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回来,杭州一对情侣全身长满红疹!最近中招的人不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4:46 1

摘要:八月的杭州,暑气正盛,街头巷尾的空调房成了避暑圣地。27岁的小陈和25岁的小吴是一对甜蜜的小情侣,住在拱墅区一栋老小区。小陈在一家电商公司做客服,身高168厘米,体重60公斤,平时爱运动,身体底子不错。小吴是个平面设计师,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皮肤白皙

八月的杭州,暑气正盛,街头巷尾的空调房成了避暑圣地。27岁的小陈和25岁的小吴是一对甜蜜的小情侣,住在拱墅区一栋老小区。小陈在一家电商公司做客服,身高168厘米,体重60公斤,平时爱运动,身体底子不错。小吴是个平面设计师,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皮肤白皙,属于容易过敏的敏感体质。两人谈恋爱两年,最爱的周末活动就是窝在电影院看大片,吃爆米花,喝可乐,享受片刻清凉。

上周六,两人约好去看一部暑期档热门电影。为了追求极致体验,他们特意选了家新开的影院,买了VIP厅的票——那种可以躺着看电影的豪华座椅。小陈兴奋地说:“这沙发软得像家里沙发,躺着看电影简直不要太爽!”小吴也点头:“对啊,空调还凉快,值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两人看得津津有味。可电影散场时,小陈觉得后腰有点痒,小吴也挠了挠后背,两人没当回事,以为是坐久了闷的。

谁知回到家,事情不对劲了。晚上洗澡时,小陈发现后背冒出一片红疹,密密麻麻,像蚊子咬的包。小吴更惨,大腿和手臂上全是红点,痒得她直跺脚。到第二天早上,两人实在受不了了,红疹越来越多,瘙痒难耐,有些地方还被抓出了血。他们赶紧打车去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边走边挠,活像两只“抓狂的小猴子”。

诊室里,皮肤科医生钟剑波看着这对“难兄难弟”,哭笑不得。小陈抱怨:“医生,我们就是看个电影,怎么搞成这样?”小吴也急了:“痒得睡不着,到底怎么回事啊?”检查后,钟剑波给出诊断:丘疹性荨麻疹,俗称“虫咬皮炎”。原来,这场电影之旅,竟让两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虫子”盯上了。最近,这样的病例还不少,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夏天的“痒”外之灾。

钟剑波医生听完两人的描述,眉头一皱,问:“你们去的那个影厅,是不是那种能躺下的?”小陈点头:“对啊,VIP厅,沙发可舒服了。”医生叹了口气:“那八成是那儿惹的祸。”

检查结果显示,小陈和小吴的红疹是典型的丘疹性荨麻疹特征:皮肤上冒出红色风团样的小丘疹,顶端有些还带水疱,痒得钻心,抓一下还有点疼。钟剑波解释,这种病是昆虫叮咬引发的过敏反应,夏天和秋天特别常见。罪魁祸首可能是跳蚤、螨虫,甚至蚊子。而他们去的那个VIP影厅,很可能是“重灾区”。

小陈不解:“电影院那么干净,怎么会有虫子?”钟剑波笑了笑:“你以为呢?那种躺椅看着高级,可通风差、光线暗,卫生死角多。别人坐过留下的皮屑、汗渍,都是虫子的‘美食’。你们躺上去,皮肤暴露,等于送上门。”小吴一听,脸都绿了:“那我还不如站着看电影!”

医生开了抗过敏药和外用药膏,告诉他们:“别担心,用药一周左右红疹能消。不过会留下褐色印子,得慢慢褪。”小陈摸着后背,心有余悸:“早知道就不贪舒服了,这红疹比电影剧情还刺激。”

回家后,小陈不甘心。他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平时爱刷健康科普视频,干脆上网查了查丘疹性荨麻疹到底是什么。结果越看越心惊。

医学上,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由昆虫叮咬引发的皮肤过敏反应。虫子咬人时,会把唾液注入皮肤,敏感体质的人免疫系统一“炸锅”,就释放出大量组胺,导致红肿、瘙痒。钟剑波医生说,这种病在夏秋季高发,因为天气热、湿度大,虫子活跃得很。常见的“嫌疑犯”有跳蚤螨虫隐翅虫,甚至蚊子也能“背锅”。

症状有多烦人?小吴深有体会。她的红疹从后背蔓延到大腿,痒得像有小虫子在皮肤里爬,忍不住一抓,皮肤就破了,第二天还渗出点黄水。小陈也好不到哪去,他的丘疹集中在腰部,像戴了个“痒痒腰带”,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钟剑波提醒:“抓破了容易感染,留疤几率也高,得忍住。”

