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级关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4:23 1

摘要:“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别想在美国做生意。”2025年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再次祭出他最熟悉的武器——关税。但这一次,他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二级关税”。这个听起来像是“财政技术名词”的术语,实则不过是美国地缘政治新一轮经济霸凌的包装纸。它不是

文丨陆弃

“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别想在美国做生意。”2025年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再次祭出他最熟悉的武器——关税。但这一次,他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二级关税”。这个听起来像是“财政技术名词”的术语,实则不过是美国地缘政治新一轮经济霸凌的包装纸。它不是规则的产物,而是霸权的延伸,是对全世界进行贸易勒索的新招数。

什么是“二级关税”?不是法定术语,不存在于任何国际经济法规典籍中,连美国学者都承认,这是一个“美国发明的新名词”。它的逻辑和“次级制裁”如出一辙——如果你不直接违反美国政策,那我就逼迫你放弃和我的敌人做生意,否则你就得付出沉重代价。只不过,这次不是冻结账户,不是排除SWIFT,而是用“关税”这个更具有操作空间的手段,把惩罚挂上了财政名义的标签。

这已经不再是关税,而是一种赤裸裸的跨境勒索。首先遭殃的是委内瑞拉。特朗普24日宣称,由于马杜罗政府对美国“充满敌意”,自4月2日起,美国将对购买委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的“二级关税”。接着,矛头转向俄罗斯——只要乌克兰停火协议不能达成,而责任“被认定在俄罗斯”,那所有从俄购买石油的国家,统统面临高达50%的关税惩罚。

这意味着,中国、印度、欧洲、中东等多个委俄能源买家,哪怕与美国没有直接政治冲突,只要继续按照市场规律采购能源,就要被美国用关税打击,甚至被踢出美市场。

特朗普美其名曰:“这关系到世界和平,国际安全。”但现实是,他口中的“和平”并不是基于对话、共识与规则,而是建立在强迫他国屈从于美国单边意志之上的“沉默秩序”。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式逻辑:我的敌人,就是全世界的敌人;谁不站队我,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而今,“二级关税”的出现,标志着美国的单边主义不再满足于制裁企业、冻结资产、搞外交羞辱,它正在将战线拉长到所有“第三方国家”的经济腹地。与其说是“经济政策”,不如说是“经济战争”的最新武器。这不是针对俄罗斯或委内瑞拉,而是针对所有不愿完全服从美国地缘战略的主权国家。

美国长期以“自由市场”的缔造者自居,却在全球范围内大搞“长臂管辖”,用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从《赫尔姆斯-伯顿法》对古巴,到《凯撒法案》针对叙利亚,如今再到“二级关税”威胁全球能源交易,把贸易武器化、政策黑手化。美国的国内法正在对全球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施加“域外惩罚”,把“自由”当作封锁,把“安全”当作讹诈。

而且,关税比金融制裁更具操作弹性。它不需要联合国授权,不需要多边协商,甚至无需国会批准——只要白宫签个行政令,全球能源市场就能被掀起一场人为制造的震荡。而受害者,不只是“目标国”,更包括成百上千个中立国家的企业、民众与产业链。

美国这样做,会伤人吗?当然。但它也会伤自己。强推“二级关税”,最终只能促使全球买家加快“去美元化”“去美市场化”的步伐,寻找替代金融系统、替代结算货币、替代消费市场。美国企业也将在全球被贴上“高风险”“政治干预”标签,失去本就逐渐流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地缘政治从来不是零和游戏,但美国却偏要把全球变成一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棋盘。而这种霸凌式外交的结果,只能是加速世界的多极化,让曾经依赖美市场的小国转身投入区域合作,让原本中立的经济体被迫集体寻求抗压能力。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