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笼罩下的多面手“图-16”轰炸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5 01:52 1

摘要:图-16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去形容的轰炸机,绝对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不仅是因为外形漂亮,也是其内在的优秀品质。可惜,在前苏联庞大的轰炸机群中它并不醒目。一直被这些巨星所压制,也许一款优秀的轰炸机会就此结束自己的服役历程。谁成想,它竟然成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型号

图-16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去形容的轰炸机,绝对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不仅是因为外形漂亮,也是其内在的优秀品质。可惜,在前苏联庞大的轰炸机群中它并不醒目。一直被这些巨星所压制,也许一款优秀的轰炸机会就此结束自己的服役历程。谁成想,它竟然成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型号。在异国土地上繁茂生长。现在就借助本文,回顾关于老图-16的历史。

1918–1945年期间的重型与远程轰炸机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航空技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军事装备,因为飞机在和平时期也有广泛用途。与此同时,杜黑将军提出的战略轰炸理论在西方政界中产生了影响,使人们产生了“强大的空军能单独赢得战争”的幻想,轰炸机的数量与质量也因此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

1926年,金属单翼飞机取代了类似一战时期的木制双翼轰炸机。苏联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是首批制造这种飞机的工程师之一,他设计了双发的ANT-4(1929年列装部队,被称为图-1,即“第一型重型轰炸机”)和四发的图-3。到1930年代末,硬铝成为航空工业的主要材料,单翼机也成为所有轰炸机的标准布局。图-1是一种轻型双发轰炸机,其飞行速度快于后来的四发图-3,后者因携带更多燃料而变得沉重。但图-3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

波音 B-17“飞行堡垒”

由于受到经济封锁,苏联在1930年代中期达到了其工业能力的极限,缺乏新技术使其无法实施许多先进设计。而在1933年,美国在军事航空制造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出了双发“马丁B-10”轰炸机。该机采用光滑机身、封闭式流线型驾驶舱和可收起起落架,大大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飞行速度。

B-24“解放者”轰炸机

不久后,美国又推出了强劲且高速的四发轰炸机——波音B-17“飞行堡垒”。其机翼更薄、更轻、更加流线型,并采用了新的金属加工技术,还配备了可动部件,在起降时可改变空气阻力。配备增压器的新型发动机质量更轻,动力更强,能在高空稀薄空气中正常工作,解决了其他发动机供氧不足的问题。B-17的另一个创新是可变螺距螺旋桨,其桨叶可以根据速度调整角度,减少空气阻力。

B-25“米切尔”轰炸机

1939年,美国团结飞机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推出了B-24轰炸机,其弹舱舱门采用向内滑动的方式打开,而不是外翻,这进一步改善了气动性能。虽然B-24在速度、高度和载弹量方面不如B-17,但制造更为简单,因此在战争中B-24的产量比B-17多出约1.5倍。

在战争期间,B-24和B-17被用于对德国实施大规模轰炸任务,每次行动从英国和地中海的机场起飞数千架飞机,分成40架左右的小组进行突袭。在盟军获得远程战斗机护航之前,B-17主要依靠其多门机枪组成的全方位火力进行自卫。

以及“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这是一种英国在二战时期使用的四发活塞式轰炸机,其载弹量达6000千克。

阴谋与意外“苏系”图-4轰炸机。“推荐”小约翰可汗有一期关于它的节目。

战争时期已经弱于对手,等战争结束。面对如此多的轰炸机型号,苏系轰炸机处于非常尴尬的阶段。

战后,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远程轰炸航空的未来属于配备涡喷(喷气)和涡桨发动机的飞机。此外,进入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坚定地致力于不输给美国在战略轰炸能力方面的竞争。当时苏联唯一的远程轰炸机是图-4“公牛”——图波列夫设计局根据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改造的复制品。米库林AM-3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制使得生产大型喷气式轰炸机成为可能。

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0年开始着手研制图-88(“N型飞机”)的原型机。图-88于1952年4月27日首次飞行。在与伊尔-46型轰炸机的竞争中获胜后,图-88于1952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首批量产的图-16轰炸机于1954年开始装备前线航空兵,成为苏联空军的一部分,并获得北约代号Badger-A。

