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3月30日00时05分,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航
——狄德罗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3月30日00时05分,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目前,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共执行过9次发射任务,技术状态、管理流程渐趋成熟稳定,发射场流程也从最初的35天逐步压缩至24天,进一步提升了高轨卫星的发射频次和能力。这是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在今年的首次发射,后续还将执行多次发射任务。
#中央批准“331”立项五十周年1975年3月31日2025年3月31日是中国“331”卫星通信工程立项50周年纪念日。1975年3月31日,中央批准了我国卫星通信工程“331”项目,1984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标志着该工程圆满成功。在纪念日之际,珍贵影像《飞向太空》重现了当年发射任务的风采。戚发轫院士回顾了工程历程,指出“331”工程是周总理、毛主席批准的最后一个重大航天工程,工程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实现了卫星长寿命目标。该工程不仅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还使卫星通信走进千家万户,提升了电视信号覆盖率,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14颗卫星助力缅甸震后救援28日,缅甸中部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调度在轨卫星,安排14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
截至29日下午,已安排卫星成像20次,获取灾后有效数据16景,共享历史数据3景。接下来,将开展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获取工作,持续为震后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
3月下旬以来,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局部地区发生森林火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及时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为灾害救助提供支持。
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资源卫星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综合统筹、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高分四号卫星、高分一号卫星、环境减灾二号B星、高分一号04卫星、资源三号03星等11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截至3月25日,已安排卫星成像22次,获取灾后数据29景,第一时间为国家部委及相关单位提供灾情状况信息。
资源卫星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有关火灾状况,安排专人开展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获取工作,持续为灾后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
#方榕出任中兴通讯董事长信息通信行业资深专家,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从业、研发及管理经验。
3月31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当日召开的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选举方榕为公司董事长。同日,中兴通讯第十届董事会聘任了公司新一任高级管理人员,徐子阳继续担任中兴通讯总裁,王喜瑜、李莹、谢峻石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分别负责研发、财务、运营管理及营销。方榕在致员工信中回顾了中兴通讯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强调公司从2G到5G的跨越,以及在行业周期和外部环境变化中的坚韧成长。她致敬前董事长李自学在艰难时期带领公司走出低谷的贡献。方榕指出,当前全球已进入AI驱动的产业革命,中兴通讯将从“全连接”向“连接+算力”转型,强化技术创新,传承企业文化,推动公司持续增长。她表示,中兴通讯将继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推动数智技术融入千行百业,践行绿色低碳倡议。方榕是信息通信行业资深专家,曾在中兴通讯担任高级副总裁,拥有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业界认为她的全球视野和经验将助力中兴通讯在5G向6G演进、算力升级和AI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新突破。
#上海发布“浦东税收11条”,率先推进卫星发射等新业务退税落地3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发布11条浦东引领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税收征管服务措施(以下简称“浦东税收11条”),主要围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增强外商投资新引力、创新征管服务新模式三方面,推出11条举措,涉及出口退税、离岸贸易税收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退税方面,浦东税收11条提出在上海市率先推进卫星发射及在轨交付、中高端航天器维修、飞行员跨境培训等新兴业务退税政策落地,提升大飞机园区能级与产业聚集度。
#人类首次极地轨道载人任务将于4月1日发射Fram2任务总时长86小时38分钟(约3.5天),四名乘组将飞越北极55次、南极56次。据space网站消息,蓝色起源公司为其具有历史意义的NS-31旅游航班确定了发射日期。此次飞行定于4月14日上午9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格林威治时间13点30分),将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发射场发射。
NS-31任务将搭载一支全女性乘员队伍,乘坐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飞向太空边缘后返回。这支队伍星光熠熠,成员包括民权活动家阿曼达・阮,她将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越南裔女性;CBS早间新闻联合主持人盖尔・金;流行巨星凯蒂・佩里;电影制片人凯丽安・弗林;企业家、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箭科学家艾莎・鲍;以及记者、慈善家劳伦・桑切斯,她还是蓝色起源创始人、亿万富翁杰夫・贝索斯的伴侣。
蓝色起源在博客中宣布发射日期的同时,首次公布了NS-31任务的徽章。徽章上描绘了“新谢泼德”火箭飞向星空,旁边有六个轮廓代表每位乘员。徽章上围绕火箭的六个符号,分别象征着机组成员的特质或成就,比如天平代表阿曼达・阮对倡导民权的承诺,星星代表艾莎・鲍“设定远大目标的抱负”,麦克风代表盖尔・金“向世界分享重要故事的决心”等。
“新谢泼德”火箭配备可重复使用的助推器和乘员舱,乘客将在11分钟的短途飞行中体验约4分钟的失重状态,并能俯瞰太空的黑暗和地球的曲率。该航班飞行是自动驾驶的,无需飞行员操作。此次NS-31任务是蓝色起源的第11次载人旅游飞行,其上次飞行在2025年2月25日,当时的乘员组自称“完美十人组”。此次全女性乘员的太空之旅,不仅是蓝色起源商业太空飞行的又一次突破,也为太空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引发全球关注。
#法国Anywaves公司将在美设立卫星天线工厂开设500平方米工厂3月27日,法国卫星天线制造商Anywaves公司宣布,为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将在美国开设500平方米工厂,自研卫星天线和射频有效载荷,2026年实现投产。该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为美国麦克萨公司(Maxar)、空客防务公司、泰阿空间公司等提供天线产品并已经实现盈利。
3月27日,美国博思艾伦技术与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提出“璀璨蜂群”(Brilliant Swarms)天基导弹防御系统方案。该系统拟由1000~2000颗质量40~80千克的小卫星组成。卫星将分布在300~6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共20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部署100颗卫星。大型火箭单次可发射100颗卫星。
与现有地基导弹防御系统中通过单发导弹进行目标拦截不同,该天基系统内每颗卫星都具有通信、跟踪和拦截功能,可通过AI联网作战,在目标导弹上升和中段飞行早期阶段协同多个卫星脱离轨道、瞄准,通过高速撞击摧毁导弹。卫星约40%的质量将再入大气并烧毁,约10%将掉落地面。该天基导弹防御系统与现有地基导弹防御系统互为补充,成本仅250亿美元,远低于地基导弹防御系统650亿美元的成本。
该天基系统预计在3年内完成合作目标拦截能力验证,4年内完成多个非合作目标拦截能力验证,5~7年内完成全面部署。
#Atheras Analytics SAS完成了欧空局与欧盟安全连接相关计划下地面段软件的关键设计审查Atheras Analytics SAS成功完成了欧空局(ESA)与欧盟安全连接计划下DEIRISS地面段软件的关键设计审查(CDR)。DEIRISS软件由欧空局资助开发,旨在支持IRIS²项目的资格认证和验证工作。该软件能够为多轨道卫星星座提供地面段权衡分析、性能评估和操作概念设计,同时考虑天气对Ka波段和Q/V波段链路的影响。欧空局电信和系统工程师Daniel Arapoglou对Atheras Analytics SAS的工作质量和工具交付速度表示赞赏,认为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卫星通信工程、软件编程和用户界面设计有效融合。Atheras Analytics SAS总裁James Youdale表示,通过CDR认可了其工作质量,该技术将帮助欧空局确定最佳网络设计,确保地面段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马斯克称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场集会上称,“美国就像一艘大船,人们必须同舟共济,不能弃船而逃。”马斯克称,他“死也要死在美国,哪儿也不去”。他还看似半开玩笑地称,他“也许会去火星,但那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马斯克3月15日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预计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马斯克说,如果这次登陆顺利,则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卫星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