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狂赚126亿! 内卷和长城汽车无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1:08 1

摘要:3月28日,长城汽车默默甩出的2024年度财报如平地春雷——全年营收超2021.9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扣非利润同比大涨101.4%——在内卷肆虐、低质低价盛行的态势下,长城汽车亮眼的财报不啻于汽车行业春天里的一抹中国红。

3月28日,长城汽车默默甩出的2024年度财报如平地春雷——全年营收超2021.9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扣非利润同比大涨101.4%——在内卷肆虐、低质低价盛行的态势下,长城汽车亮眼的财报不啻于汽车行业春天里的一抹中国红。

长城汽车为什么能逆势增长、颠覆内卷,是很多人发出的疑问并且想要到得到的答案。

品 牌 向 上 渐 入 佳 境

2024年长城汽车毛利润394.49亿元,同比增长25.5%;毛利率19.5%,不仅高于比亚迪的19.4%,更远高于吉利的15.9%。毛利率提升上,2024年长城汽车是1.3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同样高于比亚迪的0.9个百分点和吉利的0.6个百分点。

此外,2024年长城汽车单车售价16.3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大幅领先于比亚迪的14.5万元和吉利的10.74万元。毛利率与单车平均售价的双提升,使得2024年长城汽车卖一台车的净利润超过了1万元。

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万辆,占总销量的25.1%——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

事实上,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2022年只有是15.2%,2023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至18.3%,2024年则提升了6.8个百分点,呈现稳定且加速式增长。2024年与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基本持平,为123万辆,但2023年营收为1732亿元,而2024年的营收则超过了2021元,同比增长16.7%。

在唯销量论的当下,不乏质疑长城汽车不增长的观点,但显而易见的是,营收与净利润硬核指标的稳步增长,无疑是更具含金量、更具价值的增长。

从毛利率、单车平均售价以及单车利润这几个最核心的指标看,长城汽车均是中国传统车企中的第一,这也很好地说明了长城汽车品牌与产品向上战略的成功。

宽 而 深 的 技 术 护 城 河

技术是长城汽车的底色,更是镌刻在这家30多年汽车企业骨子里的DNA。

网上有评论说,中国大部分车企是卖产品,只有长城汽车是在卖技术;别人搞的是技术鱼塘,长城汽车挖的是又宽又深的技术护城河。这评价虽说有几分主观赞美的意味,但道出的却是无别贴切的事实。

从「宽度」说,长城汽车是目前中国车企动力技术路线最多元的车企,没有之一:传统燃油、新能源及氢能源都有全产业链的布局。从深度看,传统燃油动力涵盖4缸发动机、V6发动机、H8发动机以及即将上市的V8发动机;新能源领域则形成了以Hi4、Hi4-T、Hi4-Z、Hi4-G以及纯电为核心序列技术;总要的是,「Hi4科技树」已经横跨城市SUV、越野车、皮卡以及商用车四大品类。

一流企业是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长城汽车完善且多元的技术布局,不仅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对汽车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去年10月,长城汽汽车借助Hi4-Z技术发布,科学严谨地为进行了越野分级,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企业标准技术体系。

长城汽车之所以能够率先发起面向行业的标准的原因在于,在越野产品以及技术的纵深和宽度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长城汽车越野车型完全覆盖城市SUV、泛越野及强越野,超强越野产品亦不久后面世;炙手可热的新能源,长城汽车不仅具备Hi4-T架构,而且还在泛越野Hi4架构上开发出更加专业的Hi4-Z,这是全球首款纵置双电机混联3DHT架构,将解耦四驱系统的前桥部分实现了全域机械驱动能力,结合创新3挡DHT纵置变速器,能够实现前桥的「全时全驱」和「真低速挡」,在保证动力系统永不馈电的情况下,还完全避免了单速挡泛越野动力构型容易发生失速的问题。

无论Hi4-T,还是Hi4-Z,均是不同越野场景下新能源越野技术的最优解,这也为中国越野在新能源时代的快速发展提供「蓝本」。

一定意义上说,长城汽车对技术深厚的布局的初衷,也是基于一个深度全球化汽车企业的思考。魏建军在接受采访也明确表示,长城汽车的产业链既广又深,要为全球用户提供不同动力、不同配置、不同价位的、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