然而,研制这种飞机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合适的发动机。在研发出适用的发动机后,1948年初,图波列夫设计局(ОКБ Туполева)开始制造一系列实验型号,这些型号后来成为图-16(Ту-16)轰炸机的原型。这些实验机包括:

“82号”型号,之后用于图-22(Ту-22)的研发;“86号”型号,则是图-16的直接前身。

在1949年夏季建造的实验型“86号”可在6000米高度飞行时达到920公里/小时的速度,实用升限为13400米,可携带2吨炸弹飞行约4000公里

图-16的结构设计

图-16采用中单翼布局,机翼呈后掠式。动力系统由两台AM-3发动机组成,总推力为8750公斤。从1958年起,换装推力为9520公斤的RD-3M喷气发动机,安装于机身两侧的发动机舱中。

图-16的机身呈雪茄状,前段为圆形截面,尾部接近椭圆形。整体机身结构被划分为六个舱段:座舱罩、前密封舱、中央翼段、武器舱、后技术舱和后密封舱。

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如В-95、АК-6、АК-8)、玻璃纤维层压板和镁合金。机身蒙皮及废气排流装置采用不锈钢制造。

燃油系统包括10组油箱,总容量达43,800升。发动机涡轮起动器使用的启动燃料为B-70汽油。燃油泵为离心式泵,并配备燃油自动调节系统和容量传感器。该机没有集中加油系统,27个油箱需逐个通过加油枪手动加注。

操控系统为无助力的经典机械操纵系统,采用双路机械传动。横滚由副翼控制,俯仰由升降舵控制,航向由方向舵控制。水平尾翼为不可调设计。配有电动修正片,通过备用钢索操控。电动执行器安装于操纵传动系统中。单缝襟翼亦采用电动驱动。

刹车系统采用盘式舱室刹车,通过液压系统控制,使用方向舵踏板操作,并具备防打滑自动控制装置。为防止在粗暴着陆中损伤机头,机尾配有辅助支撑装置。为缩短降落滑跑距离,图-16配备PT-16减速伞系统,包括两个刹车伞,其伞舱安装于机身尾部下方,释放由ПП-3火箭推进装置驱动。

飞机配备两套液压系统,使用АМГ-10型液压油,并由电动泵站驱动。其中一套为主系统,另一套为备用系统。液压系统驱动货舱舱门、起落架、刹车、机身挂架等。它还负责驾驶舱挡风玻璃雨刷器及前轮转向功能,由飞行员通过操纵盘控制。

图-16的正式诞生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了首枚原子弹 RDS-1,并着手准备生产更强的 RDS-3。此时,远程轰炸机的任务已经明确:必须能够携带重达5吨以上的核弹头抵达目标。

因此,新型轰炸机需要:

配备加热的弹舱;对核武器的毁伤因素具备专门防护设计

图波列夫设计局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将“86号”模型的尺寸和发动机推力翻倍,他们研制出了新型号——“88号”模型,即后来的 图-16(Ту-16)

该机的设计草图于 1951年7月5日获得批准。

经过一系列改进,包括:

机体减重;增强对核爆破坏因素的防护能力

最初生产的图-16仅配备了投掷常规炸弹的设备。为了使用核武器,需要进行一系列改装。首先,必须为弹舱配备加热系统,以便在高空飞行时保护第一代核弹中脆弱的电子系统。另一个问题来自核爆炸时产生的闪光。为减轻其影响,不得不将机腹部分涂上特殊涂料,并为驾驶舱配备遮光帘,供机组人员在爆炸前放下。

这样改装的飞机被命名为图-16А。由于与原型之间的差异极小,北约无法识别两者间的区别,因此统称为“獾-A(Badger A)”。

另一种被西方忽视的型号是图-16Т,这是为海军防空部队专门研制的,弹舱可容纳10枚鱼雷或12枚水雷。然而,鱼雷轰炸机的概念当时已经过时,因此从1962年起,这些飞机中的大多数被改装为反潜型,型号为图-16ПЛ。

它们被配备了约40个声呐浮标、相应的接收设备以及用于攻击已识别目标的深水炸弹。后来,这些飞机甚至再次装备了鱼雷,但这次是可以自主制导的反潜鱼雷。

图-16成为第一种具备远程投掷核武器能力的大规模生产型苏联飞机。这款飞机连续生产了10年,服役时间几乎长达40年。在生产期间,共开发和制造了50多种不同的改型。北约给予其代号为 Badger(獾)。

