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日,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能恒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83.73万元,同比增长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281.34万元,亏损有所收窄,去年同期为 -12,818
2025年4月2日,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能恒信”)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83.73万元,同比增长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281.34万元,亏损有所收窄,去年同期为 -12,818.4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85.5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318.13万元大幅增加4,621.96%。
营收微增,净利润亏损收窄
营业收入
2024年,潜能恒信实现营业收入48,583.73万元,较上年的48,056.15万元增长1.10%。从业务构成来看,油气开采业务收入为47,140.39万元,占比97.03%,同比增长0.23%;石油勘探技术服务收入1,022.06万元,占比2.10%,同比增长2.49%;租赁收入421.29万元,占比0.87%,同比大增1,362.80% ,主要源于固定资产租赁收入的增加。尽管整体营收实现增长,但增幅较小,公司业务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营业收入合计48,583.7348,056.151.10%分行业油气开采47,140.3947,030.100.23%石油勘探技术服务1,022.06997.252.49%租赁421.2928.801,36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281.3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12,818.40万元亏损收窄58.80%。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勘探开发加快投入带来的油气资产折耗等开采成本和勘探费用增加、公司借款金额增加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公司仍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需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
项目2024年(万元)2023年(万元)本年比上年增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1.34-12,818.4058.80%扣非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432.10万元,去年同期为 -12,912.13万元,亏损收窄57.93%。扣非净利润的亏损收窄,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核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32.10-12,912.1357.93%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为 -0.17元/股,较去年同期的 -0.40元/股增长57.50%。这主要得益于净利润亏损幅度的收窄,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提升,但仍为负值,对投资者的回报造成不利影响。
项目2024年(元/股)2023年(元/股)本年比上年增减基本每股收益-0.17-0.4057.50%扣非每股收益
扣非每股收益为 -0.17元/股,与基本每股收益相同,去年同期为 -0.40元/股,同样呈现亏损收窄态势,反映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盈利。
扣非每股收益-0.17-0.4057.50%费用有降有升,研发投入持续
费用整体情况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有所变化,管理费用为10,331.13万元,较上年的20,493.35万元大幅下降49.59%,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部分暂时资本化的相关钻井勘探支出根据勘探进展计。这表明公司在管理成本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项目2024年(万元)2023年(万元)同比增减管理费用10,331.1320,493.35-49.59%各项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报告中未单独披露销售费用相关数据,可能公司在销售环节的投入相对稳定或占比较小,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管理费用:如前文所述,管理费用大幅下降,这可能得益于公司优化管理流程、精简人员或合理控制开支等措施,对改善公司利润状况起到积极作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2,856.90万元,较上年的957.39万元增加198.41%,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随着公司借款金额上升,利息支出相应增加,给公司带来一定财务压力,需关注公司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财务费用2,856.90957.39198.41%研发费用:研发投入金额为603.9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4%,较上年的923.12万元下降34.57%。公司研发项目包括基于瞬时频率的风化壳厚度地震预测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数据去噪技术等,虽研发投入减少,但仍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2024年2023年变动比例研发投入金额(万元)603.97923.12-34.5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4%1.92%-0.68%研发人员情况
研发人员数量为20人,较上年的24人减少16.67%;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2.22%,较上年的26.67%下降4.45%。从学历结构看,本科12人,较上年增加1人;硕士7人,较上年减少4人;大专1人,较上年减少1人。研发人员的变动可能对公司研发进度和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需关注公司后续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研发人员数量(人)2024-16.67%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2.22%26.67%-4.45%研发人员学历本科(人)12119.09%硕士(人)711-36.36%大专(人)12-50.00%现金流表现分化,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显著
现金流整体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4,385.53万元,去年同期为 -318.13万元,大幅增加4,621.96%。主要原因一是本期原油开采产量增加、销售收入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二是本期收到上期末垫付的生产作业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改善,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增强,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85.53-318.134,621.9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066.7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52,699.04万元减少23.47%。主要因本期勘探及开发生产作业产能建设工作开展,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反映公司在积极推进业务扩张和项目建设,但也需关注投资的合理性和未来收益情况。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066.73-52,699.04-23.4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14.6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4,505.68万元增加121.64%。主要原因包括本期收到控股股东借款以及本期银行贷款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大幅增加,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但同时也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和财务风险。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314.6824,505.68121.64%现金流对公司的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增长是积极信号,显示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和销售回款情况良好。然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意味着公司面临一定资金压力,若投资项目不能按时产生预期收益,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筹资活动带来的资金虽可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但需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控制债务规模,以降低财务风险。
风险与挑战并存
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在境外开展业务,可能面临所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化以及经营环境不稳定等风险,影响境外应收账款回收,对整体经营和盈利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公司采取加大对海外子公司管理、要求交易对方提供抵押物担保等措施,但仍需密切关注境外经营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油价波动影响油气行业景气度和公司传统油田服务业务。公司虽计划根据油价走势统筹部署勘探开发节奏,甚至探索利用金融工具对冲油价波动,但油价的不确定性仍给公司经营带来挑战,需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管理。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油气改革深入,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公司传统服务业务竞争加剧,区块运营也面临更多对手。公司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核心技术竞争力,以“低成本、高质量”的区块作业经验和成果树立独特地位。
重大合同风险
公司多个合同区存在风险,如智慧石油在部分合同区承担全部勘探费用,若未发现油(气)田将形成损失;合同区油气资源预估存在不确定性,实际资源量需根据勘探结果确定;海上作业还面临环境因素风险、安全环保审批风险等。公司需加强合同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管理层薪酬情况
董事长薪酬
董事长、总经理周锦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6.21万元,与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职责相关,其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其他高管薪酬
副总经理张卉、于金星、侯伯楠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72.24万元、83.54万元、71.15万元;财务总监布艳会为71.29万元。高管薪酬与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和个人业绩挂钩,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公司发展。
姓名职务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周锦明董事长、总经理116.21张卉副总经理72.24于金星副总经理83.54侯伯楠副总经理71.15布艳会财务总监71.29潜能恒信2024年虽在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方面表现亮眼,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且面临多种风险挑战。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控制成本、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投资者在关注公司发展机遇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潜在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