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海葬要花多少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08:38 1

摘要:至今我仍不喜欢刷视频,我每天听书听播客,在家里手机声音外放,我老公倒是从来没嫌我吵。但他若是刷短视频的声音传到我耳朵里,我就想炸,让他小点声。

看到一则消息,是一条视频,我没打开。

看标题就知道所言何事。

至今我仍不喜欢刷视频,我每天听书听播客,在家里手机声音外放,我老公倒是从来没嫌我吵。但他若是刷短视频的声音传到我耳朵里,我就想炸,让他小点声。

视频说“青岛举行集体海葬活动 本地户籍逝者减免1000元 家属:逢年过节就来海边看看……”

两年以前,我一直以为海葬、树葬都是逝者家属自己安排的,找个海边或找条船把骨灰撒海里、埋树底下就行了,还要报备?还要缴费?

电影《美国小说》中,作家的妹妹突发心梗去世,火化后,一家人到海边读完妹妹留下的信,作家往海里抛洒她的骨灰。这时,一个邻居走过来,问:那些是人类遗骸吗?你们有许可证吗?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早就忘了,唯独记得这一幕,大概是因为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骨灰是不能随便撒的,是要有许可证的。

清明节将至,新闻消息中有丧葬祭奠的内容不足以奇。

我好奇的是青岛的集体海葬,“本地户籍逝者减免1000元”,那原本应该花多少钱?是收费1000全部减免,还是花得更多打了个折?普通人死不死得起?

若是死不起,还是健康地好好地活着更划算。

还有就是上个月我读了本书,《我在海葬船当船长》,各种的机缘巧合,关注到“海葬”这个话题。在微博上还看到一个大仙说不能海葬,对后代不好,海葬那不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吗?不就是挫骨扬灰了吗?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前段时间读到一段话,大意是说:中国人被养老恐惧控制的一生。工作是为了养老,结婚是为了养老,生孩子还是为了养老。

很多人一生都在为临死前那几年做准备,一辈子都活在未来,而不是活在当下。怕老了病了没人照顾,怕死的时候儿女不在床前,怕死了没人上坟……

我姥姥那代人,年纪轻轻的四五十岁就做好“老了”要穿的衣服,甚至打好了棺材放在家里等着。要说这是一种对死亡的乐观和豁达态度,我觉得也讲得通。

毕竟我们现在也几乎没有什么死亡教育。家人之间也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以为不吉利。

我也就是因为临近清明节,才写这个话题。

想说:人要活在当下,活在日常,活得尽兴。

谁知道未来会怎样?有的人四五十岁就走了,因为生病因为意外因为无常,连养老的机会都没等到。

如果一辈子都在为临死的几年做准备,抠抠搜搜,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也不舍得观世界……不觉得亏了吗?年轻时候都没好好享受过。

我以为人生最后的境界是:无悔。

老了,不能动了,躺在床上,回想这一辈子,还觉得:人间值得,无怨无悔。还想再重启人生。

在那之前。好好生活。活在当下。

关于海葬费用和流程,分别问了豆包和deepseek。

省流版:

在青岛,海葬需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不能私自进行,这是为了确保海葬活动的合法性、有序性以及符合相关环保等要求。

骨灰自行撒海不可行 ,属于违规行为。

青岛海葬的正常流程及收费情况(来自豆包)

市民可拨打海葬服务专线进行咨询、预约。

目前青岛有“公益性海葬”和“一对一包船海葬”两种方式:

公益性海葬:免费。若参加海葬葬礼的人数超出规定(参加撒海活动的丧属不超过 4 人),每超一人收费 50 元。外地人申请到青岛海葬,每具骨灰收取500元。

一对一包船海葬:豆包说4800-9800元不等;deepseek说5800-13800元不等。

来源:大婷聊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