和平的保障者

近40年来,多用途的图-16执行了各种作战任务,保障了国家的防御安全。基本型号共衍生出约50种改型。最初的图-16是作为常规武器的载机开发的,但很快便出现了“A”型改型,用于运输核炸弹。图-16А配备了具备热绝缘功能的炸弹舱,可安全运输这一危险载荷,并为机组人员提供了额外的防爆保护。这是图-16系列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共制造了453架。

超过一百架图-16被改装为空中加油机,具备“翼对翼”加油功能。此外,该机型还被用于电子战、各类侦察、反舰和反潜作战,并作为空中实验室使用。

苏联首款喷气式客机图-104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图-16的改型。从1956年起生产的图-104采用了图-16的机翼、尾翼、发动机舱和起落架。飞行员也是在图-16的驾驶舱中接受图-104的操纵培训的。

图-16一直服役至1990年代初,不仅在苏联使用,还出口到了埃及、印度尼西亚和伊拉克。该机参与了中东地区的多次重大冲突,并在苏军阿富汗作战期间协助打击“游击队”。

在数十年的成功服役中,图-16展现了苏联航空工业的高水平。其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材料和技术,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图-16的诞生是苏联航空科技的重要飞跃,为重型航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它是第一种飞行速度接近音速的苏联远程作战飞机。该机的出现为世界核竞赛建立了平衡,成为冷战时期遏制对手的重要力量。

三座大山之一,图-160(Tu-160)

图-95(Tu-95)

图-22M(Tu-22)

著名事故

在总共建造的1511架图-16喷气式轰炸机中,有145架在事故中损毁,约占总数的10%。这些事故共造成709人遇难。大部分空难发生在1950年代,那时正处于新机型和新飞行方法的探索阶段。

1968年5月25日,一架苏联空军的图-16“獾-F”型轰炸机在安德烈·普利耶夫上校的驾驶下,飞越美国海军“埃塞克斯号”(USS Essex,CV-9)航空母舰上空,当时该舰正位于挪威海。图-16进行了四次低空通场,在最后一次时,机翼触海并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美方找到了三具遗体的部分残骸。

1971年2月1日,一架经过改装的图-16飞行实验室在测试新型喷气发动机时发生坠毁,机组成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著名试飞员阿梅特-汗·苏尔坦。

1978年8月28日,一架早期型号的图-16在斯匹次卑尔根的霍本岛坠毁,机上七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事故飞机由一支四人组成的挪威气象预测队发现。苏联当时拒绝承认失事飞机的存在,直到挪威方面将机组遗体移交后才予以承认。尽管苏联政府提出反对,挪威方面还是破解了飞机黑匣子的内容。

1980年6月27日,一架苏联空军的图-16“獾”型轰炸机在执行“东京快车”航线任务时,于日本海石川县附近的小松空军基地附近坠毁。事故无人生还。日本海上自卫队“根室号”舰船发现了三名机组成员的遗体。

图-16最后一次事故发生在1990年秋季。当时一架飞机在飞往报废地点途中,由于副翼操纵装置失效,导致飞机在起飞时坠毁。机头舱内的机组成员全部遇难,而尾舱内的人员则幸存。

这架飞机是在为北极科考站运送补给物资的机场起飞的。该机场上还停有一架伊尔-14客机。起飞过程中两机相撞,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在现场无法修复。

受损的图-16随浮冰漂流了将近一年,最终被一架加拿大空军的侦察机发现。之后,飞机被拆除可用部件并就地焚毁。

截至目前,仍有不少于19架以图-16为基础的飞机保存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各类博物馆中。

图-16轰炸机一直服役至1980年代后期,而其英美竞争对手早已退役。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2年,东大空军仍装备不少于160架以图-16为基础的许可仿制机(海外推测)。

图-16轰炸机的研制大大推动了苏联军用和民用航空的发展。该机上测试了多种新型铸造和冲压工艺,并对高强度结构材料进行了实战验证。

图波列夫设计局在1950至1960年代的后续机型中,进一步发展了图-16采用的后掠翼设计理念。

在1982年拍摄的电影《36-80号方格事件》(直译)中可以看到大量不同型号的图-16轰炸机。而在1995年上映的电影《国家狩猎的特别方式》(直译)中,也有图-16的镜头。该片部分场景是在“维列季耶”军用机场拍摄的,该地曾作为退役图-16的存放基地。

