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苏州相城区再次迎来数字文化产业的高光时刻。苏州高铁新城数字影棚的聚光灯下,一场虚实交错的造梦之旅正式启程——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流程最完善的动捕棚,以年产3000—5000分钟动捕内容、占全国25%产能的硬核实力,刷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的天花板。
以“科技+文化”双螺旋基因,书写数字文化产业的“相城范式”
3月28日,苏州相城区再次迎来数字文化产业的高光时刻。苏州高铁新城数字影棚的聚光灯下,一场虚实交错的造梦之旅正式启程——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流程最完善的动捕棚,以年产3000—5000分钟动捕内容、占全国25%产能的硬核实力,刷新了中国动画工业化的天花板。
然而,这仅仅是相城数字文化产业的冰山一角。从万维猫动画出品的《凡人修仙传》B站播放量破33亿的流量神话,到千年非遗“金砖”与现代微短剧《搬砖吧,大小姐!》的跨时空对话,再到从“高铁之心”这一沉浸式科幻体验馆的爆火出圈,这座江南水乡正以“科技+文化”双螺旋基因,书写着数字文化产业的“相城范式”。
从“爆款单品”走向“产业航母”今年春节档,《哪吒2》以123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票房榜。不少观众可能会发现,在这一现象级作品的电影片尾字幕中,一家相城企业——苏州红鲸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赫然在列,企业负责人戈弋更是以“动画导演”的身份出现。《哪吒2》共有2427个总镜头,其中苏州红鲸是参与制作量最大的联合制作公司,公司累计投入制作人次160人,共计花费约26个月完成工作目标。从红鲸影视这样的“爆款单品”延伸,我们见证的更是相城数字文化产业的“全链开花”。
近年来,相城积极打造国家级元和塘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汇聚160余家影视动漫企业,历经十年深耕,已形成“上游创作—中游制作—下游传播”的完整生态链:34家影视出品企业领跑苏州,唯喜文化《第八个嫌疑人》刷新本土票房纪录,万维猫《凡人修仙传》B站播放量突破33亿次,跻身国漫顶流;红鲸影视连续参与《姜子牙》《深海》等国产动画巅峰之作;苏映影业等本土企业打造的《搬砖吧大小姐》《脱缰》等微短剧爆款频出,不断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高水准的影视动漫企业扎根相城?为什么如今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动捕棚也会诞生在相城?答案或许藏在“系统化发展”的底层逻辑中。早在2016年引进CCTV6电影频道制作基地时,相城便显露出布局数字文化的野心。而随着2023年“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正式授牌,从政策护航到生态赋能再到跨界融合,一套更具系统性的发展逻辑逐渐清晰。
戈弋曾坦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城不仅提供了办公场地、人才公寓等优惠和扶持,更重要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创作共同体”,产业园内设计动漫影视的特效公司、工作室、技术团队一应俱全,人才优势与生态优势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这种“融合共生”的集群式进阶策略,让相城最终成长为同时支撑电影、番剧、游戏、短剧生产的数字内容基地。如何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和系统化布局?3月28日,相城又前进了一步。活动现场,平台赋能计划——电影频道与苏州高铁新城签约,将以此为契机带动相关生态资源落地,助力更多优秀原创作品在相城诞生;数字影棚战略合作——北京若森数字科技、苏州光云优尼提文化传媒、苏州声影文化等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数字影棚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影视动漫短剧产业签约——阅文集团与万维仁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文学IP与动画制作的协同开发。
而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与万维猫携手,正在改写动画人才培养规则——学生直接参与一线的动漫制作项目,企业技术骨干化身高校导师。这种“实验室即生产线”的模式,让技术从论文走向银幕的“高速公路”。至此,“1+1>2”的逻辑正在这里被充分验证,相城数字文化产业集群的“热带雨林效应”渐入佳境。
2500年江南文脉的“赛博重生”“数字文化”,一手是“数字”,另一手则是“文化”。而相城恰是一座“文化富矿”。相城,因2500年前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而得名。这片历史悠久的水乡不仅孕育了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通俗文学之父冯梦龙等名家大师,还煅烧出专供皇家建筑的御窑金砖,织造出紫禁城里的缂丝龙袍,是兵圣孙武的终老归隐地、商圣范蠡的隐居地,更与草鞋山毗邻,拥有稻作文化的诸多印记。而今,踏浪数字经济浪潮,相城正打造出一柄唤醒2500年江南文脉的“魔法杖”。
