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灌阳县西山瑶族乡一对姐妹分割竹林,随后因界限产生纠纷,争吵不休,积怨渐深。今年4月,眼看双方就要大动干戈,西山派出所民警及时赶至现场,防止了事态恶化。随后,派出所运用“警司合署”机制,联合司法所一个月内四次召集双方当事人明理劝和、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
百舌问花花欲语,法润根滋更笑春!
这是一起看似简单的纠纷,却是延续10年的“家族矛盾”。
2014年,灌阳县西山瑶族乡一对姐妹分割竹林,随后因界限产生纠纷,争吵不休,积怨渐深。今年4月,眼看双方就要大动干戈,西山派出所民警及时赶至现场,防止了事态恶化。随后,派出所运用“警司合署”机制,联合司法所一个月内四次召集双方当事人明理劝和、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耐心调解,帮助矛盾双方化解了仇怨,于5月12日握手言和。
“山水甲天下,缘于奇山秀水和谐搭配;振兴争一流,需要各族群众团结进取”,广西桂林市深刻把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意义和关键,在溯源中抓预防、早排查、重化解、防反弹,提升了诉源治理的质效。桂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卉说,在平安时谋平安为平安,久久为功夯实平安基础,才能更加有效地确保矛盾纠纷少发生、早发现、早化解、少反弹,有效固牢安全稳定底座,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促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矛盾纠纷解,平安幸福来。今年以来,桂林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462起,成功率达98.87%,群众普遍满意。
无胜于有,倡合促和防未然“敲起锣来打起鼓,依法依理好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好,遇事冷静莫冲突”……初夏的平乐县景明气畅、政通人和,霞光中,建于唐末宋初的千年古村落张家镇榕津村鼓乐声声。村党总支书记莫时华说:“大嫂子法治宣传服务队的宣传寓教于乐,乡亲们在快乐中加深了对‘法为上’‘和为贵’的认识。”
“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平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镇感慨道。近年来,平乐县按照“一行业一品牌”“一乡镇一品牌”的目标,打造符合本地实际、叫得响的调解品牌。“建哥调解工作室”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个人调解工作室”被命名单位。张家镇榕津村创建大榕树调解工作室,大发瑶族乡福瑶村成立“瑶胞巾帼”调解工作服务队,组建以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党员群众、五老队伍、驻村第一书记等人员为主的矛盾纠纷志愿调处团队,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
产生矛盾纠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手段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在充分运用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并施之以循循善诱的耐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可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多年来,桂林市着眼构建平安和谐环境,围绕减少矛盾纠纷对症下药,持久做实道德宣讲、普法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培塑群众的文明素质、团结精神和法纪观念。同时,培育“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治理,面对面引导群众“与人为善,互助互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升文明层次、浓厚和谐氛围。
预防为重,源头管控。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以“八五”普法为载体,进村入社、进校入企宣讲法治,解答群众困惑,营造依法行使权力、表达诉求的氛围。雁山区草坪回族乡创新社会治理,成立石榴籽工作室,通过法律宣传、以案释法浓厚法治环境,凝聚共治共享的力量,实现了“司法多服务,群众少纠纷”。资源县完善基层民主自治,规范“一约三会”“四议两公开”等机制,指导基层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创评活动,引导群众文明行事、和谐相处。今年3月15日,资源镇晓锦村粟某父子发生矛盾后,孩子赌气离家,村委干部连夜将其找回,既背靠背讲尊老爱幼,又面对面谈家和兴业,及时解开父子俩的心结,避免了矛盾激化或发生不测。
靠前听取呼声,服务减少矛盾。秀峰区秀峰街道创建“文化聚邻力”“围炉油茶会”等党建服务品牌,让群众有说心里话、倾吐烦恼的机会。党员志愿先锋队加大巡防力度,及时发现群众的问题和需求,助力精细服务,让群众少烦恼、多开心。他们还搞活社区阅读、手工团扇等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思维层次,为平安和美秀峰夯实“底基”。
