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外长埋怨西方:得不到的印度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中国有持无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09:15 1

摘要:“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我们昨天认知中的模样了。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西方的战略目标……西方将中国社会塑造成了一个典范,他们赞美中国取得的成就,颂扬中国辉煌的历史,同时却对印度大加贬低、甚至是不屑一顾,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然。”

“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我们昨天认知中的模样了。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瞩目西方的战略目标……西方将中国社会塑造成了一个典范,他们赞美中国取得的成就,颂扬中国辉煌的历史,同时却对印度大加贬低、甚至是不屑一顾,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然。”

我在开头给大家复述的这段话,出自印度外长苏杰生之口。印媒《今日商业》最近主办了一场名为“思维激荡峰会”(BT Mindrush)的公开论坛,苏杰生作为特别贵宾受邀出席,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不要试图去理解一条舔狗的想法,你要是理解了,那就意味着你也成了舔狗

谈到中印两国如今的发展差异问题,苏杰生在演讲中给出了一个我身为中国人此前从未设想过的观点。他觉得印度在当今世界上之所以步履维艰、发展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厚中薄印”。他埋怨西方过分偏爱中国,给予了中国太多的赞美,同时却不肯给予印度哪怕是多一个肯定的眼神,甚至还要动辄打压印度、贬低印度。但凡西方愿意对中印一视同仁,印度现在没准就能发展得和中国一样好了,甚至比中国更好。

为了给自己的这番高见找补一个合理的解释,苏杰生把老皇历一翻就翻到了200年前。按照他的说法,西方并不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厚中薄印”,这个捧中贬印的历史进程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的英国殖民时期:

“过去这些年发生的一切,本质上不过是过去200年历史惯性的延续。早在殖民时期,英国就对印度进行系统性的打压,一方面削弱印度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贬低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而与此同时,英国却出于战略考量,反过来支持并宣扬中国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就。”

“西方人之所以如此抬举中国,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在和沙俄进行‘大博弈’。英国人很担心沙皇会把一整个中国囫囵吞下,为了对抗沙俄的影响力,西方就不得不时常把中国塑造成班上那个最受宠爱的‘好孩子’。事实上,只要是对历史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当时吹捧中国吹得最厉害的,恰恰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尤其是那些美国的‘传教士’,比如历史上首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中文说得比英语的还溜的赛珍珠(Pearl S. Buck),她的文学作品就是西方塑造中国‘好孩子’形象的早期典型。”

能把赛珍珠(右)的文学作品给当成西方讨好中国的典范也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

苏杰生越说越愤慨,等聊完了中国再把话头转回印度,他为印度愤愤不平的情绪就显得更加强烈了:

“身处在这样一个叙事主导权力的世界秩序中,和中国相比,我们印度的起点更低,处境也更艰难——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让世界感知到印度的存在。”

“印度的国际形象之所以差,我们之所以在这场关乎国家尊严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下风,是因为我们的起点本身就比别人的低。印度在昔日强大时陷入了沉睡,而醒来之后的世界已然物是人非。也正因此,所以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我们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完苏杰生这番高论之后,心里都是什么想法,我反正是感觉苏杰生这印度外长当的越来越像是个没能熬成婆的小媳妇儿。什么叫做“印度的国际形象不好都是因为西方‘厚中薄印’?”有你这么甩锅的吗?你这哪像个14亿人口大国的堂堂外长啊,我看你苏杰生这说话做事和祥林嫂也没什么区别了,一天天啥正事不干,逮着个人就跟那儿絮絮叨叨,搞得好像过去200年来全世界就你们印度遭遇了家门不幸似的。

上一次看一个印度人发表高论能把我看得这么无语,还是那个给自己起名“高兴”的旅华印度学者。他在凤凰卫视的连线节目中听到中国嘉宾说“我们中国不拿你们印度当对手”,这哥们当时就急了,“我就说你们中国人瞧不起我们印度吧,你们甚至都不愿意拿我们当对手!”

苏杰生这次的高论之所以会引起我的注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西方眼中的中印都是个什么形象”这个问题上,他的看法和我们这边的主流观点完全是反过来的。我们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在国际社会——四舍五入其实就是西方社会,我们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之所以那么不堪,无论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还是不堪,其根本原因其实并不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是我们被西方给PUA了,为了打压我们西方宁可去吹捧印度。

这难道是因为印度的发展比中国更好吗?不,单纯就是因为西方见不得我们好,所以才故意把印度这么个玩意给捧起来恶心我们罢了。但凡西方给予中国的国际待遇能有印度的一半,比如国际环境,我们过去这些年没准还能发展得更快些。

