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注意防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8:59 1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

四月是人们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但同时又春雨连绵、气温变化较大

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注意防范手足口病狂犬病

布鲁氏菌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预防措施

(1)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2)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3)关注儿童体温变化,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居家观察,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

(4)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黏膜传播。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有效预防。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尤其不要逗弄、激惹犬、猫等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

(2)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 兽用狂犬疫苗,并办理合法养犬登记,外出时使用牵引绳。

(4)高风险职业者(如兽医、动物饲养员)建议提前接种暴露前预防疫苗。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

预防措施

(1)要到正规羊场购买羊只,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

(2)饲养家畜要圈养,人畜分居,避开水源,不要散养和混放。对饲养过牲畜的场所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3)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清洁圈舍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经常消毒、换洗。劳作后要彻底清洗手部,注意个人卫生。

(4)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5)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本病主要经蜱虫叮咬传播,以长角血蜱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处长时间停留。

(2)户外活动或作业时,务必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并扎紧袖口和裤腿,减少皮肤暴露;提前在皮肤和衣物上喷涂含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虫剂。

(3)从农田、公园、山林等户外场所返回后,要仔细检查全身,确保无蜱虫附着;若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强行拔除,应尽快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

(4)应及时清除房前屋后及庭院中较高的杂草,修理菜地、草坪,修剪庭院内花草、藤蔓类作物,及时清除落叶,清运旧家具及垃圾。在休闲娱乐区与草地、林地和农田之间设置1—2米宽隔离屏障(可为木屑、砾石或水泥混凝土硬化带)以防止蜱 虫进入。

(5)流行季节(4—10月)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虫叮咬史、或怀疑自己感染要及时尽早至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