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我们体验过思锐S35画幅“夜行者”系列的5支T1.2大光圈电影镜头,也一直期望着他们能够在全画幅电影镜头上发发力。
之前我们体验过思锐S35画幅“夜行者”系列的5支T1.2大光圈电影镜头,也一直期望着他们能够在全画幅电影镜头上发发力。
终于,思锐“幻影”系列全画幅电影镜头登场了!除了有着全画幅、大光圈这两个关键词外,思锐还带来了创新性的卡口置换模组!
简评|思锐夜行者系列 T1.2电影镜头
简评 | 思锐“夜行者”系列电影镜头 16mm & 75mm T1.2
外观设计
本次思锐共上新了3支全画幅电影镜头,分别是24mm、35mm和50mm,可覆盖广角和中焦焦段,均配备T1.4大光圈。镜身均为金属材质,坚固耐用,可适应各种拍摄环境。
作为电影镜头组,三支镜头的设计语言一致,镜头之间的重量相差很小,实测镜头在不带前后盖的情况下,24mm为599.5克、35mm为583.4克、50mm为580.8克。
这套镜头在全画幅大光圈电影镜头之中还算是比较轻量化的,搭配主流的全画幅机型,即便加上跟焦器等配件,类似大疆DJI RS 4/RS 4 Pro这样的相机稳定器都可以承载。
三支镜头的长度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大,重心也基本一致,而对焦环和光圈环的位置是完全相同,在更换镜头时可以免去稳定器重新调平和调整跟焦器位置的时间,有效提升拍摄效率。
镜头默认为索尼E卡口,标配卡口置换模组,只需要拆装四颗螺丝,就可以切换为L卡口、佳能RF卡口和尼康Z卡口,可以覆盖目前主流的所有全画幅无反相机系统。
三支镜头都采用了11组14片光学结构,前镜组滤镜尺寸均为67mm,可通用一套滤镜系统,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对焦环自然是采用了0.8MM标准齿,可通用市面上各类跟焦器等配件,其对焦行程达到了270°,手感十分顺滑,能够非常精细地进行对焦调节。
使用体验
三支镜头成组,标配了防爆箱,内置大量的缓冲材料,能够收纳进三支镜头以及三组共9个卡口置换模组,外出拍摄时只需要一个箱子就能解决三支镜头和四种卡口配件的收纳问题。
这组镜头最亮眼的功能还是可更换卡口,并且它在更换时也不需要额外添加垫片,也不需要进行调焦,狗崽用单身20多年的手速,不到一分半就可以完成卡口的更换。
为方便展示,视频已加速,可参考手机计时:
不过毕竟更换卡口还是要花一分多钟,如果是在户外等环境下,这样的操作容易落下灰尘,记得随身带上气吹。
将这三支镜头接上索尼ZV-E1,并搭配上大疆DJI FOUCS Pro,这一套下来既有相对轻量化的大光圈电影镜头,也解决了单兵作战时的跟焦问题,并且这一套下来的重量也并不夸张,马上我们就得到了一台手持的“甲方快乐机”。
依托于全画幅下T1.4的大光圈,拍摄时可以获得强烈的虚化效果,“糖水日记”可以出视频版了~
在夜间,得益于T1.4的大光圈,它也很容易得到梦幻的光斑效果,24mm镜头的光斑在画面靠近中心的区域都相对较圆,到了较边缘区域才因口径蚀呈现轻微柠檬状。
35mm相对来说只有在最中心区域才相对较圆,稍脱离中心区域,光斑就会呈现柠檬状了。
50mm T1.4的表现和24mm T1.4差不多,靠近中心的区域的光斑都比较圆。
大光圈很适合夜景拍摄,我们来浅试一下王家卫风格~
整体来看三支镜头的抗眩光鬼影表现都比较不错,都仅在T1.4下,正对强光源时出现很轻微的鬼影现象。
50mm T1.4的眩光鬼影现象相对另外两支镜头要略微明显一点,但整体仍然处于控制得较好的水平。
与许多镜头在小光圈下易出现星芒效果不同,我们发现24mm、50mm这两支镜头在T2.8下会出现就会比较明显的星芒效果,而35mm更是在T1.8即可出现比较明显的星芒效果,也很适合给城市夜景画面增添一些点缀。
作为电影镜头,大家应该也很关注它的呼吸效应,我们也测试了一下,这三支镜头的呼吸效应都不算大,拍摄时无需担心焦点切换导致视角变化。
综述
思锐这套“幻影”系列电影镜头组,在有着大光圈和不错素质的情况下,还带来了创新的卡口置换模组,通过更换接环即可适配主流相机品牌机身,实现了多平台的无损切换。
对于跨品牌创作团队或追求设备协同效率的影视从业者而言,这种全画幅大光圈+弹性卡口的设计理念,既节省了购买多种卡口镜头的成本,也实现了高效的创作体验。
和“夜行者”系列一样,思锐应该会继续完善这套镜头的焦段,后续会推出超广角和中长焦焦段,这样创作起来就更完善啦~
1、全画幅、大光圈
2、便捷的可更换卡口设计
3、眩光鬼影控制表现良好
缺点:
1、35mm T1.4口径蚀相对较大
来源:影像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