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拨死士是徐骁为儿子准备的,原本徐骁想按照天干之数培养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名死士,但由于死士培养的难度太高,等徐凤年和老黄踏上落魄江湖行时,也只调教出来了甲乙丙丁戊五名死士,在狗刨江湖似的三年游历中,乙和丁为救徐凤年相继阵亡了,所以等到雪中开篇的时候,只
雪中开篇没多久,烽火就给全书挖了一个大坑,那就是徐凤年身边的两拨死士。
第一拨死士是徐骁为儿子准备的,原本徐骁想按照天干之数培养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名死士,但由于死士培养的难度太高,等徐凤年和老黄踏上落魄江湖行时,也只调教出来了甲乙丙丁戊五名死士,在狗刨江湖似的三年游历中,乙和丁为救徐凤年相继阵亡了,所以等到雪中开篇的时候,只剩下了甲、丙和戊三名天干死士。
另一拨死士是吴素为儿子准备的,吴素去世的比较早,只来得及给儿子准备两名死士,不过这两名死士在雪中开篇的时候都还活着,所以徐骁夫妇二人总共给儿子留下了五名死士。
从被灌醉的褚禄山口中,徐凤年知晓了自己身边存在着两拨死士,然后梧桐苑中办事滴水不漏、说话简洁明了的青鸟就成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在徐凤年单刀直入地询问下,青鸟保持沉默,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不过她的这个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等到徐凤年将武当老掌教王重楼所传的大黄庭修到二重天阁,能够听到周围人的心跳声后,刻意对呼吸做了掩饰的红薯也被他揪了出来。徐凤年很想知道自己身边还有谁是死士,所以在踏上第二次离阳江湖行之前,便向徐骁询问了起来。
徐骁没有否认青鸟和红薯二人的死士身份,还直接明说青鸟就是天干死士丙,不过红薯却不是天干死士甲,而是徐凤年的娘亲吴素留给儿子的两人之一,至于死士甲和吴素所留的另一人是谁,徐骁没有向儿子揭晓,只说这二人在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死士戊是保护徐骁的十二地支死士戌的徒弟,原本在师父老死后想继承地支死士戌的身份,但是徐骁没答应,让他变成了天干死士戊)。
在徐凤年孤身赴北莽期间,梧桐苑内的离阳赵勾密探黄瓜将徐凤年的行踪泄露了出去,这让徐凤年想从北莽安然返凉的难度变得很大,为了撕开北莽边境封锁线,接徐凤年安全返回北凉,徐龙象和徐渭熊各自率领一万龙象军和一万大雪龙骑军直入北莽。
一万龙象军的任务是死磕北莽龙腰州战力最强的瓦筑、君子馆、离谷和茂隆四座边境军镇,一方面是让北莽见识一下北凉铁骑的恐怖战力,另一方面是以这四座军镇为据点,迎接徐凤年返回北凉;一万大雪龙骑军的任务是以最快速度推进到北莽南朝国都西京城城下,在见到西京城城门后就南下回返,北凉是要通过这个举动来告诉北莽,你们的南朝就是我北凉的后花园,我北凉铁骑随时都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直接兵临你们西京城城下。
经过了龙虎山老天师赵希抟的悉心教导,徐龙象已能完全发挥出天生金刚境的武道修为,而且攻打那四座龙腰州军镇只需进入北莽境内一千里,攻下军镇接到徐凤年后返回北凉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对于徐龙象的安危,徐凤年不是很担心。
但是二姐徐渭熊的武道修为未入一品,率军直指北莽南朝西京城需要深入到北莽姑塞州腹地深处,虽然因为徐渭熊早已牢记北莽全部军镇戊堡、部落村庄和驿站烽燧的具体方位,在北莽措手不及之下,大雪龙骑军绕过全部硬骨头直接推进到西京城城下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大雪龙骑的南下回返必然会遭到回过神来后的北莽的重重拦截,返程难度将是极大,所以徐凤年有点想不通,为何徐骁会同意让二姐冒这么大的风险,这让他对二姐的身份产生了一丝怀疑。
