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珠江台热播25年的国民神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里,总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身影——她揣着瓜子就能撬动整条昌盛街的八卦风云,举着鸡毛掸子追租客的架势堪比容嬷嬷转世。
在珠江台热播25年的国民神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里,总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身影——她揣着瓜子就能撬动整条昌盛街的八卦风云,举着鸡毛掸子追租客的架势堪比容嬷嬷转世。
没错,她就是让全广东街坊集体患上"过年PTSD"的祝师奶!
但谁能想到,这个让街坊们咬牙切齿的"西关第一戏精",戏外竟是个隐藏的超级学霸?
住在康家对门的祝师奶用她的"夺命连环问"杀出重围。这个操着地道粤语的中年包租婆,堪称广东版"七大姑八大姨"集大成者。从康祈耀的婚恋状况到阿娇的牛杂秘方,没有她接不住的八卦,只有你不敢听的猛料。
但就是这个,让街坊闻风丧胆的角色,当年差点因为"太招人恨"被编剧写死!
剧组曾收到成麻袋的观众来信,有人扬言要给编剧寄刀片:"再不把祝师奶写走,我就去昌盛街泼红油漆!"
饰演者舒力生的儿子更是哭着求妈妈退组:"同学都说我妈是容嬷嬷转世!"
时间倒回1958年的广州,梳着两条麻花辫的舒力生绝对想不到,自己有天会成为全广东最"讨人嫌"的师奶。
当年那个在周总理面前献花的小学霸,可是手握北大保送通知书的顶级凡尔赛选手!
"阿爸,我要考解放军艺术学院!"16岁的舒力生一句话把全家吓出冷汗。
在那个年代放弃北大,简直比现在放弃藤校offer还要惊世骇俗。
老父亲愁得整宿抽水烟:"女啊,你知唔知'北大'两个字值几钱?"
但执拗的岭南妹仔硬是凭实力考上军艺,用录取通知书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初到北京的舒力生遭遇了人生最大危机——她引以为傲的"广式普通话"。
在军艺成了行走的笑话制造机。把"飞机"说成"灰机","吃饭"变成"次换",每次开口都引发课堂哄笑。
最惨的是排戏时,她一句"俺们东北那旮沓"活生生念成"鹅们东北那卡达",直接把老师气到罢排。
但这些挫折并没有打败她,这个要强的广东妹开启疯狂特训模式:天没亮就蹲在操场念绕口令,把《新华字典》当枕头睡,甚至发明了"辣椒练声法"——每次发不准翘舌音就生嚼小米辣。
一年后,当她字正腔圆地主持全校晚会时,曾经笑她的同学惊掉了下巴。
80年代她主持的《学讲普通话》火遍岭南,堪称广普互译界的"活字典"。
当年多少靓仔追女仔前都要熬夜看她的节目,就为能说句标准的"你好"。
但千禧年突如其来的危机让这位语言大师慌了神——随着普通话普及,节目收视率断崖式下跌。就在此时,《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递来橄榄枝。
导演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舒老师,您不想让全国观众都见识下地道的西关文化吗?"
第一次看到关于“祝师奶”的剧本,舒力生差点掀桌子:"这个八卦精跟我本人差十万八千里!"
但很快她就悟出了反派生存之道:在片场随身携带小本本记录街坊大妈的神态,甚至乔装成清洁工去茶楼"偷师"阿婆们扯闲篇的姿势。
最经典的追租戏码背后藏着心酸:为演出包租婆的彪悍,50多岁的舒力生穿着人字拖连追八条街,中途摔得膝盖淤青还要摆出凶神恶煞的表情。
导演喊卡后她瘫坐在地的样子,被剧照师抓拍成"史上最惨师奶"表情包。
随着《外来》火遍全国,舒力生开启了"反派专业户"的奇幻之旅。
在《方谬神探》里她是让张卫健都发抖的毒舌老太太,《继母后妈》中又化身心机深重的豪门恶母。
最绝的是回《七十二家房客》客串,她愣是把三句台词的龙套演成了全网热议的"最强嘴炮王"。
面对年轻观众"求祝师奶下线"的弹幕轰炸,65岁的舒老师玩起了新媒体。
她在抖音开通"师奶茶馆",用粤语Rap回应黑粉:"我知你哋想我走,偏偏日日都要守(候)~"视频点击量破百万,直接带火"暴躁师奶"系列表情包。
脱下戏服的舒力生,其实是位深藏不露的文艺女神。
她家的书房藏着绝版戏剧典籍,阳台种满获奖的兰花,周末还要去老年大学教即兴表演。最让街坊惊掉下巴的是,她竟是广场舞界的"隐形王者"——自创的"师奶disco"舞步在荔湾公园引发模仿狂潮。
如今66岁的她依然保持着令人咋舌的精力:白天在剧组骂街,晚上给孙子辅导普通话,凌晨还要在粉丝群抢红包。
被问及长寿秘诀,她神秘一笑:"日日同班后生斗智斗勇,想唔年轻都难啦!"
从北大弃儿到军艺校花,从普通话教母到金牌反派,舒力生用大半辈子诠释了什么叫"人生如戏"。
当我们在荧幕前对着祝师奶咬牙切齿时,或许也该感谢这位老戏骨——正是她"豁出去"的演技,让我们对市井人生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下次我们见到昌盛街那个叉腰骂街的身影时,不妨在心里默默致敬:这位"恶婆婆",可是隐藏着中国电视史半部风云的宝藏演员啊!
来源:娱乐的影视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