兴安县在基层设立党员示范岗、共建责任区,推动党员下沉一线,将党的优势转化为服务治理效能。广大党员落实“双报到双服务”要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组织开展“夜学夜访”“小板凳议事”等活动,听取群众心声,引导大家团结友爱和理性表达诉求,让兴安更加兴旺安定。兴安镇千余名党员主动亮身份,每年志愿服务逾万次,该镇党委书记伍平安说:“我们以红色党建引领红色服务,坚持‘村社吹哨,党员报到’,以志愿服务小切口为群众解难消怨,有利于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早胜于晚,借“网”排解防激化“心泊漓江,情牵雁山”。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位于漓江畔。村子已有600多年历史,如画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传统文化散发无穷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每每谈起家乡淳朴和谐的趣事,村民吴秋红满怀自豪。
2023年3月10日,潜经村两户群众因房屋归属权产生纠纷,一方有产权证,另一方在此房住了数十年。村石榴籽调解室发现该纠纷后,当即争取司法所支持,说法讲理促和解,房屋归产权方所有。
调百家事,聚千万心。潜经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及时掌握苗头隐患,抓早抓小予以化解。他们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并把懂法律、晓政策、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村干等充实到调解队伍,对矛盾纠纷抓紧查明情况、疏导化解,让村风民风与山水同美。
“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务必防止小变大、大变炸或民转刑、刑转命”,桂林市保持处理矛盾纠纷的清晰思路。“织密治理网,速解千千结”,为了第一时间感知矛盾纠纷,他们完善网格并发挥其作用,利用网格员队伍把触角延伸到最“末梢”,对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调处。工作中,网格员访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以真心、热心、耐心对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并化解到位。
无“网”不胜,一“网”多功能。兴安县推行“一格多员”模式,将法律明白人、辅警、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等纳入网格员队伍,各网格有若干网格协管员、公益员和微网格员配合工作,利用“网格长+治保主任+网格员+村民”四级网格体系排查矛盾纠纷,科学评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于源头和初萌。一次,溶江镇农户与菜商签订合同后,菜商以蔬菜不达标拒收,农户说是菜商提供的菜种有问题。溶江司法所迅速调解,在掌握事实后,以将双方损失降至最低为目的,促成握手言和。
阳朔县借网格做实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摸排,坚持村社每周、乡镇每半月、县每月一排查化解,重要时期还集中大排查、大化解,突出排查涉邻里、土地、婚姻家庭、情感等纠纷,精准掌握纠纷苗头,及时处置风险隐患,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2023年,全县受理纠纷案件1512件,及时调处率100%,无群体性的上访和械斗。
网格给力,信息助力。荔浦市推行邻长制,发挥邻长与联系户相近的优势,第一时间发现上报“邻”网格中矛盾纠纷、群众诉求,保持底数清、民意清。同时,落实“邻长吹哨、双长(党建网格长、综治网格长)报到”机制,对易引发极端案事件的日常矛盾,合力劝和解纷。双江镇官相村群众覃某与莫某产生土地纠纷后,邻长周茂松和“双长”及时介入调解,莫某现场支付2000元给覃某,妥善化解了纠纷。去年9月以来,全市邻长协助综治网格长采集信息1229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
秀峰区研发“守护家”微信小程序,对辖区网格划分、居民信息等内容录入和共享,开设网格服务、信息上报、事件处理等功能,提供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精细服务等线上一站式服务。依托“一键上报”便民功能,网格员能快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守护家”使用至今,共收集事件70余件,处置率100%。今年1月初,秀峰街道某小区下水管道堵塞引起居民不满,街道办收集到这一信息后,当即协调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很快疏通管道,居民代表送来锦旗表达感激。
难胜于险,依法公正防反弹“福寿胜境,人间永福”,永福县吸纳桂林山水灵气,富有福文化。这里的群众畅享着山水风光和绵绵幸福。
一次,永福县罗锦镇林村与江月村土地纠纷涉及600余人,互相争执不下。罗锦镇组织多方联合化解,进行实地勘界,认真核实证据,反复组织协调,终于明确各方认可的边界。村民林福连说:“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感谢政府帮我们和解!”
