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已经死的时候,修行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4:44 2

摘要:这篇其实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很多博主在强调的什么背后的资本咯,什么奢侈品怎么样,要鼓励这个打击那个,这些都不重要,反而会渲染大众的情绪,没什么好处。

图|来源网络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接着上一篇《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守不住第一桶金?估计1%的人思考过这个问题》继续分享其中的核心部分。

注:一定要先看完上一篇,再来看这篇,两篇是关联的。

01 .

/

现实版渔夫和金鱼

这篇其实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很多博主在强调的什么背后的资本咯,什么奢侈品怎么样,要鼓励这个打击那个,这些都不重要,反而会渲染大众的情绪,没什么好处。

当然我自己很清楚,很清晰,但并不是要表达这些。

其实对于奢侈品我自己一直是很喜欢的,是真的觉得品质做工都非常好,其实他们不是代表着奢侈不奢侈,而是代表一种工匠精神,对一件小物品各方面都做到顶的精神。

再分享一件小事。

要知道我没法不喜欢奢侈品的原因,是因为我每段时间工作的地方,就不知道为什么,周围全是奢侈品店,当然我们是在办公区,就是每天上班下班,一路走过,整个氛围就全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大牌。

无论店面的装修,橱窗的摆放,里面的商品格调都散发着高贵的气质,给我感觉很舒服。

但我不会去花钱买,我还是觉得钱要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就在上个月,我通勤路上竟然看到了罗意威LOEWE和阿里旗下的哈啰单车联名出的共享单车,但这个车数量极少,只在罗意威门店周围投放。而且一放出来,很快就被人骑走了。

那天我就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辆没人骑的罗意威单车停在那里,赶紧冲上去扫了就骑走。

之前我对罗意威关注不多,就那天骑上他家定制的单车,我骑了这么多单车,就从来没骑到过做工这么舒服的单车,无论是龙头,还是脚踏板,还是坐垫,还是那个放东西的框框都很大,能放下我整个帆布包,平时的单车都要露出来一点。

这脚踏板实在太舒服了,车子流畅的一点不卡,那一段骑程让我愉悦的,就我一股股喜悦的感觉直冲头顶百会穴,我就一边狂喜一边骑车,太舒服了。

骑到停车点,我还特地多拍了几张照。从此我对罗意威的印象超级好。

想想这背后是什么?

是罗意威这个拥有179年的西班牙奢侈品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个单车呢是我们中国制造的,能造出这么好的自行车,就只有在中国了,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内核真的很强大,而且就目前在世界上是无可替代的。

然而,当我后来又遇到一辆罗意威单车的时候,再去骑的时候,骑行的感觉依然是很好,但就完全没有第一次骑的时候那种极致愉悦的感觉了,就是骑着一辆品质很好的共享单车而已的感觉。

这样的体验,对我而已,就说明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以前想要的很多东西,真的拥有之后,就发现愉悦感非常短,体验过之后真的发现,原来不过如此。

其实我问过很多人,要知道,我之前还坐过迈巴赫的豪车,就是有一次之前那个被骗1000W的老板让我们部门跟他出去谈项目,坐他的车一起去的,他司机开的车。

后来我同事告诉我,那辆是迈巴赫你知道吧,400多个W呢!我说我不知道啊,我不认识什么迈巴赫,但真的挺舒服的,很宽敞,下车的时候自动有个小台阶会延伸出来,就感觉很舒服,仅此而已了。

我还真问过好几个有点小钱的人,比如有个姐妹在杭州西湖边买了套大别野,买之前她天天幻象这大房子太好了。没想到现在跟我,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大的厅,空荡荡的,打扫起来还特别费劲,真想卖掉。

还有个比我大3岁的姐姐,在郊区买了套500平的大别野,本来觉得真的是梦寐以求的,但自己装修的时候,却发现太费劲了,各种事情,现在也想卖掉。

包括我妹夫,上周末一起去扫墓,跟我说想把家里那辆保时捷卖掉,也是很多事情,他觉得现在体验感并不好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有了100W,还想要1000W,有了1000W,还想要1个亿的小目标的原因。因为他们体验过,真正体验过之后,也不过如此,完全就没有自己当初想的这么好。