智能化层面,长城汽车极具前瞻性的布局了行业领先的九州超算中心,最大算力达到5EFLOPS,可以应对上百种大规模训练的算力需求。目前,长城汽车端到端的Coffee Pilot Ultra智驾已经涵盖ADC2.0、3.0和4.0三大智驾平台,实现不同价格区间产品匹配不同智驾方案;根据规划,未来长城汽车10万元级产品将实现无图高速NOA。

2025年,智能座舱将进化到「更加AI化」、更高阶的Coffee OS 4,与目前的Coffee OS 3形成合力,以满足不同需求用户的智能化体验。

去年4月,魏建军驾驶魏牌蓝山智驾版成功挑战保定、重庆无高精地图全场城市NOA,成为行业No.1,人们才认识到长城汽车的实力,并直呼长城汽车后来居上;但事实上,长城汽车自2011年深耕智能驾驶至今已经有15年了,智驾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整合供应商方案的「洗稿」,而是技术积淀与仅6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努力的成果。

过去十几年,长城汽车在技术层面始终坚持「过度投入」的原则,如今产品向上成功地渐入佳境、盈利能力愈发强劲,本质上说这是从投入期走向回报期的必然。

长 期 主 义 与 消 费 认 知 觉 醒

汽车市场越来越内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这个内卷的态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对每一个车企都是巨大考验。对长城汽车而言,并未对内卷有任何「术」的回应,而是始终在「道」的长期主义战略层面做文章。

比如,面对国家对新能源的可观补贴,长城汽车并没有也没有短视地去做油改电,而是投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化。

另外,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为开发新能源MPV魏牌高山,长城汽车正向开发出新能源专属MPV平台;为保证性能,高山后驱电机是150kW,当时是新能源MPV中功率最大的,但对于空间要求极为苛刻的MPV来说,后桥如此大的电机没办法「装下」,于是工程师就开发出「异形」电机,满足了这个需求。这与有些车企逆向丰田埃尔法完全不同,它的后桥电机只能做到45kW,并不是不想放更大的电机,而是逆向开发,没有多余的空间,而且受制于成本控制无法开发异形电机,所以最低成本的办法就是保持一致。平庸的逆向产品,短期看消费者或因冲动而选择,但长期看这种短视的做法会反噬品牌的美誉度和口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长城汽车长期主义决定了对技术与产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直接拉升了消费者对长城汽车高价值产品埋单的意愿。

新近发布预售的二代枭龙MAX,预售72小时订单达到10636辆。作为面向经济型市场的车型,二代枭龙MAX并没有选择潜规则的低质低价,而是恪守技术和品牌。除全系标配二代Hi4四驱,而且在细节和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下了很大的功夫。

为营造流畅线条降低风阻与更漂亮的观感,二代枭龙MAX的D柱外板需要变成黑色,行业通常做法是将侧窗玻璃拆成侧窗+黑色塑料件,但哈弗团队选择把后备箱小窗的玻璃向后延展到D柱内板外侧,但这样做的代价是技术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但长城汽车「没苦硬吃」,联合福耀玻璃攻坚8个月,报废上万块侧窗玻璃进行工程试验,成品合格率从10%提高到95%左右,最终实现了量产与设计的一致。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长城汽车比比皆是。

魏建军总是自嘲说长城汽车不会营销,这也是一个事实,但也符合客观规律,敬畏心满满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汽车发布会上发言激动到到满嘴白沫的演员,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一个尊严的问题。就像在经济型新能源SUV疯狂试探国标底线、低质低价的趋势下,长城汽车依然恪守高品质竞争一个道理——有些底线你学不会。当然,庆幸的是,无序内卷、拉踩的汽车市场,消费者快速觉醒,而愿意为高品质埋单理性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写在后面:决定一个企业高度的永远不是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亮眼的财报仅仅是衡量与评判长城汽车发展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长期主义的理念与完善成熟的技术体系才是领先的真实力。

当战略准确无误,亮眼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回响」

来源:车文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