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个小县城,竟出了一位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7:51 1

摘要:如果中国语言学界也有“江湖”,那王力先生绝对是一代宗师级别的存在!他是现代汉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堪称“行走的语法库”、“人形《说文解字》”,甚至有人说他“一个人就是半部中国语言学史”。

如果中国语言学界也有“江湖”,那王力先生绝对是一代宗师级别的存在!他是现代汉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堪称“行走的语法库”、“人形《说文解字》”,甚至有人说他“一个人就是半部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原名王了一,广西博白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愣是靠着一股“学霸之力”自学成才,后来考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大佬。再后来,他去了巴黎大学深造,成了中国最早研究实验语音学的人之一。回国后,他先后在清华、北大任教,从此开启了他的“语言学开挂人生”。

如果想更了解他,不妨去王力书香景区逛逛,看看这位“语言学大神”的故居、手稿,顺便感受下“被知识碾压”的快乐!

“王力书香景区”位于广西博白县,包括大平坡水楼、王力书院和王力故居三部分。

大平坡水楼位于博白县大平坡村,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它既不是传统的客家围屋,也不是常见的西洋楼阁,而是一座兼具防御与储粮功能的特殊建筑。

水楼四层高,每层都有回廊环绕,廊柱间以拱券相连,既显西洋建筑的优雅,又具中式建筑的韵味。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建筑原本竟是一座粮仓。四周有护城河,每层楼都设有通风口,既能防潮又能防鼠,设计之精巧令人叹服。

水楼的建造者是一位名叫李慎西的乡绅。他早年经商致富,回乡后为了储存粮食,特意设计了这座独特的建筑。据说,李慎西在设计水楼时,参考了西方的城堡建筑,又融入了客家人的传统智慧。

水楼与王力先生的渊源,要从一段传奇故事说起。1914年,年仅14岁的王力因家贫辍学,在水楼做了一名粮仓管理员。每天工作之余,他都会在水楼的回廊上读书写字。

一天夜里,王力正在读书,突然听到粮仓里有异响。他循声而去,发现竟是几只老鼠在偷粮。王力灵机一动,利用水楼独特的通风系统,设计了一套捕鼠装置,成功解决了粮仓鼠患。这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也展现了少年王力的聪慧与勤奋。

王力在水楼工作的那段时间,不仅解决了粮仓的鼠患问题,还利用闲暇时间自学了《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

他的勤奋好学引起了李慎西的注意。李慎西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聪明,而且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于是决定资助他继续求学。正是这段在水楼的经历,为王力日后成为一代语言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水楼不仅是粮仓,更是一所特殊的学校。1924年,李慎西在水楼创办了开国学校。学校的创办,体现了客家人对教育的重视。

在水楼的回廊上,常常能看到学子们捧着书本苦读的身影。朗朗书声与潺潺水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护城河是水楼的另一大特色。这条宽约5米的河道,不仅起到了防御作用,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河水倒映着水楼的倩影,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护城河的设计不仅实用,还充满了诗意。据说,李慎西在设计护城河时,特意在河边种上了荷花。每到夏季,荷花盛开,清香四溢,水楼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为这座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诗意。李慎西还常常在河边举办诗会,邀请当地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

关于水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李慎西在设计水楼时,特意在护城河底下埋藏了一批宝藏,以备不时之需。这批宝藏包括金银珠宝、古籍字画,甚至还有一些神秘的文物。虽然这个传说从未得到证实,但每当有人提起,总会引起一阵热议。

更有趣的是,据说王力先生在水楼工作时,曾经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藏宝图。这张图藏在粮仓的一个暗格里,上面标注了宝藏的具体位置。然而,王力先生并没有去寻找这批宝藏,而是将藏宝图交给了李慎西。

李慎西看到后哈哈大笑,告诉王力:“真正的宝藏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知识和智慧。”这个故事虽然无从考证,但却为水楼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大平坡水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见证了王力先生的成长,记录了客家人的奋斗史,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今天,当我们站在这座建筑前,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感,更能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

王力书院位于博白县城,是为纪念王力先生而建的一座现代书院。书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部陈列着王力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

书院不仅是一个展示王力先生学术成果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播知识的殿堂。每年都有大量的学者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王力先生的学术精神。

书院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中式书院,但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书院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王力书院”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彰显出王力先生的学术风范。

书院内部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了王力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书院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与语言学相关的书籍,供学者和学生查阅。

王力故居则是一座简朴的客家民居。

故居内陈列着王力先生生前使用过的家具、书籍和手稿,展现了这位语言学大师简朴的生活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站在故居前,仿佛能看到王力先生伏案工作的身影,感受到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故居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白墙灰瓦,简洁而不失庄重。故居的正厅摆放着王力先生的遗像,两侧挂着他生前的一些照片和手稿。

书房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还放着王力先生生前使用的笔墨纸砚。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王力先生当年在这里读书写字的情景。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广西博白县,一定要去王力书香景区看看。王力书香景区是一个让你既能“涨知识”又能“拍美照”的神奇地方!这里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语言学界的“扛把子”王力先生,还是一场文化与自然的“双拼盛宴”。你可以一边感受学术的厚重,一边享受风景的轻松,简直是“学霸”与“游客”的完美结合!

旅游攻略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

门票:免费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百家榜创作者、CFP/携程签约摄影师、知名旅游博主、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旅行视频博主。

来源:琰棱行摄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