图-16起飞

图-16的研制由安德烈·图波列夫的副手、经验丰富的航空设计师德米特里·马尔科夫负责。1952年4月27日,在莫斯科郊区的朱可夫斯基机场,试飞机“88-1”首次从跑道起飞,并进行了持续12分钟的首飞。苏联荣誉试飞员阿纳托利·别索诺夫后来回忆道:“那天,许多高级贵宾,包括航空工业部长彼得·德门捷耶夫,都来到了机场。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当时,像图-16这样的飞机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那天,由于天气原因,试飞员尼古拉·雷布科未能立即起飞。贵宾们在飞机周围走来走去,不时向图波列夫询问:‘什么时候飞?’刚开始,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没有回答,然后他说:‘你们为什么都找我?去找他!’他指着雷布科说。图波列夫认为,只有飞行员才能判断这种情况下是否适合飞行。”

图-16的工厂试飞持续了半年,总共进行了46次飞行。在试飞中,飞机达到了1020公里/小时的速度和6050公里的航程,超出了预定的技术指标。

在研发阶段,设计师和工程师非常谨慎,增加了超过10吨的起飞重量,这要求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前进行减重工作。这项工作在第二架原型机“88-2”上得以完成。尽管飞机在国家试飞结束前就被批准进入批量生产,但这一事实证明了这款飞机的高质量。

为了组织生产,喀山航空制造厂第22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采用了新方法和新技术。例如,引入了数学建模方法来绘制曲线和表面,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有在喀山的研发成果都被转移到另外两个生产中心——库比雪夫的第1厂和沃罗涅日的第64厂。整个国家的数百个企业和工厂参与了这款未来主力战略轰炸机的制造,提供了各种系统、设备和零部件。

第一架量产的图-16轰炸机于1953年10月29日升空。公众在1954年5月1日的阅兵式上首次见到了这架飞机。1954年春季,图-16开始正式服役。仅一年后,在图什诺的阅兵式上,已有54架图-16飞行在空中。生产在接下来的10年里持续进行,直到生产结束,共制造了1509架图-16轰炸机。

这架飞机以其流线型的外形、长长的后掠翼和后掠尾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发动机吊舱嵌入机身。飞机采用了现代材料和众多创新技术。例如,凭借配备有两组四轮转向车轮的起落架,图-16能够在土质和积雪的跑道上着陆。

该飞机配备了全新的大后掠翼和两台大功率米库林AM-3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安装在机翼根部。图-16能够携带一枚重达9000公斤(20,000磅)的常规FAB-9000炸弹(相当于英国的“大头盔”炸弹)或各种核武器,最大作战半径约4800公里(3000英里)。生产工作在三个航空制造厂进行:喀山航空制造厂、库比雪夫和沃罗涅日航空制造厂。

尽管图-16最初设计为高空自由落体轰炸机,但在1950年代中期,它被改装为可搭载早期苏联巡航导弹的型号。图-16КС-1(Badger-B)型可搭载AS-1导弹,作战半径达到1800公里(1100英里)。这些大型导弹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与米格-15战斗机相似,配备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射程约为140公里(85英里)。它们主要用于对抗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型水面舰艇。随后,图-16的多个型号被重新改装为搭载更新、更先进导弹的版本,其编号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图-16的通用型被制造成多个专用型号,包括空中侦察、海上监视、电子侦察(ELINT)和电子对抗(ECM)。从1954年到1962年,苏联共在三个制造厂生产了1507架图-16。经过民用改装后的图-16成为了图-104,主要用于苏联航空公司(Aeroflot)的民航客运。图-16也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埃及和伊拉克。图-16继续服役于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直到1993年。

使用和作战应用

在整个服役期间,图-16一直是战略威慑的主要航空工具。它在和平时期的使用与战时几乎没有区别。侦察机定期陪伴北约舰队在整个北海区域进行巡逻,而轰炸机则积极向位于塞米帕拉金斯克、新地岛等地的试验场投掷原子弹。为此,专门研发了图-16А型。总共至少投下了100颗原子弹。它还被用于投放尚在开发中的核武器模型。

