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9:43 1

摘要:3月28日上午,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科技部相关司局、京津冀联合办和三地科技部门、相关政府机构、高新区、科技园区、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和来自瑞士、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外籍嘉宾,共计200余人参会。

3月28日上午,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科技部相关司局、京津冀联合办和三地科技部门、相关政府机构、高新区、科技园区、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和来自瑞士、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外籍嘉宾,共计200余人参会。

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成果与需求发布、国际合作机制启动、创新发展推介和研讨分享、重点项目签约等多项内容。论坛汇聚京津冀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推动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助力京津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副主任(正局长级)、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在致辞中提出,十一年来,三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嘱托,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共同夯实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北京输出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5年的111.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34.7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5%。构建“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联合绘图谱、抓落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增至7个。三地将更好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强化协同创新引擎作用,贯通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放大产业链场景优势,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圈层,营造开放创新合作生态,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论坛上由数字人主播发布了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成果与需求清单。

协同创新成果方面,中关村发展集团持续深化“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发布《中关村京津冀集成服务体系》和《数智引擎·京津冀典型园区洞察平台》,并启动“共建中关村京津冀集成服务平台”,提升面向津冀科技园园区和科技企业的平台服务能力,推动“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共育京津冀新质生产力。

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方面,本次论坛发布“2025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指南”,结合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聚焦合成生物制造、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三大重点领域,围绕三条产业链中基础科学问题、前沿技术问题,设立24条指南方向,引导京津冀地区的基础研究团队开展联合研究,打造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创新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次发布“合成生物制造”一级学科代码及26个二级学科代码,引导基础研究团队从生物信息数据挖掘系统建模方法,到基因编辑、底盘细胞、生物与非生物杂合系统开展研究,实现基础研究体系化布局。

场景方面,天津市发布37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京津冀共建应用场景提供案例示范。河北省遴选八个重点产业创新应用场景发布百项需求清单,涵盖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数字产业等八大重点领域。

论坛上,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京津冀企业家联盟、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等京津冀社会组织与德国盖尔森基兴工业协会、比利时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瑞士欧亚论坛等欧洲社会机构联合启动“京津冀欧洲社会组织科技合作机制”,促进中欧技术交流、联合研发、成果转化,打造“双向赋能、多元链接”国际化科创合作载体,深化推动中欧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领域的开放融合。

同时,论坛上,中关村园区运营公司与欧洲亚洲商业促进联盟、欧盟中国友好协会友好签约,促进双方在创新项目、人才引进、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京津冀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开展“3+1”联合推介,呈现协同创新资源与合作机遇。京津冀三地分别推介了北京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河北石家庄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内蒙古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作了主题推介。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海宁(Henning Vogelsang),瑞士欧亚集团董事长、欧亚论坛主席朱爱莲(Ailian ZHU),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龚晓峰院长,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天融信雄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围绕中欧创新合作、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打造,深入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以联动开放激发经济全球化新活力。

论坛现场,还有15个协同创新项目签约,包括科技园区企业入驻、重点产业项目合作、商协会组织合作等三大类型,覆盖生物医药、机器人、AI大模型、数字文旅等重点领域。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开启第二个十年新征程拉开良好序幕。面向未来,京津冀三地将持续加强创新引领,深化成果转化,全面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

来源:发展北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