微短剧,是年轻人的追剧新宠,是广大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时尚谈资。而出自相城的微短剧《搬砖吧,大小姐!》在取景过程中串联了多个相城地标建筑及热门旅游打卡点。从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到阳澄湖旅游集散中心,从古老的御窑金砖厂到现代化的阳澄湖(消泾)国际手作村,这些场景不仅是女主角张梦眉认识新世界的视角,也是现代相城发展的刻印。令人动容的不仅是剧中对“金砖”的探究,更是那份对江南文脉的深深敬畏与高度责任感。这种“古今碰撞、网感破圈”的创作理念,与国风数字人“苏小妹”的文旅推广形成共振。苏小妹出自明末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而今这位灵动自信的江南才女在“赛博世界”得到重生。当温软的江南文脉遇见Z世代的二次元语言,相城证明了传统文化从“遗产”到“资产”的转化路径。时光流转,这片土地上仍在诞生着新的文化故事,也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具时代新貌的精神补给。3月2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关于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其中,黄埭镇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镇,将实现相城区全国文明镇“零突破”,成为苏州城区第2个全国文明镇,同时迎湖村、消泾村拟入选全国文明村,苏州易德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入选全国文明单位。此次收获的全国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数量位居全市各板块第一,相城区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而相城区推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微短剧,以区域文化的“超链接”表达、古今碰撞的“反差萌”叙事、传播破圈的“网感化”基因,全面体现相城区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企业创新等方面的成就,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从非遗微短剧的爆火,到“科技+文化”的无限玩法,再到现代文明成果的鲜活表达,相城的故事证明:数字文化产业绝非“虚拟经济”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历史文脉,且亦步亦新的超级引擎。
从“长三角枢纽”到“文旅目的地”京沪高铁20分钟直达上海、苏州北站升级“黄金十字枢纽”——相城的交通优势曾是“流量入口”,如今却因数字文化的加持,蜕变为“留量引擎”。
与苏州北站隔街相望的“高铁之心”,集合科幻馆、二次元泛娱乐中心等,让旅客一出站即坠入“数字平行宇宙”。该馆以“星系核心”为造型,用机械臂、全息投影、情绪感知手环等技术,将《三体》中的“水滴袭击”“黑暗森林法则”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早鸟票24小时狂销130万元的战绩,印证了“科幻+江南”的致命吸引力。同样在苏州北站附近,电子竞技这一“指尖”的边缘文化却成为相城数字文化产业的特色之一。2024年5月,苏州LNG五周年嘉年华庆典活动在高铁新城的阳澄国际电竞馆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电竞爱好者和粉丝的关注。苏州LNG九号电动电子竞技俱乐部作为相城区的明星战队,不仅在国内各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更通过举办嘉年华活动,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仅2023年,苏州LNG战队就通过赛事活动线上促进高铁新城热门点位点击量超5600万次,线下拉动餐饮营业额增长22.3%、酒店入住率增长18.8%。从苏州北站出发,行进8公里即可来到太平老街。这条清代形成的“荻溪”古街,正被“数字文化”赋予新生。古宅化身“创意车间”的同时,微短剧《东山再起你是谁》也在此正式开机。这里以“文创+科技”的渐进更新,推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这既让古老街区焕发新生,也让从四面八方来相城的游客有了别具一格的文旅体验。迎接长三角一体化大潮,相城数字文化产业既有内生的革命,还有外联的勇气。此前揭牌的南艺·苏州Al+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未来将入驻在南京艺术学院苏州数字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内,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行进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十字路口”,这座古城正以“相城速度”演绎着一场数字文艺复兴——这里生产的不仅是爆款内容,更是链接世界的一整套可复制的“数字文化化和文化数字化的生存方案”。于此,科技与文化、历史与未来,不是对立的选择题,而是共赢的方程式。
▼
来源:今日相城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