其他国家的空军也使用了图-16。曾经,埃及空军的一支大型编队遭遇了失败。以色列空军摧毁了停放在跑道上的30架图-16。然而,这一事件只能归咎于埃及自身防空系统的组织不当。苏联空军在此之后广泛采用了掩体停机位。

图-16А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与图-16КСР-2–5、图-16КСР-2–5-11型导弹载机、侦察机和干扰机一起,图-16执行了对游击队基地的大规模轰炸和导弹打击任务。

图-16(Ту-16)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空军:共接收了30架图-16,作为苏联解体后的遗产。到1995年全部退役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空军:共接收了10架图-16,作为苏联解体后的遗产。到1995年全部退役。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空军:继承自苏联的18架图-16,至1995年全部退役。

东大

1959年购入若干架图-16,之后按许可生产,称为西安H-6。

埃及

埃及空军:使用过图-16KS、图-16T、图-16KSR-2-11、图-16R等型号,也曾使用中国制造的H-6。最后一架于2000年退役。到1966年,第65航空大队驻扎在开罗西部空军基地,拥有三支图-16中队:第34和第36中队装备轰炸型,第95中队装备可携带AS-1“犬舍”空对地导弹的图-16KS。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空军:共接收20架图-16,作为苏联遗产。至1995年全部退役。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空军(TNI-AU):1961年购入26架图-16KS-1。它们曾用于1962年“特里库拉作战”的准备阶段,当时印尼从荷兰手中收复西新几内亚(现为巴布亚和西巴布亚省)。还计划用于攻击荷兰海军的“卡雷尔·多尔曼”号“光辉”级航母。这些飞机全部驻扎于东爪哇马迪云的伊斯瓦尤迪空军基地,1970年全部退役。

伊拉克

伊拉克空军:拥有8架图-16和6架图-16KSR-2-11,另有4架B-6D(H-6D)。其中1架B-6D在两伊战争中被击落,2架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被摧毁,最后1架在2003年被摧毁。

俄罗斯

俄罗斯空军:从苏联继承了大量图-16。至1993年全部退役。

俄罗斯海军航空兵:也曾使用图-16。

苏联

苏联空军(后移交给各独立国家)

苏联海军航空兵(后移交给各独立国家)

乌克兰

乌克兰空军:从苏联继承了121架图-16,全部退役。

XB-70 项目成为国际航空史上最昂贵的计划

早在越南战争期间,图-22与B-58等机型刚投入使用,苏联的S-75“德维纳”远程地空导弹系统便已经部署,这几乎抵消了工程师们所有的努力。

20世纪60年代,防空导弹的射程与速度,以及弹道导弹打击范围的显著提升,迫使军方重新审视他们的作战理论。

战略轰炸机的目标,是成为能以极高速度和极高高度突破敌人防线的飞机。

最著名的美国项目是北美公司研制的 XB-70“女武神”轰炸机——这是一架全金属结构的飞机,采用了令人惊叹的布局设计,融合了数千项突破性的工程理念。

XB-70在两万米以上高空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飞行,理论上完全不受任何地面防御系统的威胁。

但这代价极其高昂:该项目成为航空史上最昂贵的一个(即便不计入间接支出和因几次致命事故导致的赔偿费用)。

尽管制造复杂且成本高昂,苏联T-4却是一架成功的飞机

但犯错的并不只有美国:苏联也开发了类似的钛合金高速轰炸机——T-4,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巡航速度达到每小时3000公里。该机航程较短,因为它的任务是发现并摧毁敌方航母舰队,这是对美国迅速发展的航母战力的一种回应。

这个项目,与其他许多类似项目一样,最终成为军事战略转变的牺牲品。“女武神”项目在1969年被取消,T-4也同样夭折:成本过于高昂,而导弹系统性能的大幅跃升使得这些飞机失去了必要性。

美苏两国随后都尝试用更简单、更便宜、更成熟的方案来延续这些理念。但这些尝试都未能突破图纸阶段: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米格-25截击机的出现,使人们最终彻底放弃了这种“高空高速突破”的轰炸机概念。

来源:胡侃kaow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