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滑近17%,广汽集团如何破局?| 年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08:31 1

摘要:新年伊始,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正式完成董事会换届,冯兴亚接替曾庆洪出任董事长。这一人事变动恰逢广汽集团面临近五年来最严峻的业绩考验,在此背景下,冯兴亚是否能够带领广汽集团成功破局,备受业界关注。

2024年广汽集团营收创4年来新低,降本增效成为破局关键,并力争在3年后,自主板块销量占比提升至60%

文|宋立伟

编辑 | 赵成

新年伊始,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正式完成董事会换届,冯兴亚接替曾庆洪出任董事长。这一人事变动恰逢广汽集团面临近五年来最严峻的业绩考验,在此背景下,冯兴亚是否能够带领广汽集团成功破局,备受业界关注。

3月29日,广汽集团发布年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1077.84亿元,同比下滑16.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3.51亿元,同比降幅达221.8%。其中,营收表现是广汽集团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滑。

销量方面,2024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新车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其中,合资板块的两大支柱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下滑明显,前者累计销量47.06万辆,同比下滑26.5%;后者累计销量73.8万辆,同比下滑22.3%。以广汽传祺、埃安组成的自主板块累计销量78.9万辆,同比下降11%。

尽管合资板块下滑更为突出,但其仍是广汽集团的“顶梁柱”。无论在销量还是销售收入方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依旧贡献了超过60%的业绩。这与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变化形成强烈反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在华零售份额跌至27.5%,创历史新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的崛起,全年累计新车零售1390万辆,市场占有率增至60.5%。不仅如此,2025年前两个月,主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差距仍在持续扩大。

由此,广汽集团已经启动“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战略。在业绩沟通会上,冯兴亚表示,就自主品牌来说,集团已经从此前的战略管控转变为现在的经营管控,实现了自主品牌研产供销统一调度,降本增效成绩显著。

据他介绍,截至3月底,广汽集团已经初步完成对自主品牌研产供销核心领域的经营管控,整合原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并设立产品本部、财务本部、采购本部和品牌营销本部,其他领域整合也会很快完成。

合资板块方面,自3月6日广汽丰田推出铂智3X以来,表现超出预期,日均订单超过400辆。在冯兴亚看来,这是丰田DNA与本地化融合的成功案例,同时也说明了,如果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继续保持领先或者不要落后,那么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然大有希望。

此外,由他主导的广汽与华为的深化合作也有望成为广汽集团新的增长点。冯兴亚透露,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创造了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双方有不同分工,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发挥各自优势,目前,双方合作的华望汽车已经正式注册成立,两边的团队也已初步搭建起来,在产品方面华望汽车主要是30万级的高端智能车型。

合资板块收入缩水超25%

据广汽集团披露,2024年,广汽集团营业总收入1077.84亿元,同比下降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4亿元,同比下滑81.4%,扣非净利润亏损43.51亿元,同比降幅达221.8%。同时,公司毛利率下降0.52个百分点。

其中,合资板块销量下滑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

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广汽本田全年销量47.06万辆,同比下滑26.52%;广汽丰田销量73.8万辆,同比下滑22.32%。尽管两家合资企业销售收入合计占比仍达66%,但与2023年相比均缩水25%以上。

具体来看,2024年广汽本田销售收入682.5亿元,同比下降27%;广汽丰田销售收入1095.5亿元,同比下降28%。作为昔日的“利润奶牛”合资品牌地位动摇,而自主品牌又尚未填补盈利缺口,这对广汽集团来说相当于双重压力。

据统计数据,2024年,广汽埃安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0%至374.2亿元。相比较而言,广汽传祺贡献更大,但增长同样乏力。2024年,该品牌销售收入540亿元,同比下滑6%。

另外,合创汽车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广汽集团的财务压力。据广汽集团披露,2023年和2024年前11个月,合创汽车分别亏损18.4亿元、11.3亿元,两年累计亏损约30亿元。

在车市“价格战”背景下,广汽集团为维持市场份额投入约180亿元销售补贴。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销量大幅下挫的局势,但也使公司盈利情况进一步承压。

然而,这并不影响广汽集团充裕的现金储备。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广汽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472.84 亿元,相较2023年的458.65亿元,增加14.19亿元。

海外市场逆增,撬动14.72%毛利

在整体业绩低迷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成为广汽集团2024年唯一增长亮点。年报显示,2024年,广汽集团汽车出口量达12.7万辆,同比增长67.6%,其中自主品牌占比83%,销售毛利率14.72%,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9.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620万辆,同比增长5.8%。对这个判断,冯兴亚表示赞同。

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会成为今年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尤其是在 PHEV和REV 上。由于市场基数比较小,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增幅会更高,尤其是在欧洲、中东、巴西等新兴市场,这个特点会更加明显,中国车企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预计会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同时贸易壁垒也会增加。

“对于广汽来说,我们在2025年制定的整体出口目标是18万辆,增幅目标还是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据冯兴亚具体介绍,广汽国际将布局亚太、欧洲、独联体、中东非洲、 中南美洲五大区域市场,并在这些市场建立经销服务网络,形成至少“ 1个十万辆级+11个万辆级 ”战略市场的发展格局,同时,在独联体、亚太、欧洲及美洲等区域内国家建立子公司,开启直营模式。另一方面,他们会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

按计划,广汽集团海外工厂将坚持轻资产、小投入、快产出策略。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 ”政策,对于战略性重点市场以及政策性区域市场考虑海外建厂,开展现地化生产。

“当然,不同国家的方式不一样,但从CBU(整车产品直接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是大趋势,我们会在海外进行本地化生产,今年会新增几个本地化的生产地点,通过本地化的生产去适应当地的一些法规或关税的要求。”冯兴亚表示。

三年冲刺自主销量占比60%

冯兴亚在业绩说明会上详解广汽集团未来战略,与华为的合作及自主品牌一体化改革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

此前,广汽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并于近日宣布成立新公司“华望汽车”。据冯兴亚透露,华望汽车主要面向30万级高端客户,详细的产品定义、产品定位主要由华为主导,更多细节他们还在跟华为进一步研究,适当时机就会公布。

“我们和华为的合作是要创造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在稳定的合作状态下,华为和我们有不同分工,双方发挥各自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冯兴亚介绍称,在新公司、新品牌、新团队的共创下,广汽和华为不仅在产品开发合作,更关键的是在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既保留了以主机厂为主导的特征,又融合了智选模式才有的深度参与营销的分工,由此,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双方的优势。

在冯兴亚看来,此次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创新和特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以产品为例,消费者需求洞察和产品定义是由华为负责,广汽拥有华望团队的决策权限,在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定义上既有权利也有责任。其二,新公司的建设以主战+主建的模式进行管理流程和体制架构的搭建,以此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自2024年底已经启动自主品牌一体化改革,整合传祺、埃安及研究院资源,设立产品、财务、采购、营销四大本部。据悉,改革后,该公司产品开发周期目标从24个月缩短至18个月到20个月,预计采购成本下降10%。冯兴亚指出,一体化改革的核心是打破组织壁垒,例如传祺与埃安此前独立采购导致规模效应缺失,整合后通用零部件采购成本可降低15%-20%。

在智能化领域,广汽计划2025年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并将高速NDA功能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2025年是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开局之年,至2027年,广汽希望旗下自主板块销量占比提升至60%,达到200万辆,相当于三年翻一倍,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来源: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