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李嘉诚旗下长和今天突发新公告,对该传闻不置可否:董事会未有就本公司全球电讯业务有关之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将会进行任何交易。
郎心如铁!
李嘉诚并没低头,不仅没低头,今天还试图反击!
根据最新消息,李嘉诚要拆分长和千亿港元的电信业务资产,不久后在伦敦上市,估值高达190亿美元!
今天,李嘉诚旗下长和今天突发新公告,对该传闻不置可否:董事会未有就本公司全球电讯业务有关之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目前并不确定是否将会进行任何交易。
这段话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但认真一读,NND,这波操作实在像极渣男式的回应:
"未决定、不确定、请审慎"。
话说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估计会觉得奇怪,李嘉诚哪来的电信业务资产?
客官有所不知,李嘉诚手中的资产,不仅布局在中国、香港,而且布局在全世界,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港口资产外,还有电信业务。
现在长和旗下最赚钱的板块就是电讯业务,占其利润贡献总额的25%,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这些资产目前都装在长和这个篮子里,在香港上市。
这么多年都如此,怎么突然放风出来,拆分全球电讯业务两地上市,然后又说还没做出决定,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李嘉诚玩的这一手,无非是半真半假,此地无银三百两、道是无晴却有晴呗!
一方面,李嘉诚的确想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两边押注,互相隔离,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证资产安全。
要知道,香港资本普遍有一个特点,即两头吃,一边吃大陆的市场红利,一边吃欧美的资本红利,这一个定位在以前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代,让李嘉诚们赚得钵满盆满。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逆全球化之风渐起,中美博弈也越来越激烈,李嘉诚们夹在中间、进退失据,为了保全资产,他们采取的办法是相互拆分、两边押注。欧洲资产转移到英国,中国资本则留在香港和大陆。
另一方面,早不早晚不晚,偏偏在这敏感时候,李嘉诚抛出要拆分全球电讯业务这个议题,依照他的老狐狸个性,绝不是随意之举。
这很可能是为了释放这样一个信号:你们给我听着,如果你们不让老夫“在商言商”卖掉全球港口,老夫就随时可能带着其他资产转移到别的市场,你们究竟是留我还是不留?
别忘了,现在虽然大陆民众对李嘉诚李“港口交易”骂声一片,市监总局也启动了审查程序,但李嘉诚本人及长和公司却从未表态放弃这笔交易,顶多说会“暂缓”,似乎试图以沉默过关。
不得不说,李嘉诚本质上还是那个擅长钻空子的冷血商人,低买高卖,精准跑路,正如其自传所述:“我只是一名商人,但商业的尽头是哲学。”
以前,他靠囤地炒楼,坑惨了香港老百姓;2013年后,他慢开发、捂盘,把内地坑了一遍又一遍。现在,他又拿国家利益当筹码,想换自己的平安。
这次,他以为还能跑掉,然而,恐怕时代不会再给他这个机会了。
最近有消息称,国内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已收到上级指示,全面暂停与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的合作项目。
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既然监管部门已经选择介入,那么接下来和李嘉诚相关合作暂停的可能性不小。
据报道,李氏家族在内地的主要投资涉及能源、交通、零售等多个领域,与多家国企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如此一来,他想在东西两边左右横跳的办法也就破产了:因为一旦合作全面暂停,民营企业也将闻风而动,他在内地的商业布局势必受到影响,这个损失可大了去了。
实践证明,没有人能通过做空自己祖国成功,在事关民族大义的事情上,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不管不顾的话,结局只有一种,那就是彻底“出局”,最后落得一个“满盘皆输”。
其实,李嘉诚本来不必死死盯着钱包里那些钱,他的钱已经多到子子孙孙都花不完的程度,96岁的他与其当守财奴,不如多为自己的身后名添彩、为子孙后代积德。
说到底,商道之上还有天道,商业之上还有道德,商人可以无主义,但不能无祖国!
来源:段不清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