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长期依赖进口,2024年全国芯片进口花费高达2.8万亿元。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算力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国产芯片替代已经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长期依赖进口,2024年全国芯片进口花费高达2.8万亿元。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算力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国产芯片替代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来看,在高端处理器方面英伟达、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地位难以撼动,国产品牌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但是,在存储芯片领域,两大千亿独角兽企业已经在加速追赶。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在集成电路领域有两大估值超千亿的超级独角兽上榜,分别是武汉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科技。
巧合的是,两家公司都成立于2016年,不到10年时间,各自成为国内NAND和DRAM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带领国产品牌打破国外存储芯片的垄断。
根据集邦咨询的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江存储营收10.6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份额为8.1%,而长鑫存储营收11亿美元,市场份额升至4.1%。
两大存储企业首次在单季度营收突破10亿美元,标志着国产存储品牌正在迎来产能扩张期,在全球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打破了长期由国际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
当然,国产存储品牌在技术上与国外巨头仍有差距,为了加速追赶,两大千亿独角兽开始强强联合。据媒体报道,长江存储正积极准备进入 DRAM 内存领域,并寻求与长鑫存储合作,共同攻克 HBM 内存技术难关。
目前,长鑫存储已经开始冲击上市,安徽即将迎来又一千亿巨头,而长江存储也在加快产能扩张,合肥与武汉合力,加速国产存储芯片崛起。
来源:江淮之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