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渗透,数字人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前沿,有望成为AI产业爆发的下一个关键入口。市场对其潜力的预期空前高涨,预示着一个含金量持续提升的赛道正在形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渗透,数字人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前沿,有望成为AI产业爆发的下一个关键入口。市场对其潜力的预期空前高涨,预示着一个含金量持续提升的赛道正在形成。
据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激增至102.4亿元。艾媒咨询的预测更为乐观,指出到2025年,由数字人带动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6402.7亿元,核心市场规模也将达到480.6亿元,相较于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
这一指数级增长的背后,成本的大幅下降是关键驱动力。以小魔推AI数字人为例,其技术创新已将单个数字人的制作成本降低了90%以上(相较于传统真人拍摄及场景搭建),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能够“用得起”数字人,为其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一、场景重塑:从效率工具到情感伴侣
数字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拓展,深入各行各业:
内容创作与营销: 达人通过复刻自身形象打造数字人IP,实现口播短视频的批量化、高效生产;品牌方则利用数字人生成海量带货视频,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的营销投放。
文旅与服务: 景区引入数字人AI导游,不仅能生动讲解历史文化,还能化身主播为当地文旅产品直播带货;在医疗领域,“数字医生”已开始提供初步的健康咨询服务。
情感与社交新维度: 在“孤独经济”背景下,数字人超越了工具属性,化身为情感疗愈师、虚拟伴侣,甚至成为儿童的玩伴或社交技能训练助手。它们正成为AI社交的重要入口,为现代人提供即时的陪伴和情感共鸣。
二、价值升维:人机交互与服务的新入口
数字人的价值远不止于场景应用,它正演变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界面:
大模型能力的服务窗口: 对于掌握核心AI技术的企业而言,数字人是其大模型能力触达用户的直观载体。例如,包括京东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正积极在政务等场景部署“线上+线下大屏”的数字人,提供个性化的政策咨询与服务。
用户互动的最前沿: 对于下游应用企业来说,数字人成为了与用户进行互动、收集反馈、解答疑问的最直接、最生动的入口,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参与度。
这种多重的入口价值,赋予了数字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战略意义。
尽管前景广阔,但数字人产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要将技术真正落地到产业深处,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实现更自然流畅的多模态交互(语音、表情、动作的完美融合),以及开发更贴合具体行业需求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这需要技术和工程能力的持续打磨与优化。
然而,回顾历次技术浪潮,当一个行业开始回归价值创造和务实应用时,往往预示着大规模爆发的“奇点时刻”即将来临。AI数字人正走在这样一条正向循环的道路上,有望在未来几年,尤其是在2025年,迎来新的突破与格局重塑。
来源:小茵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