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河水质是谁来守护的?千里陇原有哪些好玩的秘境?3月26日,来自张掖路小学的21名甘肃小记者,带着新奇的问题走进甘肃省生态环境教育展馆,开启甘肃千年模样的时光“魔盒”,深入黄河流域黄河什川桥预警站,探寻水质监测背后的奥秘,开启一次知识与趣味并存的探索之旅。
黄河水质是谁来守护的?千里陇原有哪些好玩的秘境?3月26日,来自张掖路小学的21名甘肃小记者,带着新奇的问题走进甘肃省生态环境教育展馆,开启甘肃千年模样的时光“魔盒”,深入黄河流域黄河什川桥预警站,探寻水质监测背后的奥秘,开启一次知识与趣味并存的探索之旅。
探秘生态宝藏 邂逅知识奇遇
一进入展馆,小记者们就被各种新奇的知识展板和模型吸引,讲解员宋佳老师生动地为大家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情况,当得知全省森林面积达509.73万公顷时,小记者们纷纷发出惊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森林,仿佛能感受到树木散发的清新气息。
认识生态物种
“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甘肃境内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9种,高等植物5207种。”小记者们仔细看着CAVE四面屏多媒体展示和那些形态各异的动植物模型,向宋佳老师不时询问那些不熟悉物种的生活习性。还有,憨态可掬的甘肃保护动物与生态环保吉祥物雪豹、野骆驼、红腹锦鸡、大熊猫更是让小记者们喜爱不已。
在水知识课堂,现场气氛超燃!农夫山泉的工作人员拿出神秘“法宝”——PH试纸,分别浸入天然水、矿泉水、纯净水中,小记者们亲手测试,看着试纸在不同水质中变色,见证酸碱平衡的奇妙,在趣味中领悟到了珍惜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在气象知识科普环节,兰州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安娜老师带领小记者们了解了天气预报中的各类气象名词,小记者们在安娜老师的讲解中明白了气象与环保息息相关的脉络,并纷纷表示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在制作天气预报转盘环节,小记者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起来。大家认真地折叠、描绘,小小的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鲜艳的天气预报转盘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轻轻转动转盘,就能了解不同天气温度与生活相关的小常识,小记者们也在欢乐中学习到了气象知识。
展示手工制作的天气预报转盘
探秘水质监测站 解锁科学密码
告别了新奇的展馆,小记者们怀揣着对科学的向往,来到黄河流域黄河什川桥预警站,探寻水质监测的奥秘。预警站里各式各样造型独特的监测设备,就像神秘的“钢铁卫士”,吸引着小记者们好奇的目光。在这里,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预警站监测的各类污染物(如石油类、挥发酚、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动植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
水知识试验课堂
小记者杨雯元满脸疑惑,指着一台离心机问道:“离心机是怎么把水分离的?看起来好厉害!”水站运维工作人员刘超耐心地从离心机的工作原理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了离心机里高速旋转的奇妙世界,“离心机通过离心力将水样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比如泥沙、藻类和微生物分离,便于进行后续分析。”杨雯元那股子认真劲儿,像极了一位专注研究的小科学家。
另一边,小记者陈先麟好奇地问道:“这些设备怎么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呢?要是数据错了咋办?”就此,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水室工程师李芳从设备校准、数据采集流程以及质量控制体系为大家答疑解惑,“我们会定期校准维护,多时段多点采样,运用质控软件,控制环境干扰,规范人员操作来保障监测数据准确,为水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认识监测设备
在这次生态环保探索之旅中,张掖路小学的小记者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生态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们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环保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生根发芽成长为守护甘肃生态环境的坚实力量,让这片土地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纪敏 裴强)
编辑:裴小丽
责编:宋佳
来源:甘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