再等剧情来到徐凤年亲赴铁门关截杀手持银瓶入西域的离阳皇帝赵惇私生子赵楷,一身白衣的陈芝豹也在同一时间离开了北凉,他似乎是要去铁门关外完成黄龙士那句谶语“离阳龙,北凉蟒,北莽蛟,白衣或可一并斩”所暗指的事情。
陈芝豹的两大心腹典雄畜和韦甫诚,为了拦住会去破坏陈芝豹好事的北凉同僚,就分别抽调了六百铁浮屠和八百白羽卫轻骑,还让他们穿上北莽甲胄,堵在了从北凉前往铁门关的必经之路上。
让陈芝豹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徐渭熊率领大雪龙骑军突破了这一千多人的封锁线,而后来到了他的面前。
陈芝豹不想杀徐渭熊,因为她是他所爱慕之人,不过如果徐渭熊一定要阻拦自己,那么陈芝豹也不介意在杀了徐渭熊后带着她的尸体前往西蜀,让她做十年的蜀王妃(如果赵楷顺利完成银瓶入西域的行动,让西域烂陀山成为离阳的盟友,那么他就会是离阳新封的蜀王,不过如果赵楷死在了铁门关外,那么一直对陈芝豹推崇备至、一心想分化徐骁和陈芝豹的离阳皇帝赵惇,就会顺水推舟地让陈芝豹成为新的蜀王,用来制衡北凉)。
在和徐渭熊对峙的时候,陈芝豹说出了徐渭熊是死士甲的身份,而且若不是曹长卿及时赶到,徐渭熊就真的要死在陈芝豹手中,不过即便曹长卿在最后一刻赶到了,被救活后的徐渭熊也变成了下身瘫痪之人,终生都无法再远离轮椅。
这就是死士甲,很好的诠释了“死士当死”四字含义的二姐徐渭熊。
剧情发展到这里,雪中的故事才讲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徐凤年身边的五位死士已经揭晓了四位,似乎第五位死士应该也很快就会揭晓了,不过可惜的是,直到雪中全本完结,烽火都没有明确说出吴素留给徐凤年的第二位死士是谁,所以有关这位死士的身份,需要我们读者自己来推测。
网上很多人认为这最后一名死士可能是陈芝豹,他们下此结论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在齐当国死于虎头城以北龙眼儿平原的斥候战之后,陈芝豹曾白衣返北凉悼念齐当国,虽然在言语上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责问和讥讽徐凤年,嘲笑他既没能救下齐当国,又无法做到不让北凉边军死人,接着还跟徐凤年狠狠打了一架,不过当时的他对徐凤年只有杀意而无杀心,还在离开的时候自言自语道:“我不姓徐,可名‘知报’。”(有关齐当国战死的具体介绍请见:《雪中悍刀行》凉莽大战篇之“22.斥候战北凉险胜,齐当国慷慨赴死”)
二是在广陵王赵毅大摆筵席庆祝广陵道战事落幕的春雪楼庆功宴上,陈芝豹和燕敕王赵炳压轴登场,带去了两大藩王联手起兵造反的惊天消息。有关自己起兵造反的原因,陈芝豹的内心独白是:“中原不死人,如何记得有些人在为他们而死,我陈芝豹不是徐凤年,从不怕打仗,更不怕死人。”而且等赵铸坐上离阳皇帝宝座,徐凤年功成身退后,陈芝豹也就消失不见,不再有逐鹿中原之举,就像是只要徐凤年安全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一般。
乍一看,陈芝豹好像还真有几分死士的味道,但实际上通过分析徐骁的言行,我们就可以知道,陈芝豹其实并不是烽火所认定的死士。
在徐凤年行完及冠礼,终于达到可以接手北凉铁骑的年龄后,徐骁询问过一直在他身边贴身保护他的地支死士丑,说袁左宗会向徐凤年臣服,那陈芝豹呢?死士丑的回答是“不能”,然后徐骁就说:“你就不懂替他打个圆场?就不怕他今天就暴毙?”随后还接着自言自语道:“小人屠。”
通过这几句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徐骁对陈芝豹是有所顾虑的,对他并不像对袁左宗那么放心。既然徐骁对陈芝豹不放心,那么他还怎么可能会是会为徐凤年而死的死士?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徐骁要隐瞒陈芝豹的死士身份,所以才故意在丑面前说了这么一番话。此话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就暂时先不下结论,再接着看徐骁后面的言行。