但是历史这个东西是不能够假设的。当中印两国都有人觉得对方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势必意味着有一方的观测结果肯定出现了偏差。因为现在中国发展起来的,而且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善,这些都是印度所没有的东西,所以印度人自然觉得自己才是被真正打压的那个。

印度人对苏杰生这番话的理解和我们也不一样,他们就觉得西方是在集体迫害印度,我寻思这应该也算是印式赢学的一种表现了

但其实身为过来人的我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心理纠结和中印两国本身都没有关系,根子还是出在西方。你把自代入到西方中心论的视角下去凝视自己,你看到的自我肯定是被异化的。西方人在乎中印到底谁好谁差吗?人家才不在乎,人家在乎的是怎么在中印之间搞拉踩才能使西方的利益最大化,你越在乎它的想法就越是容易被它套路。

苏杰生其实自己也意识到了,印度人看待西方的这种心态并不健康,但就算是他也跳不出来,就算是他也沉迷于那种给西方当舔狗的自虐感,无法自拔。虽然嘴上总是不要,但实际上身体比谁都诚实。别看今天被西方PUA了恼羞成怒,要是明天一早收到人家发过来的消息,“我早饭想吃肠粉和胡辣汤”,他照样屁颠屁颠地坐着高铁过去买。

无论中印,在西方眼里终究都是局外人。人不自爱而求人爱之,未之有也

说到印度人喜欢给西方当舔狗,爱在西方面前和中国争宠这事,我最近还真就碰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美国网红甲亢哥最近不是在中国各地搞直播吗?完了还去了趟河南的少林寺,过了把当武僧的瘾,相关视频在外网上传播热度高得那是一塌糊涂。甲亢哥在X上的代运营账号就这事发了条动态,说了句“天下武功出少林”(the birthplace of Kung Fu),结果有印度网民闻着味儿就过来了,完了在评论区里开口张来:

“Sorry Sir,天下武功并非出自中国,达摩祖师才是中国功夫的祖师爷,我们印度南部同样也是武术的发源地。中国功夫虽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但追根溯源本宗还是在我们印度。”

你永远不知道印度人会在什么地方冒出来给自己刷存在感

后来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中国网友吐槽这事,我觉得他吐槽得真准:

“印度说这话,约等于姆巴佩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越来越好,是因为他的非洲老乡马斯克开源了,四舍五入,约等于非洲文明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差不多就是这么乱的联系。”

我觉得以苏杰生为代表的这群印度人,他们现在的心态多少有点像是《小李飞刀》里的阿飞,明明自身条件其实还可以——你们别笑,印度只是比不了我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它也是独一档的存在,却偏偏就是要当林仙儿(西方)的舔狗,结果林仙儿还就喜欢吊着他。她那点朱唇天下谁要来尝都可以,唯独阿飞不行。但就算林仙儿都绿茶都这个地步了,阿飞也依然对她心存幻想。

不管阿飞如何努力,林仙儿从来也没拿正眼看过他一眼

现在眼看中国好不容易熬成李寻欢了,左手搂着杨艳(俄罗斯),右臂搭着孙小红(美国),再看看自己,和新中国几乎是同时建国的,结果发展到现在在国际上还是人厌狗嫌,印度人觉得不平衡是正常的,他要是没这感觉那就不是印度人了。

事实证明,哪怕是贵为唯心主义赢学至尊的印度,他们的那套赢学逻辑也不是绝对闭环的,时不时还是会受到唯物主义和绩效主义的影响的。印度人想要真正破除困扰了自己多年的自卑情结,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抛弃唯心主义的赢学理念,尊重唯心主义的绩效科学。你阿飞别管林仙儿拿不拿正眼看你,把你自己的功夫练好了,天下愿意攀附你的人自然趋之若鹜。

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话我估计和印度人说了也没用。所以,人家既然爱当舔狗,就让人家当去吧,爱舔谁舔谁,只要别来挨我们就行。我们自己怀里依偎着的那俩都快哄不过来了,谁有兴趣去关注一条舔狗的想法啊?更不要说开导他丢掉恋爱脑,当个正常人了。和舔狗当过朋友的人都知道,没事少去好为人师,你以为你是在帮他,他没准还会反咬你一口。

印度嘴上说不想当西方的舔狗,实际上那幅抓耳挠腮的模样谁都看得出来

所以和舔狗打交道,尽量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就行,这帮人的暗恋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恋,情绪价值才是所有舔狗追求的核心回馈,这一点和赢学家们所倡导的如出一辙。

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生活中遇到傻叉了怎么办?支持对方的一切观点,直到把他培养成一个大傻叉”。

我觉得以后我们对印度也应该这样。

不要说“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而是要说“舔吧,舔吧,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来源:孤烟暮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