更糟的是,这种病不只痒,还挑人。研究显示,约20%-30%的人对虫咬过敏,体质敏感的更容易中招。④小吴从小就容易起荨麻疹,难怪这次反应这么大。小陈体质好些,可架不住虫子“群攻”,也跟着遭殃。他苦笑:“这病还挺‘公平’,男女老少一个都跑不掉。”

小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电影院这种地方,怎么会成虫子的窝?他又跑去问钟医生。钟剑波说:“你俩不是特例,最近中招的人不少,尤其在能躺着看电影的影厅、洗脚店这种地方。”

医生分析,这种场所往往有三大“bug”:一是空间小,通风差,湿气重;二是光线暗,卫生容易被忽视;三是躺椅设计让人皮肤暴露多,虫子下手方便。前几天,他还接诊了个30岁的廖先生,也是丘疹性荨麻疹,起因竟是工位上的脏键盘和堆满杂物的桌子。廖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我那工位半年没收拾,估计虫子都安家了。”

还有患者,红疹来源更离谱——家里床单一个月没洗,螨虫滋生,把人咬得满身包。钟剑波感慨:“以前这类病多发生在户外,像草丛、湖边,采摘水果的人常中招。现在室内病例越来越多,跟卫生习惯脱不了干系。”

国外研究也有类似结论。2022年,《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AAD)的一篇论文指出,夏季室内螨虫密度上升,与丘疹性荨麻疹病例增加显著相关。⑤小陈看到这里,赶紧翻出家里的床单被套:“得洗洗了,不然下一个倒霉的就是我妈。”

小吴是个细心的人。她发现,身边朋友也有类似的遭遇:有人去按摩店躺了趟按摩床,回来腿上全是红点;有人周末看电影,手臂被咬得像“星空图”。她问钟医生:“这病是不是越来越常见了?”

钟剑波点头:“确实。夏秋季气温高,虫子繁殖快,加上现在人爱去密闭场所消暑,中招率自然高。”他举了个数据:杭州市一院皮肤科,7-9月接诊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比春季多50%。而且,过敏体质的人比例也在上升,跟现代生活压力大、免疫失调有关。

另一个原因是卫生盲区。小陈回忆,那个VIP影厅看着高级,可躺椅缝隙里全是灰,他甚至还看到个小黑点一闪而过,可能是跳蚤。钟医生说:“这种地方人流量大,清洁跟不上,虫子就钻空子。你们俩双双中招,算运气‘好’的。”

小吴嘀咕:“早知道就不省那几块钱,买普通座多好。”小陈也后悔:“下次看电影,我宁愿站着!”

小陈和小吴不想再“二进宫”,赶紧向钟医生取经。医生给了两条建议:防护+卫生

出门防护要到位
夏天穿短袖短裤凉快,可去影院、按摩店这种地方,最好穿长裤长袖,把皮肤包严实。钟医生说:“裸露部位少,虫子没地方下嘴。”必要时,喷点驱虫喷雾,比如含避蚊胺的产品,安全又有效。小吴试了,果然少被咬。卫生习惯要养好
家里床单被套每周洗一次,尤其是夏天,出汗多容易滋生螨虫。钟医生建议用热水烫洗,60℃以上能杀死大部分虫卵。公共场所的座椅,能不躺就不躺,坐前拿湿巾擦一擦。小陈立马买了个小喷壶,出门带上消毒水,防患于未然。被咬后别硬抓
痒得难受怎么办?钟医生开了个小妙招:用冷毛巾敷一敷,能缓解瘙痒。实在不行,抹点含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但得遵医嘱。小吴照做,红疹消得快多了。

用药一周后,小陈和小吴的红疹终于消了,只剩些褐色印子还在“倔强”。小陈拍着胸脯说:“这回长记性了,电影再好看,也不能拿健康换。”小吴也点头:“以后去影院,我得带个小毯子,裹得严严实实。”

钟剑波医生笑着总结:“夏天消暑没错,但别忘了防虫。卫生搞好,防护到位,丘疹性荨麻疹就没那么容易找上门。”他想起一个老患者,50多岁的大叔,去野外钓鱼被虫咬满身,硬抓到感染,最后住院一周才好。他叮嘱:“痒是小事,健康是大,别因小失大。”

放下那张VIP票,拿起一瓶驱虫喷雾吧。你的皮肤,会为你点赞。

来源:虞医生聊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