针对于孙正清源对司马南的“只喊口号不做实事"的结论,网友们在评论区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有个网友首先反问:宣传爱国主义思想,难道不是实际行动?

另外一个人回应:空谈误国,偷税盗国!喊口号空谈,盗国是行动。

在这里,他巧妙地避开孙正清源提出的“喊口号不干实事"的问题,同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空谈"并且“误国"。

还有一个网友反问到:喊爱国也成为虚无的口号,现在到底喊什么口号才算真心爱国呢?应该去喊,我发财,我爱国才对吗?

孙正清源回应说:

喊什么是你的自由,只要你不是用喊口号骗人就行。

这时候,我感觉孙正清源已经分寸大乱了。他说“喊什么是你的自由”,我想问你,你喊“推翻中国政府”的反革命口号也行吗?可见,孙正清源已经荒唐到什么地步了。

到现在,许多人可能对“只喊口号不干实事”存在误解。那么我就拿他举的陈嘉庚爱国一事加以说明。

当年为了支持全民抗战,抗战时期提出一句著名的口号:有钱者出钱,有枪者出枪,有力者出力,共同抗日。

是啊,爱国华侨陈嘉庚本来就是实业家,人家捐钱捐物是爱国,普通百姓无钱无势,出力参军打仗也是爱国吧?还有毛主席,没钱可捐,人家著书立说,办学讲课,就是【孙正清源】所说的“喊口号”,就不是爱国抗日行为了?

我搞不懂,有些人故意把写文章搞宣传说成是“喊口号”,把水搅浑,并与刻意与实际参军抗战或捐款捐物行为相切割,到底是为什么?

另外,笔者还想问一句,你孙正清源不是也经常写文章搞宣传,那么你是不是也是你自己所不耻的“喊口号"行为?只不过,司马南喊的是爱国口号,而你孙正清源又喊的是什么口号?用不用翻翻你的个人主页?

最后笔者再问一句孙正清源,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爱国?

二、司马南是怎么把“爱国主义“做成“流量生意"的

孙正清源口口声声说,司马南是流量骗子。那么司马南又是怎么成为孙正清源眼中的流量骗子呢?

这首先要搞清流量生意产生的前提。

流量本来不是生意,是资本家把流量变成生意的。

当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资本为了吸引续者上网阅读文章,获取信息,提高互联网平台的使用率,开始用少量的金钱回馈读者,吸引大量人群向互联网集中,于是点击量,阅读量等数据成为考核网络作者的指标之一。这样流量就诞生了。亳无疑问,司马南就是互联网平台流量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但是光有流量,没有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吸引不了读者。比如说【孙正清源】,他也是与司马南一样的互联网作品创作者。但是仅靠他的作品内容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而司马南呢?依靠宣传老人家思想,传播红色文化,为普通百姓说话,很受大家的欢迎。于是他的粉丝不断往上涨,几年之间就拥有了几千万粉丝,不少人成为他的铁粉。这样一来,他与【孙正清源】就拉开了距离。

【孙正清源】说,司马南是流量骗子,这首先说明司马南的节目内容很受欢迎,支持人家的多啊,大家普遍认同他,欢迎他,成为了他不离不弃的粉丝。这从一个方面讲,司马南是先爱国,先宣传老人家思想,传播正能量,才成为流量明星的。如果真要做流量生意的话,首先得有相当可观的流量。

我们再来看【孙正清源】,对于平台推出的流量政策,你【孙正清源】不享受吗?你不是也有两、三万粉丝吗?至于你与人家司马南动不动就上千万粉丝相比,显然是少了许多。那么你就不问问自己的粉丝为什么这么少?大家不支持你的思想观点,在评论区反驳你的观点,比如说混肴“喊口号"与“爱国行为"的概念,不断突破大家的认知底线,遭人反感是主要原因。

通过【孙正清源】攻击司马南做流量生意这件事,我明白一点,司马南做的大部分工作是“思想传播",而【孙正清源】呢?头脑里想的全是“流量生意"。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你【孙正清源】做的节目没有人家司马南做的好,没人支持你,扯什么流量生意?

致于司马南偷税漏税问题,我们也反对司马南这样做。

在《我们反对司马南的偷税漏税行为,更反对有些人的爱国妖魔化言论 》一文中,我们这样说到:

就比如说偷税漏税,说难听些,叫“偷税漏税",说好听些叫“合理避税”。也就是私人讨国家便宜。

这事只有在司马南一人身上发生吗?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据笔者观察,有些企业在给员工发工资、奖金时,为了避免交个人所得税,都会分次发放,这样就避开了交纳所得税。

不交所得税很光荣吗?不光荣,国家税法规定偷税漏税要负法律责任。但是现在,有股不正的风气,那就是你不会讨公家便宜便是没本事的表现,有时还会被人看不起。

正是这种扭曲的心理,使得许多人对于偷税漏税既怕又爱,忐忑不安的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谁有偷税漏税行为,就是一抓一大把,别人一告一个准。

问题是司马南本人,你既然疾恶如仇,痛恨社会的不良风气,自己就不要去犯。做到正人先正已。凡事先从自己身上开始。

可惜的是,司马南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复杂"的那种。既正义凛然的鞭挞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又沾沾自喜地讨些公家的小便宜。人的两面性他全占了。结果被人发现,闹到了极端被动,被人口诛笔伐的地步。

文章写到这里,思想健康的人总该弄明白了吧到底“什么行为才是爱国行为”这个问题了吧?

来源:市场经济思考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