在徐凤年孤身赴北莽的行程来到和徐北枳一起南回北凉的收尾阶段时,徐骁去了陈芝豹所住的小庄园,虽然他和陈芝豹只是家长里短的说了些闲话,但是却也借着丫鬟送来的新鲜荔枝说了荔枝还有“离枝”的别名,意指荔枝具有“离枝后会一日变色,两日褪香,三日丢味,四五日后就色香味全无”的特性。徐骁这“离枝”二字其实是说给陈芝豹听的,因为他知道陈芝豹不会甘于在徐凤年之下,若徐凤年能安稳接手北凉铁骑,陈芝豹必然会在此之前就离开北凉,所以陈芝豹待在北凉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等到徐凤年赶赴铁门关截杀赵楷,陈芝豹也同时离开自己的小庄园后,徐骁又去了一趟那个小庄子。在陈芝豹的书房内,徐骁看到书案上搁着一张白纸,上面不写一字。徐骁知道,这意味着陈芝豹这颗荔枝终究还是离枝了,然后他开始回忆陈芝豹这前半生的经历。在回忆的结尾处,烽火是这样写的:
“这些年,徐骁开始看不透这个义子到底想要什么,不清楚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陈芝豹越是无欲无求,愈是厚积薄发,徐骁就越不敢轻易老死。因为人屠知道,自己一死,看似什么都不争的陈芝豹就可以什么都拿到手。真到了那一天,一个夹缝中的北凉恐怕就要填不饱陈芝豹的胃口了。当初新登基的赵家天子为何想再封陈芝豹为藩王?明面上大度恢宏,有功则必赏,不介意两位异姓王南北互为呼应,又何尝不是要让父子二人互为牵制掣肘?徐骁完全不怀疑自立门户的陈芝豹,不想或是不能逐鹿天下。”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陈芝豹肯定不是吴素留下来的另一个死士了,否则徐骁不可能会有这番内心活动。诚然,陈芝豹对徐骁这个义父的忠孝之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陈芝豹对义父之子也会忠心不二。
越是有能力之人,越是难以被降伏,陈芝豹会忠于徐骁,是因为他是在徐骁的培养下才有了今天,但是徐凤年何德何能,难道只因为他是徐骁的嫡长子,陈芝豹就必须要听命于他?这不是让心傲的陈芝豹臣服的理由。
不过陈芝豹也有着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他不会做对不起徐骁和吴素的事情,所以他不会背叛北凉,也不会杀徐凤年。
这就是徐渭熊质问陈芝豹是否真要反出北凉,而陈芝豹的回答是“谁说的?”三个字的原因。
陈芝豹赶赴铁门关外的真正目的,是截杀赵楷,然后夺取赵楷的蜀王之位。
至于徐凤年能不能从人猫韩貂寺手中逃脱,那就是徐凤年需要自己面对的事情,陈芝豹并不打算插手。
就像之前叶熙真花五百斤黄金雇薛宋官杀徐凤年,陈芝豹虽然知晓此事但却没有阻止一样,该是需要徐凤年自己面对的问题,陈芝豹不会帮他解决。
所以对于前文所提及的认为陈芝豹是死士的最重要的那两点原因,我们就可以有正确的理解了:
陈芝豹的“知报”是对徐骁和吴素说的,为了报徐骁和吴素的养育之恩,所以就算陈芝豹因为徐凤年没能救下齐当国而对其有了杀意,但却没有真正的杀心。
陈芝豹起兵造反的原因,是要让中原人重新记起徐骁:“如果有忠心耿耿三十万铁骑的震慑,南疆蛮子赵炳是不是就一辈子都不敢染指中原,只能慢慢老死在那蛮瘴之地?人屠徐骁活着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南疆大军一步不敢出南疆,甚至连北莽百万大军都不敢南下半步,徐骁死了后,很快就有西楚复国,就有北莽叩关,就有南疆造反。”
等赵铸坐上离阳皇帝宝座后,天下大势已经尽在手中,那时的陈芝豹想要夺取天下,成功几率微乎其微,所以陈芝豹必然不会轻举妄动,自寻死路。心傲的陈芝豹连徐凤年都不会臣服,对赵铸就更不会臣服了,所以他会选择消失不见,躲在暗地里伺机而动。
为此,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赵铸一脉的皇帝宝座最后会一世而亡,是不是可能也有陈芝豹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由上可知,吴素留给徐凤年的第二位死士不是陈芝豹,那么到底会是谁呢?
