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大检察典型宣传力度,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引导激励全市广大检察干警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担当,充分展现全市检察机关检察队伍的良好风貌,宣城检察新媒体“宣检之星”专栏,将陆续展播全市检察干警的奋斗故事,深度聚焦他们的“亮色”“底色”
加大检察典型宣传力度,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引导激励全市广大检察干警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担当,充分展现全市检察机关检察队伍的良好风貌,宣城检察新媒体“宣检之星”专栏,将陆续展播全市检察干警的奋斗故事,深度聚焦他们的“亮色”“底色”!
包丹玲,女,中共党员,现任绩溪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2005年10月进入绩溪县检察院,先后在控告申诉、刑事检察、案件管理等岗位工作。从检20年来,她将奉献、忠诚尽数倾注于检察事业,先后获评全省控告申诉部门“优秀接访员”、全省检察机关首届预防素能比武活动十大优胜标兵,曾被市检察院记三等功一次,获评全县好军嫂、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担当作为 ,扛起责任使命
宣城市检察机关首次建议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案件和全省首批适用速裁程序的典型案例,均出自包丹玲办理的一起案件。
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对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速裁程序进行说明。不久后,包丹玲办理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在对案件进行详细审查并听取犯罪嫌疑人和值班律师意见后,认为该案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便立即上报办理了此案。相比较往年同类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办理一般刑事案件比适用普通程序办理减少了约2/3的时间,切实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减少了案件当事人的诉累。
法情交融, 厚植为民情怀
“‘群众’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信件落款的署名者、是网络一端的控告者、是窗口外侧的来访者。一封及时的回信,一声及时的应答,一次耐心的讲解,都会让群众感受到检察人司法为民的情怀。”在担任来信来访接待人的角色时,包丹玲始终践行检察为民初心。
2018年的一天,包丹玲跟往常一样在检务大厅工作,在受案过程中,她与公安民警讨论一起侵犯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包丹玲发现这起案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之后,通过细致审查、详细查阅相关法律条款和实施意见,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最终确定案件性质,依法对该案启动立案监督程序。公安机关也采纳了该意见,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法院最后作出了有罪判决。当看到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包丹玲说,“保护未成年人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想为他们做的更多一点。”
2021年,一位外地信访者向绩溪县检察院寄来实名举报信件,包丹玲受理后发现不属于检察院业务范围,遂按法定程序将信件转至纪委,并向信访人作了程序性答复。没过多久,包丹玲收到来自这位信访者的感谢信:“我曾向多个单位寄过举报信,只有你们绩溪县检察院给了我书面答复,虽然是程序性的,但是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用心和对信访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每一名信访人的尊重,谢谢你们!”她说:“这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工作细节,却让信访人真切感受到了温暖,这正是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生动体现。”
坚守初心,传递司法温情
国家司法救助是指国家为帮助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提供的一种辅助性救济措施。包丹玲认为,司法救助不仅仅只是一场“及时雨”,要综合运用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多维度方式帮助被害人家庭摆脱困境,重拾生活希望,让司法救助成为纾难解困的“稳定剂”。
2020年3月,河北籍务工人员张某某被电动三轮车撞倒受伤,经鉴定为重伤一级、植物人。张某某家中先后花费医药费25万余元,但肇事司机是五保户,仅仅垫付了15000元的治疗费用。在无力承担高额医药费情况下,其不得已中断治疗,回到老家。张某某家中有两个孩子,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又体弱多病,他本是家里的顶梁柱,这突如其来的事故让这个家庭陷入极度困难的状态。在办案中发现该线索后,包丹玲主动联系张某某妻子,指导她写下司法救助申请书,并及时向院领导和县委政法委报告案情。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周时间就正式启动了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当时仍在疫情期间,而刑事受害人又远在河北某县,让受害人家属来绩实属困难。包丹玲联系受害人当地检察院,请求当地检察干警对受害人家庭作详细调查,在完成所有审查手续后,最终采用远程视频接访等方式向受害人家庭发放了1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
2024年,包丹玲办理的李某某司法救助案被最高检、全国妇联评为典型案例。被救助人李某某系一起案件的被害人,其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精神病人,家庭生活困难。因李某某无行为能力且其法定代理人远在云南无法提出司法救助申请,包丹玲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并征得李某某父母同意,由妇联、民政部门作为代理人代为提出司法救助申请,并开辟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作为李某某的治疗费用。考虑到李某某没有独自生活能力,包丹玲积极与李某某父母所在地的公安、民政等部门联系,协助李某某返乡,协调为李某某办理低保,确保其获得长远保障,切实为困难妇女撑起司法救助的“暖心伞”。
精研实干,坚持守正创新
控告申诉检察业务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是检察机关助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为信访群众答疑解惑,包丹玲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各项检察业务知识,秉持求极致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争做行家里手,在面对问题时能准确识别诉求,真正做到解“法结”化“心结”,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一位因不服法院判决的刑事案件来访人,数次到绩溪县检察院上访。每次接访,包丹玲都耐心倾听、深入浅出地释法说理,安排接访事宜,同时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来访人感受到自己的诉求得到重视,也彻底解开心结,真正实现息诉罢访。
在该院探索“徽牛”检察文化品牌建设时,包丹玲还主动提议,牵头打造“徽牛送暖”控申工作室,推行“牛目看控申”“五心服务”“六通信访”等工作法,将绩溪牛的亲民之情融入到信访工作中,传递到群众心坎里。近年来,包丹玲办理的信访案件均实现满意答复,无涉法涉检信访和越级上访问题发生。在她的积极努力和创新实践下,该院蝉联第九、第十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
一片丹心向阳开,公正为民暖心怀。从胸前佩戴上检徽的那一刻起,包丹玲就立志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献给检察工作,坚定不移地做一名检察事业的追光人。她用心用情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担当和奉献展现了依法履职办案与传递检察温度的双向奔赴,用智慧和力量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
审 核丨谢 斌 陈 剑
文 图丨绩溪县院提供
编 辑丨郭佳妮
来源:宣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