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料厂的再次进步?玩玩TRN的贝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3:57 1

摘要:前段时间刚聊完TRN“海洋系列”的大白鲨,现在又来一“贝壳”,配置为3动圈1平板,定价399,看来又是一位低价高配的角儿。TRN靠着海洋系列中的入门耳塞“海螺”吸粉无数,往后这部分用户的升级方案,应该也会优先选择该系列的进阶产品,贝壳适不适合?咱们继续往下看。

前段时间刚聊完TRN“海洋系列”的大白鲨,现在又来一“贝壳”,配置为3动圈1平板,定价399,看来又是一位低价高配的角儿。TRN靠着海洋系列中的入门耳塞“海螺”吸粉无数,往后这部分用户的升级方案,应该也会优先选择该系列的进阶产品,贝壳适不适合?咱们继续往下看。

外在配置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豪横,我每次开箱他家的产品真的“毫无惊喜感”,因为不管是低价位还是稍贵点的,配件都是统一般的丰富。贝壳的耳套众多,其中液态硅胶套我最喜欢,因为这玩意儿在外面单独购买就不便宜,材质又好佩戴又舒服。线材是单股89芯的无氧铜+镀银混编,仍然可以更换插头,配了3.5和4.4,有一点很好,就是0.78插针没有做凸起,和腔体母座可以来个“无缝连接”。

贝壳终究还是用上了亮金属外观,这个外壳线条很有仿生学那味儿,官方称之为“液态金属”,表面是电镀工艺,这个沾染指纹的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算特别的显指纹。

贝壳可以更换导管,从结构和滤网密度上看,三种导管好像没啥差别啊,实际声音区别也没特别大,并不像其他导管那样通过长短、滤网来物理调音。但仔细AB的话,会发现红色导管似乎是氛围最好的,会增加低频泛音的面积和一丁点厚度,从个人喜好而言,我更喜欢此组合。

3动圈1平板,399的价格的确很雷人。刚开年展会的时候我还说现在的3动圈耳机才不到一千块,TRN额外塞了个平板才不到五百,太勇猛了。其中那颗平板是6mm的,用来负责极高频,剩下的3颗动圈分别是10.5mm(低频)、8mm(中频)、6mm(高频),我之前还挺好奇这种多动圈耳机真的能像多动铁耳机那样,做到“互不干扰”吗?后来听多了以后发现完全多虑,现在大部分厂商的分频技术已经很到位了,而且普遍没有听感上的割裂感。

关于声音,贝壳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浓厚”,它区别于目前主流双圈、三圈的那种厚重的声音,贝壳的大体听感是致密明朗的,有比较足的刚性,器乐的分离度是一大强项,并且它的线条响应、动态响应都是贼有韧性那种,Q弹Q弹很有活力的样子。再就是很多人肯定会关心3动圈是怎么和1平板做衔接的,目前听下来,我的观点是贝壳它把三个频段的音色调整至统一状态,没有头轻较重、上窄下宽的情况,例如高频音色清亮精致、中频偏清秀甜美、低频属于高质量的,从衔接平顺度这点来看,它比上次评测的大白鲨还要成熟一些。但论整体动态,我认为贝壳还是稍平了一些,要是奔着多动圈;幻想特别猛烈澎湃的声音去的,那么贝壳在这方面不会太满足到你胃口。

最先吸引我的,应该是贝壳的中高频,尤其是高频听起来相当悦耳,你说它高频穿透力强吧,也算!不过高频并不是锋利类型的,相比自家平板耳机青龙,贝壳的锐度会低不少,甚至它还带点润色,缺少了青龙的那种厅堂感,带来了更扎实平稳的“靓丽型高频”。还有就是贝壳的高频有明显的空间加大感,前面也提到它的分离度极好,整个高频空间是很通透的。我这两天蛮喜欢拿贝壳听一些古风人声类曲目,很对味儿。

在中频人声上,它的人声呈纵向凝聚状,不是往两边散开营造大口型的,人声口型听起来稍微偏小,稍微有点精致感,色泽和高频保持一致,同样是透亮但不刺耳,有些悦耳,听女声是比较享受的,听薛之谦这类的男声会少一丝深沉感,因为贝壳的人声气息稍微飘逸,一点也不沉闷。其实TRN能代表“新派调音”的其中一点就是他们耳机的人声,都偏向一些HiFi年轻化,特别厚重暖糊的好像真没碰到。当然你要是喜欢把人声的口型放大,不需要太明显的纵深同时希望人声润化一些,那么更换3.5单端插头将是个万年不变的有效招数。

贝壳的低频量感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少点,可能之前听过的多动圈耳机都是很澎湃类型的吧,比如Lagto、日蚀那种。到了贝壳这里,因为它整体风格是必须要做出一定通透感的,所以它的低频绝对不能太糊太肉,关于量感肯定是正常的,包括低频的扩散感以及落地感都表现的不错,在这个标准基础上,它的低频质感是我听过的多动圈耳机中,相当优越的一条,并且想要低频更激烈一些话,你甚至可以上台玩玩,这耳机的潜力还是有点的。

TRN“海洋系列”是相当好玩的一条产品线,因为它总是会蹦出一些极具特色、高性价比的产品,这次的贝壳,在整体完成度上再次令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而不是真的只会“凑数搞卖相”,我认为对于所有喜欢堆配置的厂商来说,有独立的想法和高完成度的产品也尤为重要。

来源:小牛来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