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旅二十载 匠心传承谱新篇——记湖北省“知音名导”王舒的文化育人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7:46 1

摘要:在荆州古城的护城河畔,一位手持话筒的文旅导师正带领着荆州市文旅志愿者追溯三国历史。她以“三国志中的关羽”为引,将千年古城墙化作生动的历史课本。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导师,正是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导游师资人才智库的首批导师,湖北省 "金牌导游工作室" 带头人,

在荆州古城的护城河畔,一位手持话筒的文旅导师正带领着荆州市文旅志愿者追溯三国历史。她以“三国志中的关羽”为引,将千年古城墙化作生动的历史课本。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导师,正是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导游师资人才智库的首批导师,湖北省 "金牌导游工作室" 带头人,湖北省文旅厅认证的“知音名导”王舒。

这位拥有国家高级导游证、文物修复师资质的“双师型”专家,21年间培养出近2000余名优秀导游,带领学生团队斩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奖项12项,用专业力量推动荆楚文化破圈传播。

01

在2003-2014年的一线导游生涯中,王舒创造了“零投诉”服务记录,带领游客深度探访荆州古城、楚王车马阵等40余处文化地标。她首创的“场景化教学法”,将导游词创作与历史事件还原相结合,培养出曹寰蓓、姜怡廷等省级导游大赛获奖选手。数据显示,其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面试通过率连续5年超80%,2013年更达87.3% 的行业标杆成绩。

作为“双师型”教师,她主持开发《导游实务项目化教程》等5部教材,创新“校企双导师制”,与荆州博物馆、荆州古城景区、楚王车马阵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16年获评“楚天技能名师”时,评审专家评价:“她让课堂成为连接校园与景区的文化传送带。”

02学术创新赋能行业升级

从一线导游转型为高校教师后,王舒参与并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应用型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构建“语言+文化+场景”三维教学模型,开发荆州中英文讲解资料库,该课题获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2023年9月所撰写《非遗旅游景区的文化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出“生产性保护+体验式消费”理论框架,设计楚绣、木雕研学、古琴STEAM课程等12个非遗体验项目课程,由国家级期刊《知识-力量》2023年31期刊登发表。

03

作为湖北省金牌导游工作室带头人,王舒构建起“教学—研发—传播”全链条体系:培养非遗研学指导师,首创"五维考核法"(讲解/应变/文化/创新/服务)进行指导考核,设计“故事线+沉浸式”研学指导法,将非遗知识转化为可量化的能力指标。“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生根发芽。下一步的培养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行走的文化基因库。"她说。

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与创新割裂、传承与传播断层,王舒在文旅人才的培养上逐步击破文旅人才培养的三大痛点,她的实践为新时代导游职业转型提供了教科书式范例。

在荆州古城墙的暮色中,王舒的身影总是忙碌:清晨在非遗工坊跟随非遗大师学习,午后为学生示范导游讲解,进行非遗研学指导师培训,夜晚伏案撰写学术论文。这种“跨界深耕”的职业精神,正是新时代文旅人的生动写照——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创新图谱的绘制者。

来源:荆州文物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