这就像什么?就像小孩子一直吵着要买玩具,买回来之后玩三天不玩了,又想要另一个玩具。因为真正拿到手了,就觉得不过如此。

就像我那个亲戚的女儿为啥要一个好好的包包不要了,送给我,自己可以去买新的包包了。因为真的买回来背了,刚开始很喜欢,新鲜劲儿一过就觉得,也不过如此。

所以,很多人赚了钱就想体验没体验过的,但花钱并不珍惜。如果不珍惜的,有了钱就挥霍,挥霍完了继续打回原形。就像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一模一样,毫无区别。

02 .

/

真正的奢侈品是自己

奢侈品没有好坏,只看人。

其实我真的挺喜欢奢侈品的,就喜欢看看,绝对不会自己花钱买。

但我绝对不评判奢侈品,而且有些场合确实是需要有一个在身上的。

比如我以前同事她之前是做时尚行业的,必须要有一个,她说这是战袍,你没有一个客户的门都不会让你进的。

这说的完全正确,没办法,这个时候就是吃饭的饭碗。

但如果是炫富呢,我觉得还是得看人。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以前有部热播剧《我在他乡挺好的》,里面有任素汐、周雨彤,还有金靖等等。

其中一个故事就是女孩许言是个爱慕虚荣的月光族,她想让她男朋友沈子畅买个奢侈品包包作为生日礼物,结果沈子畅给买了个假货,许言拿到之后发现是假货,当场和沈子畅吵起来要分手。

沈子畅没办法就攒了点钱花了上万给女朋友买了个正版的包包。

许言背着包包确实腰杆都直了很多,但没想到,在和同事吃饭的时候,女同事拿着包包说这是A货,不管许言解释这是真的,女同事就觉得她这个级别,背个A的也挺好啊,不丢人。

这让许言瞬间顿悟:原来在别人眼里,看的不是你背的是不是奢侈品,而是你是不是个有价值的人。

有个大V早年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当时说:财富并不是来束缚我的,而是能给我选择的自由。让我想穿阿玛尼的时候可以选阿玛尼,想穿优衣库的时候也可以选优衣库。这是我的自由,无关其他。

而世界上那些1%都不到的真正的精英阶层,他们看中的是自己能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自己有价值了,哪怕身上穿的不是奢侈品,穿在他身上就是奢侈品。因为他本人就已经是奢侈品了。

就像我发现身边有极其个别的真正的高人从不谈修行,但你去观察他们做事情,为人处世,处处都是修行。

因为他们已经“是”了,不是的时候,就会天天说这个要修行那个要修行,真正是的时候,就完全不说了,因为就像自己呼吸一样自然了。就像你会每天对别人说“我在呼吸,我现在在呼吸吗?”一模一样的。

而如果一个人没有为社会创造那么多价值,就像电视剧中的许言,硬要买一个真的,别人都会觉得是假的,本质是她在别人眼里的价值就这些而已。

所以还是我上一篇说的,一个普通人想要跃迁,真正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为社会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用这些外在的东西硬包装自己,看起来有价值,硬套上去的东西,内核都是不稳的,未来塌的也会很快。

不过有些必要的场合,真的也是需要包装一下自己的,得分情况,凡事没有绝对的。这就需要自己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极致的洞察力,自己就会很清晰了。

最后,如果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内核更稳,就是在平时日常每一件事情,去做事的过程中深入细致的洞察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做到极致,长期主义,慢慢的价值就上来了,一个人的运势也就上来了。就是要去做事,而不是光说。

当你把自己做的这摊事情里面,所有的点都理清楚之后,你会发现,好运、人脉资源、财富、健康都会不知不觉来到你。就是突然有一天觉得,我怎么现在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好运了。

这个时候,你都不会去想,我还要怎么去修行,就已经是了,你就是了。当你已经是的时候,修行就是像呼吸一样自然,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修行。

而我每一篇的分享中也是结合我自己生活中的很多实践,把细节剖析出来,我写出来其实自己就是再梳理一遍,就更清晰了,也感恩大家喜欢看我的碎碎念。

来源:不玩的子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