其实只要通过对比徐骁的言行,以及徐凤年遇到危险时的反应,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位死士了。
同样是在得知“叶熙真花了五百斤黄金雇薛宋官杀徐凤年”后,陈芝豹的反应是袖手旁观,任由徐凤年自生自灭,但是另一人的反应却是马上花六百斤黄金雇薛宋官保护徐凤年,所以在小巷互杀时,薛宋官并未倾尽全力,她在断了三根琴弦后就收手了,而且还帮徐凤年杀了另一个准备捡漏的刺客。
同样是徐骁和对方聊天,徐骁不知道陈芝豹的底线在哪里,所以不会轻易地送陈芝豹东西,言谈中还会委婉的用“离枝”二字来暗示,但是在和另一人聊天时,徐骁不仅送给了对方一只原本是要传给徐凤年正妻的传家宝镯子,而且还帮徐凤年未来的儿子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通过这两件事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对徐凤年的忠心和徐骁对这个人的态度,和陈芝豹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人才是吴素留给徐凤年的第二位死士。
关于这个人的名字,我相信雪中粉们通过上文早就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
褚禄山。
虽然在雪中开篇的时候褚禄山的形象很差,他做尽各种坏事,不单单在北凉,就算在整个离阳都是恶名昭彰,人见人恶,除此之外,他还一直像条舔狗一样地讨好徐凤年,而且是怎么恶心怎么来,所以我相信,绝大部分读者在开篇时都不会对褚禄山有好印象,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媚上欺下的反派人物,如果哪天徐家倒了,他很可能会是第一个逃跑或是第一个对徐家落井下石之人。
不过谁能想到,他对徐凤年的谄媚,其实是为了防止在徐凤年自污的十几年中,北凉边军的青壮派全都倒向陈芝豹。因为褚禄山是徐骁和李义山公认的用兵才华最接近陈芝豹之人,是北凉边军真正的帅才人选,他对徐凤年的态度,对很多北凉边军将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褚禄山十几年如一日的公然谄媚,徐凤年世袭罔替接手北凉边军的过程绝对不会轻松,至少要流更多的血才行。
褚禄山对徐凤年的忠心可以说是冠绝整个北凉的。
听到有人说“徐凤年这个北凉世子太好当了,整天锦衣玉食,一辈子都没吃过苦头”时,他会把这些人抓到拂水房,然后把徐凤年在大战小战中所受的伤整理成三百一十四刀,要这些人一刀一刀全都承受一遍,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全部熬下来,于是褚禄山先是把他们最在乎的东西全都毁去,然后又把他们都给杀了。
徐凤年劝诫褚禄山以后别再搞这种有损阴德的事情了,但是对徐凤年从来都是百依百顺的褚禄山却破天荒地拒绝了,而且无论徐凤年如何发怒,他始终不妥协,最后还说道:
“我褚禄山有洁癖,每天都要换一身华贵衣衫,喜豪奢,每天都要换乘骏马,嗜美食,每天都要厨子做出新花样。我什么都换,唯独不换主子。褚禄山恨不得让所有受恩于徐家的北凉白眼狼,都知道这么一个简单道理,人生有两苦,想要却不得,拥有却失去。只要殿下让褚禄山掌权一日,褚禄山就一日见不得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褚禄山的主子只有义父一人,对待殿下,自从第一次从义母手上捧过襁褓中的那个小男孩,从他对褚禄山展开笑脸开始,我就当成是自己的亲弟弟了!”
在第一次凉莽大战中,为了阻击董卓偷偷派往流州战场的三万董家精骑,褚禄山亲率从各地北凉边军中紧急拎出来八千刺头人物,在流州东北边境上,以战死五千人的代价大败之,解了北凉的流州之危。
在第二次凉莽大战中,为了能够让董卓死磕怀阳关,帮徐凤年坚守的拒北城分担压力,褚禄山以己为饵,留在怀阳关死战不退,就算徐凤年亲自去怀阳关见他,要他退回到拒北城,他也还是选择拒绝。
最终,当北莽攻打拒北城的大军在攻打一年无果选择退兵时,褚禄山所镇守的怀阳关只剩不足两千的守军,等徐凤年亲率一万大雪龙骑军绕过溃败的北莽主力大军,长途奔袭来到怀阳关后,见到的是褚禄山坐在尸骨累累的城墙走马道之上,手持凉刀拄地。
可以说,为了徐凤年,褚禄山完全不顾自己的生死,这不正是和徐渭熊一样,很好地诠释了“死士当死”四字的含义么?所以我推测,褚禄山很有可能是吴素留给徐凤年的第二位死士。
来源:一只翼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