和风细雨化解纠纷,亲清服务企业发展。“系企业情谊,保一方平安”,6月4日永福县苏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历经4天,为桂林市惠昌盛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化解一起员工意外赔偿纠纷,惠昌盛董事长事后如是盛赞。这不仅是发自群众内心的真实情感,也是苏桥镇政府的真实作为。苏桥镇自2022年3月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00余人次,统一受理登记矛盾纠纷(信访事件)476起,其中涉及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园区遗留问题纠纷187起,帮助企业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0多件。既维护了企业的健康运营,又保障了广大员工的基本利益,从而有效推动了永福县依法治企新局面。
调解为百姓,解纷促稳定。永福县完善调解组织,打造调委会和特色调解室,整合资源、明晰责任、跟进调处。他们抓住“黄金时段”,对矛盾纠纷实行1日交办、3日答复、1月办结、1周回访。2023年清明前,黄某与谢某因迁坟产生纠纷后,司法所和村干部、法律明白人同向发力,从法律法规到公序良俗、再到邻里情感,多方努力将其化解。2023年,全县化解矛盾纠纷473起,及时调处率100%,化解成功率98%。
“出力出汗比出事出险好!哪怕千难万难,也要穷尽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桂林市处理矛盾纠纷强调依法公正行事,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对问题突出易恶化的矛盾纠纷,他们“啃硬骨头”,组织精干力量争取“案结事了”。而且,建立回访制度,了解当事人履行协议情况,巩固调解成果,防止“表面和解,背后斗气”。
专业力量攻坚克难,专家出面事心双解。桂林市善于借专业资源化解疑难矛盾和信访问题,邀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大代表等参与化解,做好释法明理等工作;邀请法律专家、心理专家解释疏导,纠正错误认知或偏执行为。唐某某数十次向国家信访局网投信访件,为了化解顽症,专家6次登门面对面对他进行法律解释和心理疏导,促其思想转化,签订了息访承诺书。
多元调处,合力解纷。荔浦市通过不断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做细邻里调解,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综合调解,做良仲裁调解。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协调联动,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莫某因不服荔浦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作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认定一案起诉后移送荔浦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调解,经该中心组织当事人依法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类似的案件被圆满化解不断在荔浦市上演,今年以来,该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28件,调处成功978件。
处置得力,化险为夷。临桂区四塘镇探索符合镇域特点规律的调解方法,聚焦问题解决,实现信息及时、预警到位、矛盾纠纷去存控增。去年8月,神山东老村蒋某修缮祖坟时挖掘机碾压坏下神山植被,且多占用土地,权属方严重不满,双方对峙不下,眼看就要发生群体互殴事件。四塘镇政府立即派出精干力量处置,在稳定双方情绪后,法理情三管齐下化解矛盾,防止了事态升级。
依法公正解疑难,赋强公正防反弹。桂林市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时,为调解赋予司法公正,增强法律效力。全州县人民法院把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挺在前,推动解纷关口前移“走出去”、多元调解力量“引进来”,培育出“法院+人社+工会”“多元调解+司法确认”等特色诉前矛盾纠纷化解模式,2023年以来诉前化解纠纷2100余起,避免可能衍生的3000余件案件进入诉论,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
恭城县人民法院创建“瑶姐姐调解室”,对家事、邻里、物业等纠纷,引导群众以非诉讼方式解决,2023年诉前成功化解963件、分流率41.26%。他们还完善司法确认、司法立案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五老”调解衔接,为诉源治理提供司法保障。去年10月,他们通过“一站式”多元解纷,成功调解一起标的额130余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并进行司法确认,妥善化解了企民纠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欢快奔腾的漓江源于华南最高峰猫儿山,5月30日清晨,如丝细雨把漓江朦胧成水墨画。漫步漓江畔,市民李女士感慨:“漓江美在山水和谐,它的清澈得益于源头的治理保护,离不开沿岸群众共同呵护。‘桂林是我家,家和万事兴’,我们要珍惜和谐安宁的环境,勠力同心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和美!”
作者丨曹长青 冯莱莱 段彦伊来源:桂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