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层次人才优待计划,成为封建恩荫制度的变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5:11 2

摘要:长沙教育局发布的针对“高层次人才子女”优待招生政策。我看到我挺尊重的王小东老师也在聊这个事。但老人家似乎聊偏了。他把一个省会城市的区域政策扯到美国去了。王老师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智商、逻辑能力都很厉害,但历史知识方面可能差了一些。

长沙教育局发布的针对“高层次人才子女”优待招生政策。我看到我挺尊重的王小东老师也在聊这个事。但老人家似乎聊偏了。他把一个省会城市的区域政策扯到美国去了。王老师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智商、逻辑能力都很厉害,但历史知识方面可能差了一些。

我借这个事科普一下,长沙这个政策,大概算是地道的中国传统特色,可能实为更接近“古代恩荫制度”的现代变体,可能是封禁思想的沉渣泛起的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就不讲了,那时基本是宗族利益大于国家,教育都是在家族内部完成的。到了魏晋时期,魏晋的皇权干不过宗族,被迫妥协设立了专项的优待政策,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世袭罔替。父亲的岗位和爵位传给儿子,再由儿子传给孙子,永不更替。唐朝的时候出现门荫制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通过门荫入仕,唐朝皇权用这个方式吸引一部分势力,对抗外戚、军阀和世家。

直到了宋朝,政府才全面的取消了世袭罔替。但是,宋朝皇权的统治阶级是士大夫啊,所以就出台了荫补制度制度,这个荫补五花八门,吸纳了大量的官僚家属进入官僚阶级。国家的政权真的很稳定了,大问题是出现了严重的三冗,国家财政压力极大,以至于要去搞改革。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特别为朱家皇室全面恢复了世袭罔替,后来几任皇帝做了一些修改,以虚爵为主。荫补制度更是登峰造极,比如著名的军事家戚继光,祖上传了个爵,也有岗位,拥有雄心壮志的戚继光不甘现实,自己出去谋新岗位。而清代的特权,主要是针对他们满人和军功为主的后代,官僚阶层上相对收窄了一点。

刚才说的都是终身特权,阶级划分。具体到教育上,具体到国家取士,我国有个很出名沿用了很久的举荐制,甚至新中国某些特殊时期,也用工农兵举荐制。这些本意是好的,每个地方推荐一些品德好的人做官,但这种完全可以操纵的标准,基本上没有公平可言,现在彻底被抛弃在历史垃圾堆。

中国古代史上最公平的教育和择材制度,当然是科考制度。发源隋朝,完善在北宋,明清高度发达。但是,即便科考如此发达,也有国子监这种国立学校。明清的国子监,其中荫监的部分,就是国家从不同的地方直接录取生员,生源主要是官宦之家;其次是农村里大地主的子孙。这些人不管能力怎么样,只要读满二三年,便有机会获取爵位和编制岗位。

你们看,我们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理解,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的皇权,特别优待的对象,都是所谓的高层次人才的后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他们政权稳定。不存在为社会进步、为公平考虑,因此不值得肯定。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松绑了城乡二元制度,特别针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子女采取了一些优待政策。我们大量的精英人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出生涌现,得以成就当下的大国气象。

至于说中国现代教育受美国教育影响,那肯定也是有的。但是,我们要看明白,美国人搞出的全球特招,是在左派政治的几十年运作之下,除了精英人士家庭稳固的特享,弱势和边缘群体越来越大,以至于成为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全球择材制度的隐患。美国人的理念,和长沙教育局一个小区域搞出针对高层次人才是完全不同的。

再讲一下,美国是联邦制度,美国宪法、美国州政府给予了大学自主的权力,那些大学几十年上百年下来有一些复杂和严谨、并且透明的审核制度。当然,他们现在也受到了特朗普新政策的挑战。

话说回来,我们需要注意,2023年,我国教育部重申‘严禁以任何政策变相实施特权教育’,长沙教育局的做法或触碰此红线。可能违反了《宪法》第46条‘公民受教育权平等,及《义务教育法》第5条‘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入学权利。

长沙基础教育的内卷残酷程度,我是一有些了解的,许多长沙本地中产家庭孩子甚至直接被分流出去。该政策的出台,等于是在已经残酷的程度下,再给中产和中产之下的家庭撒一把盐。

甚至,不夸张的讲:该政策可能催生出新型‘教育门阀’:据长沙教育局公示,2023年某重点初中人才子女平均分较普通生低18分,却占据40%的竞赛班名额。这种‘逆向淘汰’机制正在复制古代士族垄断教育的危险模式。

还有,长沙教育局怎么来评定高层次人才呢,他们有什么权力?即便是明清时期录取国子监生的荫生,那也有一套很完整的由上至下的系统,并且是由中央做出的评价分析审核,也比较透明。现在你一个区区的长沙教育局,怎么能全局全貌的去制定一个审核优待人才的标准?

还有,高层次人才标准的划分,本身就会带来极大的混乱,有些网友认为只有院士才够资格、有些网友认为烈士子女才配,有些认为博士即可,有些人认为应该看纳税表现。或许网友们的这些判断都对,但这些思路,和明清政府为了那些既得利益者们的后人开后门、补官补爵的思路,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所以,网友也好,长沙教育局也好,都没有办法来制定这个标准。相反,我们都应该克制这种标准的划分。都不能跳出教育公平这个基本框架,这个最大的社会公约。

总体而言,我认为长沙弄出的这一出,绝对不是国家的真实意志,反而,极有可能是中央在批,网友们担心的地方婆罗门和官僚主义复辟的糟糕表现。

王小东老师,你觉得呢?

来源:春台先生

相关推荐