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统计,国内混合碳五烷烃累积产量规模为千万吨级别,急需要高效转化技术。针对行业共性需求,鄂尔多斯实验室骞伟中-崔超婕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戊烷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制备烯烃与芳烃的科研攻关,显著提升催化剂单程寿命、降低过程能耗。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化工科技
据统计,国内混合碳五烷烃累积产量规模为千万吨级别,急需要高效转化技术。针对行业共性需求,鄂尔多斯实验室骞伟中-崔超婕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戊烷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制备烯烃与芳烃的科研攻关,显著提升催化剂单程寿命、降低过程能耗。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化工科技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刊登。
在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生产线上,混合碳五烷烃现有技术难以有效转化,直接销售又面临燃油税挤压利润的困境。鄂尔多斯实验室立足产业痛点,研制出核壳结构金属-分子筛催化剂,犹如为碳五烷烃装上“导航仪”,将传统工艺中无序生成的副产物转化为62%的乙烯、丙烯和对二甲苯组合产物。
“该技术最大优势在于与现有工业装置无缝对接。”项目负责人骞伟中教授介绍,利用工厂既有原料和分离系统,只需新增核心反应单元即可完成改造,操作灵活度大,利于煤化工企业与石化企业灵活增产高附加值乙烯与丙烯,为煤化工企业开辟低投入、高产出转型路径。
未来,该项技术有望减少重芳烃等污染副产物,打通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技术壁垒,为现代能源体系融合发展提供新范式,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与本土企业开展中试,并建设示范装置,为现代煤化工产业每年千万吨级的低效副产品找到绿色出口,改写低碳烯烃生产原料版图。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