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国目前共有40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5万亿美元(约合10.95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近三成,仅次于美国,稳居全球第二。
股融易资讯今日话题
---
《2025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总估值达1.5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
近日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国目前共有40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5万亿美元(约合10.95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近三成,仅次于美国,稳居全球第二。
报告指出,在估值分布上,10-20亿美元区间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占比57.7%,但其总估值仅占20%。而超级独角兽(估值百亿美元以上)仅有18家(占比4.4%),却贡献了43.6%的总估值(约6567亿美元),展现出资本市场的高度集中效应。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其中,新消费与零售(66家)、人工智能(61家)、集成电路(54家)、智能装备(54家)、医药健康(43家)合计占据68%的企业数量。在估值方面,人工智能领域以4612亿美元领跑,新消费与零售(2039亿美元)和集成电路(1925亿美元)紧随其后。此外,人工智能行业的平均估值达75.61亿美元,远超电子商务(61.85亿美元)和新能源智能汽车(54.31亿美元)。
从城市分布来看,独角兽企业仍主要集中在北上深杭广五大城市,合计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北京独占鳌头,拥有115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5949亿美元,成为全国“双料冠军”。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分别拥有65家、35家、24家和23家独角兽企业。五城总估值占全国七成以上,反映出国内创新资源和资本的高度聚集。
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独角兽企业持续快速成长。政府在资本、人才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本土市场的规模优势及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也为新兴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沃土。报告显示,近1/3的独角兽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这些硬科技企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尽管如此,中国独角兽企业仍面临挑战。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安全风险、创新人才短缺等问题,仍然是影响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瞪羚企业(高成长性中小科技公司)正以更快的速度抢占细分市场,成为创新“第二梯队”。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专家认为,全球化将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必选项。例如,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表示,中国企业需加速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实现“零时差”出海。同时,牛津大学专家戴维·约翰逊指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未来应加强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领域的跨国研发,以应对全球化挑战。
整体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正以“硬科技+大市场”双引擎驱动全球创新格局。未来,如何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优化,将成为决定这些企业能否进一步崛起的关键。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华为2024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越来越多企业把AI+提升至战略层面
在经历了去年的AI“百模大战”、各方竞相大幅降价之后,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AI使用门槛急速降低,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AI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多地也纷纷加码对AI、机器人等赛道的政策支持,从算力服务到场景落地,从算法攻坚到产业聚合,从数据融合到生态优化,着力方向更加具体。从商业模式到产品革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跑步入场,把“AI+”提升至战略层面高度。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AI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影响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信证券:国产引领算力景气 应用拐点逐步来临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预计 2025 年计算机行业收入稳健增长,算力、信创、AI 应用等方向表现突出。建议把握 AI 主线机遇,关注 AI Agent、算力主线及相关板块,同时兼顾信创、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结构性机会。
华泰证券:全球 AI 算力侧投资加码有望驱动光通信等板块厂商业绩延续向好
华泰证券预计 2025 年一季度通信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剔除权重股后增幅达 49%。电信运营商利润稳健增长,光通信头部厂商受益 AI 算力投入和 400G&800G 需求提升,IDC 因智算中心需求迎来拐点,军事通信景气度有望修复。展望二季度,全球 AI 算力投资加码将推动光通信、云网设备、IDC 等板块业绩向好,物联网模组需求持续复苏,运营商板块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中信建投:机器人依然是本轮科技变革、AI变革的交汇点,回调依然是买入机会
中信建投指出,随着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即将上市,华为系整车关注度提升。后续整车板块将进入密集新车发布和订单催化月,同时商用车以旧换新补贴超预期,重视商用车配置价值。当前机器人存在技术、量产、应用等多方面迭代进程,产业趋势未变,机器人依然是本轮科技变革、AI变革的交汇点,回调依然是买入机会。同时,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打造就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北京成立百亿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举办,发布了百亿元的基金项目,聚焦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上发布了百亿规模的“中关村战新基金”,将对一批优质的硬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培育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此外,在论坛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家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中关村相关基金的投资,签约总额近2.5亿元。
OpenAI在软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筹资400亿美元
OpenAI周一表示,它将在软银集团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融资400亿美元, 估值3000亿美元,融资用于推进人工智能研究、扩大计算基础设施和增强其人工智能工具。该公司表示,它希望为每周使用ChatGPT的5亿人提供越来越强大的工具。
欧莱雅一天出资两支基金
3月31日,天图投资、凯辉基金接连宣布与国际美妆品牌欧莱雅达成合作,分别成立“美丽领航基金”和“凯辉创美未来基金”,聚焦中国美妆相关产业投资、孵化、科技创新合作。
以下是【股融易资讯】为您整理的今日股权融资事件
---
沃镭智能完成超亿元Pre-IPO轮融资
近日,汽车电子测试领域企业沃镭智能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融资,同创伟业与战略合作伙伴江夏科投联合领投,同创伟业作为老股东持续加码。
「RoboScience」完成数千万种子轮融资
近日,具身智能公司「RoboScience」(北京机科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种子轮融资,由零一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拟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搭建。
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具身智能领跑企业「千寻智能Spirit AI」宣布完成 5.28 亿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 Prosperity7 Ventures(P7) 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华控基金等多家资本深度参与,华发集团、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与上市公司浙江东方在杭州共同发起设立的善富科创子基金战略加持。
「至格科技」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
近日,微纳光学企业北京至格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至格科技”)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本轮融资由嘉新创禾与某光电科技上市公司联合投资。
来源:股融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